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五种文化雅俗观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社会五种文化雅俗观评析
摘要:当前社会大众和学界有五种文化雅俗观值得讨论:文化多元和个人自由论;大众需求论;相对主义诡辩论;主体感受论;艺术无雅俗论。
对文化雅俗观的讨论,有利于明晰文化雅俗的标准,使人们自觉追求高雅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三俗;雅俗观;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16705
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市场化趋势,同时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几成泛滥之势。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要求,“反三俗”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即雅俗的标准是“反三俗”的前提性问题。
因此,本文对五种文化雅俗观进行了评析,虽然这不一定能提供一个严格清晰的文化雅俗标准,但可以引起学界的注意和讨论。
这有利于“反三俗”的“新道
德运动”,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文化多元和个人自由论
有人认为现在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随着经济
的全球化,文化也应该全球化和多元化。
文化发展应该采取自然主义的放任自流态度,这样才能保证其顺畅发展,任何对文化的限制都会扼杀其生机和活力。
在文化多元论的前提下,社会应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文化自由选择权。
选择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是个人自由,这是每个人的个人权利和生活方式,其他社会成员和政府
无权干涉,否则就限制了人们的自由权利。
文化多元和个人自由论借口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美好的“个人自由”的字眼儿,貌似公允合理,却给与社会发展和人性背道而驰的文化泡沫和垃圾以生存空间,给色情、凶杀、暴力、迷信、谣言、拜金、怪异等内容以市场,挤占了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
赏性的优秀文化产品。
其实,当前我国的文化生态是“一元主导、多元并存”,即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是主导的意识形态,允许其他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适度存在。
虽然文化样式的多元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要正确理解文化多元化的含义,不能抽象地、不顾具体国情地简单套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发展历来存在多元的局面,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古今文化的变迁,文化更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表征的文化现象,要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意志。
片面地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容易冲击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也容易疏于对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渗
透的防范。
因为个别西方国家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向我国输出所谓“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鼓吹“文化中立”,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颠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所以,我们既要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
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对自由也要全面、辩证、具体地把握。
自由是有外在限制的自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自由。
黑格尔指出:“通常的人当他可以为所欲为时就信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不自由恰好就在任性中。
”1(p27)
不能伤害社会法律和道德底线,不能无限制地挑战人类整体和具体社会所公认的价值、理念、风化、公序良俗。
虽然道德底线不是截然分明的一条线,但是,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底线有无限制下降之趋势,特别是网络给人们的文化消费和表达以更多“自由”的机会,“三俗文化”正在以“自由”为借口无限制地触底道德律令,人们在以“自由”为借口制造“三俗”、消费“三俗”、传播“三俗”,
这一文化发展趋势令人堪忧!
二、大众需求论
大众需求论认为,只要是大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无论雅俗,就应该存在;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既然低俗文化有大众市场和需求,也不可能彻底消除,那何不以“宽容”心态允许其自由发展,并作
为主流文化的补充和“道德说教”的嘲讽。
谈人的需要不得不说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p56)3(p514)
需要既有动物性的需要,也有社会性的需要;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人的精神需要既有低俗的,也有高雅的;人不仅需要肉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生理上的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可见,在马斯洛的理论中,人的动物性需求居于最低的位置。
当前,“三俗文化”中有大量的以性为看点、卖点和噱头的内容,其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混淆了私密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
人的性需求既具有动物性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性的属性。
人类的性行为打上了社会的色彩,是根本不同于动物界的。
人类的性亲密是两性之间表达爱意的美好方式,不简单等同于动物的
性交。
人类的性行为和性亲密是依靠社会伦理道德调整的私密行为,当前却出现了网络色情泛滥、直播性爱日记、日本av女优来中国“讲座”、借口行为艺术当众性交等现象。
他们无视社会公序良俗与道德底线,甚至公然挑战法律,不得不感慨当今时代是一个性解放、性错乱、性放纵的时代!而一个这样的时代和民族需要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当人们的性行为只是肉体感受并超越私人空间的时候,也许它恰恰要伤害性本身的美好了。
“性一旦变成唯一,就开始破坏人们的生活了。
性也会变得机械重复,也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支配、冲动及处理与他人关系的烦恼。
这种日复一日永远不变的快乐,照样会使我们变得残酷,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迟钝。
生活中没有爱,没有美,感情上又无自由可言,于是就只剩下一样东西,
那就是性。
”4(p93)
从大众需要本身看,在“三俗文化”盛行、泛娱乐化成泛滥之势的背景中,大众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审美心理,又有审丑心理如窥视欲、猎奇性,所以点击率高不等于大众需求高。
梁衡先生引述黑格尔在《美学》中的论述道: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分为三种。
