浅议《白石道人诗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石道人诗说》探微
《白石道人诗说》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论诗专著,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的著作。
姜夔(1155?——1121?),字尧章,江西鄱阳人。
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识萧德藻。
德藻工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齐名,既遇夔,自谓四十年来始得此友,携之同寓湖州。
永嘉潘檉,字之曰白石道人。
姜夔少有词名,能自制曲。
他的作品以清空胜。
张炎谓其如野云孤飞,去来无迹。
在婉约豪放两派外,自成一家,情调比较低沉。
其著作有《白石道人丛稿》、《歌曲》、《诗说》、《琴瑟考古图》、《绛帖平》、《辛契帖偏旁考》、《集古印谱》、《张循王遗事》等等。
白石的诗歌理论, 见于他为自己诗集写的两篇《自叙》和《白石道人诗说》。
《白石道人诗说》此书篇幅不长,但能集中讲述诗的理论和技巧,于一般诗话外独树一帜,颇受后人称许和重视。
本文着重探析其诗论的一些观点独到之处。
(一)“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
这则诗论讲的主要是作诗的构思问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白石“其学盖以精思独造为宗”,是说得不错的。
这里讲的“精思”,就是艺术的构思,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形象思维。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是一个极重要的环节。
不论是再现客观生活或表现主观情意,都需要通过艺术构思。
作诗最讲求深思熟虑。
诗虽然是从肺腑里倾注出来的,但在未写成的时候,还要经过一番酝酿,所以要深思熟虑才能下笔。
经过深思,剥去表层,深入里面,则浮华之病尽除。
杜少陵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
”意为作品写完后还要尽力修改,希望能在不断完善中有新的警句出现,何况是没有成型的作品呢?枚皋作赋迅速成篇,司马相如则“含笔而腐毫”,其结果则枚赋多而可传者少,不若相如少而工,其间得失是可以辨出来的。
作诗要靠在积学贮宝的基础上苦学勤思,只有在深厚的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加以深思熟虑,才能写出好的东西来。
所以有些天资聪颖灵敏,而生活实践和学问都比较充实的人,往往能够速而工。
“李白斗酒诗百篇”则是著例。
白石的“精思”说的特殊处在于,接受了前人理论并把它推向极端,把“精思”视为决定创作成败优劣的唯一因素。
这样做,固然可以耸人听闻,引起人们对精思的注意和重视,但毕竟是讲得过于绝对,不够妥善,因为决定创作成败优劣的毕竟还有其他因素,特别是熟悉生活的因素。
但总体来说,诗歌的构思还是
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奏效的,白石强调“精思”,无疑对优秀诗歌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
”
这则诗论讲的是诗歌的结构问题,诗歌因为篇幅大小的不同,内部结构也不一样。
小诗、短章,由于篇幅短小,所以贵精深蕴藉。
如果词意浅露,让人一览而尽,便无余味可言。
例证如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寂寞说玄宗。
”短短四句二十字,分别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和动作,构筑出一幅凄绝之景,更蕴含着对玄宗昏聩好色、亡国致乱的深刻讽刺。
诗虽小,却因内部布置正当而韵外有余味。
而这种表现手法,并不适用于长篇诗歌,长篇所贵,是气势豪放,开阖纵横。
如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都是大气盘旋,用不着什么含蓄。
即从七言古诗而论,绝大多数以雄放见长,然而曹雪芹的《葬花诗》“侬今脏话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却哀感动人,比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更进一步。
(三)“语贵含蓄。
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山谷尤谨于此。
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
这则诗论说的是诗歌的语言内涵。
含蓄之论古而有之,最早出自于晚唐的司空图。
所谓“梅止于酸,盐止于咸。
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谓“近而不浮,远而不尽”,都是说明含蓄的意义。
北宋初年的梅圣俞也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是司空图的继承者。
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也是这种意思。
