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财富2011-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年产品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较2010年上涨幅度分别为71%和134%。如此大幅的增长形势也跟产品投资期限结构有较大关系,全年发行产品表现出明显

的短期化格局,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市场占比达到三成,同时1

个月至3个月期限产品市场占比也超过30%,这种短期产品高频率推

出的局势必然能够对总量提升有很大帮助。从投资对象来看,债券与

货币市场类产品占据了理财市场的半壁江山,组合投资类产品发行数

量同比增幅达200%,然而信贷类和票据资产类产品受政策影响而发行

低迷。从收益率来看,全年稳健性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整体上呈上涨态

势,同时年中短期产品和中长期产品收益率出现“倒挂”现象。而QDII

理财产品受海外资本市场普遍下跌及商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影响,

本年度约九成产品净值增长率为负,收益表现惨淡。在产品创新表现

方面,本年度首次出现了滚动型结构性产品、搭载保险的儿童版产品、

加入“安全垫”的银行系TOT 产品,另外还有产品的投向引入了高端

手表,一系列的创新产品不仅惹人眼球,而且满足了细分市场的客户

需求。 2011-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5日 研究员

曾韵佼

zengyunjiao@ 肖芳 xiaofang@ 方瑞 fangrui@

目录

1.2011年银行理财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4)

1.1.《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4)

1.2.《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 (6)

1.3.《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及方式的通知》 (6)

1.4.《关于进一步落实各银行法人机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计划有关情况的通知》 (7)

1.5.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座谈会 (8)

1.6.《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 (10)

1.7.《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1)

2.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热点回顾 (12)

2.1.资金面紧张致收益率高涨,超短期产品受市场追捧 (12)

2.2.“资产池”运作模式大行其道,创新之下需防范风险 (14)

2.3.“网银专享”理财产品热销,银行理财渐入“网络时代” (15)

2.4.上市公司热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背后动力和无奈并存 (18)

3.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21)

3.1.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 (21)

3.1.1.全年产品发行总量明显提速,年中月份达到发行顶峰 (21)

3.1.2.股份制商业银行仍是发行主力,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 (22)

3.1.3.产品以非保本为主,“浮动收益”趋势显现 (23)

3.1.4.人民币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外币产品市场占比普遍下降 (24)

3.1.5.短期化趋势明显,超短期产品受到监管层关注 (25)

3.1.6.债券与货币市场类占据半壁江山,信贷类受政策影响而下滑 (27)

3.2.产品预期收益率分析 (42)

3.2.1.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分析 (43)

3.2.2.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分析 (44)

3.2.3.人民币信贷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分析 (47)

3.2.4.人民币组合投资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分析 (48)

4.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运行情况 (50)

4.1.QDII产品运行情况 (50)

4.1.1.2011年“债机”四伏,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50)

4.1.2.全球股市低迷,商品价格波动剧烈 (50)

4.1.3.九成QDII产品净值下滑,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业绩较好 (52)

4.2.类基金产品运行情况 (55)

5.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情况 (57)

6.1.37款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 (57)

6.2.59款产品到期超出最高预期收益率 (61)

6.3.858款产品到期收益表现良好 (61)

6.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点评 (65)

6.1.滚动型结构性理财产品问世,发行频率每周一期 (65)

6.2.儿童版理财产品庆“六一”,意外保障显现母子情 (66)

6.3.加息通道下,随息而动产品可抵御利率风险 (67)

6.4.高端手表成为另类产品标的,投资者可选择获取手表实物 (68)

6.5.银行系TOT产品首次设置“安全垫”,10%亏损由投资顾问承担 (69)

7.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展望 (70)

7.1.市场短期化格局将弱化,产品发行回归常态化增长步伐 (70)

7.2.信贷类和票据类产品进一步低迷,固定收益类型产品收益率将下滑 (71)

7.3.开放式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有望提升,吸收存款成发行动力之一 (71)

1.2011年银行理财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1.1.《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2011年1月5日,银监会发布银监会令2011年第1号——《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新办法包括总则、市场准入管理、风险管理、产品营销与后续服务管理、罚则和附则共六章。该项法令对原暂行办法进行了多达36处的修改,修改部分涵盖在前四章内容中,第35处修改增加了整个章节——产品营销与后续服务。

修改后的总则主要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按照交易目的分为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

和非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并对这两类交易进行了清晰明确的界定。接着在市场准入管理这一章节中,依据这两类交易将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分为基础类资格和普通类资格,并对申请这两类资格相应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表格 1: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规范

衍生产品交易类型涵义会计处理

金融机构

交易资格

套期保值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发起,为规避自有资产、负债的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流动性风险而进行的衍生产品

交易。

需符合套期

会计规定,

并划入银行

账户管理

基础类资格

普通类资格

非套期保值类由客户发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满足客户需求提供的

代客交易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对冲前述交易相关风

险而进行的交易;

划入交易账

户管理

普通类资格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承担做市义务持续提供市场买、卖

双边价格,并按其报价与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的做市

交易;

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发起,运用自有资金,根据对市

场走势的判断,以获利为目的进行的自营交易。

资料来源:普益财富

在市场准入管理章节中将原第八条法规进行了修改,规定外资银行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应当向当地监管机构提交由授权签字人签署的申请材料,经审查同意后,报中国银监会审批。其中,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应当由总行统一向当地银监局提交申请材料;外国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