一是欲望关系,占有的欲望。
欲望关系是以占有、牺牲对象为前提。
二是研究关系,只想弄清对象的真相、规律,并不占有或牺牲它,这是科学的任务。
三是审美关系,只是欣赏,并不占有,也不想对它做更深研究。
黑格尔称这为心灵的美感。
就是说人面对一物会有三念:占有的欲望、冷静的思考和愉悦的欣赏,就看你选择哪一种。
这三种念头第一种源于人的动物性、物质性,可称为“俗”;第三种体现人的精神存在,可称为“雅”。
俗与雅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这就是“通俗”。
人自身的两面性与对外的三种关系,就使人在行为方面产生了六种精神需求,也可称为阅读需求。
它从低到高分别是: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的需求。
大致说来,前两项刺激、休闲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可归于“俗”;后两项思想和审美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可归于“雅”。
中间两项比较模糊,兼而有之。
但最低、最高的两项,即刺激与审美的需求却是很典型的。
刺激就是勾起人的欲望,满足人的动物性,是最低的一档。
这是一切黄色、凶杀、打斗、赌毒类低俗作品的心理基础和市场基础。
5
所以,大众需求不能成为文化雅俗的评价标准,更不能成为“三俗文化”存在的理由。
因为大众需求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层次性、多元性,也需要正确地引导和提升。
文化领域也像经济领域一样,既需要市场调节,尽量满足大众需求;又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社会文化发展的良好风尚。
这里媒体负有主要的责任,西方有一位传播学者说过,任何媒体,对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应承担指导式、契约式和自制式三种责任。
杜绝媒体带着、逼着
大众搞“三俗”。
三、相对主义诡辩论
雅与俗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历史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雅和俗
是相伴而生,雅俗互通、雅俗互化、雅俗共赏的。
在一定范围和地域内,一定时代是“俗”的东西,到另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可能变为“雅”的东西。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而派“采诗之官”到民间搜集而来的。
“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风”重娱乐,“雅”、“颂”重教化,这样两种不同的文化功能,形成了中国文化的雅俗传统。
可见,从汉代起作为经典的雅作,当初也有俗的成分。
随着时境变迁,由俗变雅的现象不少,如“古典名著《红楼梦》在草创之时被视为禁书,《水浒传》、《三国演义》在成书之前在民间流传许久,许多宋词元曲原本是为青楼所作,而如今这些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瑰宝。
”6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对港台歌曲、卡拉ok并不适应,甚至有些被认为是黄色歌曲,如洪水猛兽,现在也习以为常。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侧重于用老百姓通俗易懂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正如王国维所言:雅俗古今之分,不过时代
之差,其间固无界限也。
7
承认“雅俗相通”是对的,但不能以此否定“雅俗之别”。
认为“雅”和“俗”的标准不好确定,所以“雅”和“俗”没有标准,这就在文化雅俗观上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
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得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8(p7)
混淆黑白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相对之中包含着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因此,相对与绝对是辨证统一的。
如果离开绝对讲相对,夸大相对性,就会陷入相对主义。
诡辩论者往往认为,认识对象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质的稳定性,因此也是没有质的区别的。
相对主义表现在真理观上,就是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所谓“此也一是非,彼也一是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所以,大家都是真理。
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否认真理是客观的。
其实,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任何真理既是相对的,需要扩展和深化;又是绝对的和客观的,真理具有一元性,即对于特定和具体的认识对象而言,真理只有一个。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
都拥有真理。
由于国情、地域、民族、宗教、政治环境、时代风俗不同,由于古今中西文化传统不同、由于人性的多元性复杂性、人们道德水平的层次性,雅俗的精确界限确实不好划分。
文化现象可不像自然科学一样,可以划一条线而清晰地界定“雅”和“俗”。
但是“雅”
和“俗”的界限不好划分不等于“雅”和“俗”没有界限,不能因为评价标准的变动性,大众的广泛性、层次性就否认了文化趣味的
高雅和通俗的标准。
从整个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史来看,制定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在一定的主导意识形态和道德风尚中,“雅”和“俗”的标准是相对固定的。
一般说来,高雅文化要关注人性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符合当时当地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经得住人们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四、主体感受论
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实际上就是受众的审美过程,因此文化产品即
审美对象的雅俗标准涉及到主观美和客观美的关系问题。
主观的美论者把美作为人的主观感受,认为美不在物,而在心。
说“美是人的观念”,是对事物的一种“评价”、“见解”和“审美判断”。
这表现在文化雅俗观上就是:我觉得美就是美的,我觉得高雅的就是高雅的。
有学者认为:“审美趣味的评价标准不能是一种空洞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它应当以主体的审美感知为基础,以主体的审美感知为评价的标准。
……所谓的‘高雅趣味’,掩盖着的就是某一政治集团和文化集团的利益。
……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任何想建构出一种虚拟
的‘高雅趣味’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9这一观点强调了雅俗是审美主体的感受是正确的,但它过分强调了个体的体验,而忽视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和社会的要求。
不能用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不同,来否认审美对象的一般社会审美意义。
不能过分强调原始人性和人的本能中的审美趣味,因为任何人的本能又是受社会规约的,否则人的所谓审美趣味可能降低到动物的程度。
一个审美对象、一种文化现象,在一个社会的特定时期内其雅俗与否是有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的。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表达的是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但这是因为审美对象本身就包含的这些美的因素。