姜白石论事,亦注重含蓄,后来的严沧浪赞美盛唐的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至清代王渔洋的神韵说,都是这一派的继承者。
含蓄的好处,是在于有余不尽,能使人于语言文字之外,别有会心,从而引出自己的联想。
如果词尽意亦尽,便意趣索然。
但白石的“含蓄”论有三点新贡献。
首先,他以为由于篇幅大小之不同,所以表现手法也不能以含蓄为极限,不能把它作为至高无上的标准。
这点可见于上则诗论“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
”白石虽然大力提倡含蓄,但他并未绝对化,走极端,
要求一切诗都要含蓄,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论。
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一切诗都得含蓄, 甚至认为不含蓄就不成其为诗的论调,显然不是白石所谓的“含蓄”。
这个观点是比前人更有见地的。
其次,作者不仅说明含蓄的实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且通过与精炼对比,对含蓄和精炼做出了区分。
“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句中无余字”,是指字句的精炼,“篇中无长语”,是指全篇诗意的精炼,“句中有余味”,指的是局部性的含蓄,“篇中有余意”,指的是整体性的亦即主题思想的含蓄。
精炼与含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含蓄的作品一定是精炼的,但精炼的作品却不一定含蓄,有可能还是浅直坦露的,所以白石认为诗作的含蓄比精炼更高、更好。
再次,对于诗歌尾句的含蓄问题,姜夔也有独特的看法。
在谈到诗的“尾句”时, 《诗说》言“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
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辞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辞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辞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
所谓辞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
所谓意尽辞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辞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至如辞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彷佛可见矣。
辞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对“辞尽意不尽”和“辞意俱不尽”两种含蓄作了相当透彻的阐发, 说明“辞尽意不尽”并非“遗意”,而是这个意在“辞中已仿佛可见矣”,即通过辞的某种包孕、象征或暗示能够使读者想象出来的。
而“辞意俱不尽者”,则是“不尽之中, 固已深尽之矣”,也就是说这“不尽”的辞、意已包孕于已尽的辞、意之中。
故看似未尽, 实则已“深尽”于已有辞、意的包孕之中, 只是还包孕着未直接显露出来, 读需要者“思而得之”而已。
白石所用的“刻溪归掉”、“温伯雪子”等比喻也十分新警, 真可算得是“微妙语言, 诸家未到”,也可算得上个新贡献。
虽然有新的见底,但白石的含蓄论还是有漏洞的。
含蓄的表现手法,也还要联想到思想内容。
如果思想内容充实,具有伟大的社会意义,用含蓄的手法来表现,便足启人深思;倘中内无物,或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专门讲究这种手法,便要引导人们走向虚无缥缈的境界。
司空图、严沧浪、王渔洋之辈之所以会受到批评,就在这一点。
姜白石之所谓含蓄,也没有联系到思想内容。
这正是其缺陷所在。
(四)“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
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
这则说的是诗法问题。
白石曾说:“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
”他把通晓诗法视为能诗的根本条件,认为不懂得诗法就不知诗病,因而也就不能作出好诗。
他还说:“守法度日诗。
”白石如此重视诗法,显然是受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
但他的独到之
处在于,既承认法度,又能“出入变化”,变化不可冲决法度,法度也不会妨碍变化,在法度之中极尽变化之能事,这样,法度便成为诗的自然美妙的组成部分了。
白石又说:“乍叙事而间以理言, 得活法者也。
”诗用活法,是吕本中最早提出来的,主要讲如何运用定法和变化定法的道理,所谓“规矩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 变化不测而亦不背牛规矩”。
(吕本中《夏均父集序》)。
而白石这里讲的活法,是指变化单纯叙事或说理的模式,求得事与理的有机融合,已经超出吕本中活法的范围,而属于艺术表现方面的问题了。
诗法变化无穷,不能呆板地受着规矩。
死于法度的,是钝汉,比不能写出好诗;然而变化无穷,也自有其法度,所谓“无法之法”,绝不是漫无纪律的野战之师。
