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6抗日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6抗日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6抗日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课时作业 16 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解析:由题干“东北”“脱离了我的家乡”“在关内流浪”等信息分析判断,东北沦陷这一“悲惨的时候”应指九一八事变后。

答案:A

2.针对抗战初期的某次战役,西方学者称其为“自日本建立陆军以来第一次显要的战败”,国民政府宣传机构则称“歼敌三万余众”。该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南京保卫战

解析:平型关大捷中,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故A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约3万余人,故B项正确;淞沪会战日方宣布死伤4万余人,而且淞沪会战不是日本战败,故C 项错误;南京保卫战,中方失利,故D项错误。

答案:B

3.下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画上的白话“打油”诗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该漫画的主旨是( )

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

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

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

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

解析:该漫画的主旨并不在于嘲讽日本的侵略,而在于号召百姓积极抗日,故A项错误;鼓励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是抗日,故B项错误;材料中全家齐上生产抗日,体现出了号召百

姓积极抗日的主旨,故C项正确;材料与国共合作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4.齐涛在《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说:“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作用”。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D.全国性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解析:根据题目中“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形成了全国性的抗战局面,故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是在抗战后期,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答案:D

5.毛泽东曾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组织了( )

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长城抗战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淞沪会战的时间是1937年8月至1937年11月,故①正确;徐州会战的时间是1938年1月至5月,故②正确;长城抗战的时间是1933年3月至5月,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③错误;百团大战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6.1938年11月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明确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并要求,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在敌军的后方打游击。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A.加强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

B.完全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C.高度重视敌后战场的战略作用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解析:根据题意,并未提到国民党和中共的合作抗战,故A项错误;抗战时期国民党始终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在敌军的后方打游击”,得出国民党重视敌后战场的战略作用,故C项正确;1939年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标志,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7.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这表明( )

A.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得以消除

B.蒋介石坚持了民族立场

C.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D.蒋介石始终坚守三民主义

解析:从蒋介石谈话中可以看出,蒋介石表达出了明显的两党合作意向,主张两党抛弃“个人之意气与私见”,并“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这说明其抗日态度发生了转变,表达出坚决抗日的民族立场,故选B项。

答案:B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顿下来 (8)

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这段材料( ) A.说明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

B.凸显了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全局中的意义

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

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解析:“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这属于程度失当和片面夸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百团大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蒋介石投降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就凸显了其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一直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而非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

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结合九一八事变以及七七事变爆发时间来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依据抗日战争特点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战役”,依据正面敌后战场相关战役来列举即可。第(3)问的第一小问“时代内涵”,依据材料三图片中“和平鸽”从世界和平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历史意义”,结合所学抗日战争历史意义来回答即可。

答案:(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

(2)指: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百团大战。

(3)内涵:捍卫和平与正义。

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