而如上所述,俗文化和雅文化在一定时期和具体情境下其界限是存在的,如果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思维方式、把主观感受作为雅俗的评价标准,那么雅俗就没有标准了,就会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了。
因为对于同一审美对象,人们是千差万别的不同标准的,整个自然界没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一个爱好者。
假恶丑是道德低下者和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它们是美的和雅的吗?李泽厚先生在质疑主观美的时候说:美感总受对象的制约,看到花感到美,看到牛屎不感到美。
客观美论者把美作为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对象,认为美在物本身,是事物的属性。
说美的本质就在于事物的形状、色彩、线条的一定比例、调和、统一等等。
这过分强调了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其实
事物美的属性是经过人们的感知和把握的,忽视了美是人们“审”出来的,“审”的过程是主观的过程。
其实,审美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参照的过程,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人们对文化雅俗的判别,一是依赖于文化产品本身的层次,也取决于受众的境界和素质。
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大家可以自取所爱、自娱自乐,但如果超出了法律和道德底线并超出了私人领域,如“三俗文化”就是我们应
该反对的了。
五、艺术无雅俗论
艺术无雅俗论者认为艺术需要创新,所以艺术可以搞“三俗”,可以违背道德甚至法律。
如当前一些人认为,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网络空间、文艺演出、摄影等艺术形式中的裸体展示、色情渲染、粗话脏话等,是艺术增强表现力和真实性,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不是低俗的。
这些人以艺术为
借口无限制地挑战道德底线。
这一观点实际上对艺术的本质、作用以及其社会性缺乏透彻的理解。
在一个社会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艺术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又称社会意识形态,除艺术外还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
由于它们与经济基础的距离不同,反映经济基础的方式不同,具有阶级性的色彩看似或浓或淡。
恩格斯指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
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愈来愈混乱,愈来愈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
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的。
”10(p249)
的。
艺术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它靠形象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并通过美的感染力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美的判断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纯而又纯不带任何价值判断的美。
可见,艺术是不可逃脱政治的,是具有阶级性的。
所以,艺术应该反映社会的主旋律,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关注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艺术和艺术工作者要承担
社会责任,追求进步和高雅。
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上,有两种错误观点:曾几何时,我们把艺术等同于政治,抹杀了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差别;现在有些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艺术应该告别政治,“告别崇高”、“非主流”、“泛娱乐化”成为一种时尚,“什么政治不政治的,乐呵乐呵得了”。
忽视了艺术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教化功能,以至于出现了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局面:“文化大众的人数倍增,中产阶级的享乐主义盛行,民众对色情的追求十分普遍。
时尚本身的这种性质,已使文化日趋粗鄙无聊。
”11(p37)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徐
复观先生指出:“艺术是反映时代、社会的。
但艺术的反映,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向。
一种是顺承性的反映;一种是反省性的反映。
顺承性的反映,对于它所反映的现实,会发生推动、助成的作用。
……顺承性的反映,对现实犹如火上加油。
反省性的反映,则犹如在炎暑里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
”12(p80)
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滞后的、超前的;顺应的,叛逆的;端正的,歪斜的;歌颂的,嘲讽劝诫的;写实的、抽象的……。
但无论
艺术与社会发展、人们思想境界具有不同步性,艺术创新的确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或超前于其所处时代的道德底线,历史上也的确出现过许多艺术作品在当时被指低俗甚至有伤风化而遭禁,而在后世大放光芒的现象,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在当代创作一些有违道德底线甚至违法的作品。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探索、突破,但是突破的不是法律和道德底线。
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而就更带普遍性。
”13(p863)
望和金钱出卖灵魂和社会良知;艺术家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有短暂的
动物性的、本能的快乐,还应该给人们沉静的、美的教育和启迪。
总之,高雅文化和优秀文化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理念;积极向上,关注人性需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得起历史的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只有擦亮一双慧眼,认清文化雅俗之争中的各种论调,才能在人的自由和限制、动物性和社会性、相对和绝对、主观和客观、艺术与道德之间保持良好张力,让“三俗文化”无处遁迹,促进社会文化的顺畅发展。
[1]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印]克里希那穆提.自由是什么?[m].唐发铙,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5] 梁衡.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j].当代江西,2010(10).
[6] 张畅.文化视野中的雅俗之辨[j].绥化师专学报,2004(3).
[7] 王国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40.
[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9] 范玉吉.何为高雅趣味?谁的高雅趣味?[j].学术界,2007
(1).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
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1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任编辑: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