“有法而无法;无法而有法”,作诗须要能参透这种道理。
其实不只作诗为然,一切好的散文、戏剧、小说,都不能以死法限制。
白石关于诗法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五)“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
这则说的是诗歌的境界。
看起来比较玄妙,但是可以举例说明的。
“碍而实通,曰理高妙。
”为什么说“碍而实通”就是“理高妙”呢?乍一看,这个解释似乎是“碍而不通”,其实,这正是白石艺术见解的高人一筹之处。
例如诗句“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表面似乎说不通,因为柳絮是白色的,“飞来片片红”有悖常理;然而联系到上一句,便写得非常出色。
桃花坞中千百株桃花盛开起来,已是红光逼人;加上此时夕阳返照,两种红光相映衬,可见红之艳丽。
这时候柳絮飞来,纵然是一片白光,也被渲染成了红色。
表面荒谬,实质合理,这就是所谓的“碍而实通”。
白石的“碍而实通”,成为后来沧浪“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之说的初始, 开了后人“气无理而妙”之说的先河。
“出自意外,曰意高妙。
”说的是诗人的构思远落天外,出人意表,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陆放翁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
”这是从诗歌的艺术想象与丰富联想着眼,寻幽探微,表现其本质精神,如清澈潭水,一眼而见其底蕴。
陈简斋诗:“桃花十里影,摇荡一江春。
”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这是要求拒绝一切故意整修的人工斧琢的痕迹,精思之后,如天机凑泊,浑然天成,而见自然清新之妙。
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正是“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的自然高妙的体现。
“自然高妙”是白石所推崇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
白石的四“高妙”说,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主张“妙在言外”,摆脱了当时江西诗派理论的束缚,同时对其后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影响巨大,并接近于灵感、激情、艺术直觉等现代文学理论,可谓见解深刻,目光高远。
(六)“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
如乐之二十四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
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
鸡林其可欺哉!”
这则诗论强调的是诗歌的独创性。
诗家各有韵味,各有风格,各有其独创的特色,这正是其特殊之所在。
模拟者虽然语似,而风味不同,是不能骗人的。
鸡林贾人购买白居易的诗,伪者辄能辨认。
鸡林贾人犹不可欺,而况于明眼的诗家?
要达到自然高妙的艺术境界,白石认为诗人必须陶冶性情,自出机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能迎合世俗的低级趣味,不能亦步亦趋地摹拟古人。
他曾与朋友项平甫倾谈对诗文的看法。
“论文要得文中天, 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 妙处特过苏李前。
”诗人的胸襟、品格、境界、识见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作品就不应该相同,也不能相同。
白石主张风格独创,并不是故意标新立异,着力求新求奇,而是以吾手写吾心、独抒情性的必然,即所谓“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 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
模仿他人,虽可形貌相似,但终无自家风味和神韵,不可能达到自然高妙的境界。
这种讲求诗歌独创性的理论,也是很有见地的。
白石的诗歌理论虽有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宣扬儒家的所谓“温柔敦厚”,为此目的甚至对《诗经》作了曲解,说《诗经》的“美刺哉怨皆无迹”,说《关雅》篇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并且《白石道人诗说》太重“理”,多讲诗歌形式问题,少涉及诗歌的内容;再有就是没有谈到诗的社会作用,这对于诗论来说是有所欠缺的。
即便如此,白石的《诗说》中的诗歌理论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虽是纯粹论述诗歌创作理论, 虽也多谈诗法诗病,但他从诗歌的审美角度立意,而且针对性、指导性很强,多有独到见解。
既是对江西诗弊病的反拨,又是对理学诗弊病的矫正;既是对诗坛新创作倾向的总结,又是自己创作实践的甘苦之言。
正如清人王士祯所评述的,“多精至之论,严羽之前, 无与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