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迷程度的判断和评价
格拉斯哥(Glasgow)
昏迷评分表
1、睁眼动作: 从不睁眼 疼痛刺激可睁眼 前庭刺激可睁眼 可自动睁眼 1 2 3 4 2、言语反应 无任何反应 1 3、运动反应 无任何反应 1
对声音无反应 2 对言语无反应 3 言语混乱 言语正常 4 5
过伸状态(去大脑) 2 异常屈曲(去皮质) 3 逃避屈曲 疼痛刺激反应 遵照指令运动 4 5 6
浆液 性改 变
CSF糖、 浆液 氯化物 性脑 膜炎
明显下降
化脑病史 黑汁染色(+)
疫菌接种后
大致正常
病毒感染后
寄生虫螺旋体所致脑 膜炎
昏迷的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血性浆 液性改 变 出血 性脑 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螺旋体脑膜炎 流脑 急性全身感染表现: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虚性 脑膜炎。 黄胆,肝功能损害:类脑炎型病毒性肝炎。 基本正 常或轻 度 流行性出血热表现:流行性出血热。
尿胆红素阳性
肝性昏迷
27.8mmol/L
酮体不上升, 血浆高渗透压 酮症酸中毒性 糖尿病昏迷 合并糖尿病 脑出血 肝功能障碍
高血糖
22.2mmol/L 16.7mmol/L
血 糖
低血糖
注射胰岛素、服用糖尿病药物 过量 重症肝损害,阿狄森病,胰 细胞瘤
BUN
高度上升71.4mmol/L(100mg/L)以上:尿毒症昏迷 消化道出血 休克 轻度上升35.7mmol/L(50mg/L): 感染 低钠血症
无昏迷者15分;昏迷者6~8分,得分越少昏迷程度越深。
昏迷程度的判断和评价
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表
1、睁眼运动: 自动睁眼 言语呼唤后出现 疼痛刺激后出现
3、运动反应: 按指令完成肢体活动 6 2、言语反应:
4 3 2
对答正常
5
对答混乱
不适当的用语 言语理解障碍 无言语反应 4、瞳孔对光反应 正常 迟钝 两侧反应不同 大小不等 对光无反应
小结
昏迷的诊断 五大脏器病史,特定临床表现脏器功能检查 异常——五大脏器所至昏迷(脑、心、肺、 肝、肾)。 无
内泌腺体功能测定异常,三低现象(T、BP、 BS),血钙,血、尿淀粉酶异常——五大腺 体所致昏迷(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 上腺、胰腺)
血糖、血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患者排泄 物、血毒物分析,血压测定异常——五大因 素所致昏迷(糖、盐、酸、毒、血压) 化脓性改变 浆液性改变
昏迷(高热) 有
CSF检查
血性浆液性改变 基本正常或细胞数轻度
昏迷的诊断: 化脓 性改 变
大叶性肺 无—原发性 化脓 炎,化脓 流脑,流感杆 性脑 菌脑膜炎 膜炎 性中耳炎 有—继发性
CSF涂 片培养
CSF发现结核杆菌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 双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病原菌确认 结核性脑膜炎 化脑治疗中 真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脑炎) 反应性脑膜炎
2)眼球运动的变化:双侧眼球向一侧注视,提示出
现了凝视障碍,应同时检查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双眼 向偏瘫肢体的对侧注视,表明该侧大脑半球发生了大 面积的梗死或出血,如果双眼向偏瘫侧肢体注视,表 明对侧脑干发生梗死或出血,如果双眼球不同轴,一 侧眼球偏向内侧或外方,提示发生了核间性眼肌麻痹,
有丘脑或脑干受损的病灶,如果眼球双侧或上下浮动, 提示脑干功能还相对保留,如果双眼球向上或向下注 视不动,称动眼危象,病变多在中脑顶盖水平。
脑脊液
白 细 胞 增 加 分叶核增多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脓肿 病毒性能脑膜炎、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神经梅毒
淋巴细胞增多 癌性脑膜炎、感染后脑脊髓炎 脑肿瘤、类肉瘤病 硬膜下血肿 脑肿瘤
蛋白增加
脑炎、脑膜炎
脑出血、高血压性脑病 糖尿病
辅助检查
心肌梗死 EKG 心脑卒中 脑梗死 心房纤颤—脑栓塞 房室传导阻滞—Adams-Stockes综 合征
PCO2
呼吸性碱中毒
PH>7.45
1.肝性脑病
2.心肺疾病 3.中枢性过度换气 4.G—败血症
血 气 检 查
PCO2<35 呼吸性酸中毒 PH<7.35 PCO2>45
1..肺部疾病 2.使用镇静剂 3.O2吸入或C O2麻醉 4.Pickwickian综合征(肥胖) 1.溃疡病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呼吸节律的变化:潮氏呼吸提示为大脑半球、下
丘脑或脑干受损的广泛病变,使得呼吸节律仅依赖血 中CO2的化学调节。过度呼吸提示为中脑被盖部损 害。长吸气式呼吸可见于桥脑上端损害和颅压增高。 丛集式呼吸为桥脑下端损害,共济失调式呼吸为延髓 损害。
4)脑神经损害的定位体征:如果双侧眼底检查发现
视乳头水肿,提示为颅内高压或占位性病变,眼底出 血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如果双侧眼睑松弛, 不能闭合,提示有双侧面神经周围瘫,病变已累及到
颅内血肿
高吸收区 CT 脑挫伤 血管瘤、脑脓肿、脑肿瘤 脑水肿
低吸收区
wk.baidu.com
脑梗死
脑脓肿、脑肿瘤
辅助检查 DSA:对于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所致昏迷的患者,急 诊行DSA检查,是明确诊断和进行溶栓治疗的重要手段, 特别对于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昏迷患者,早期溶栓治疗 是抢救患者生命和防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唯一方法。对于 慢性头痛,视力减退患者,DSA检查可明确颅内静脉窦血 栓形成的临床诊断。
糖尿病性昏迷
阿狄森病 西蒙病 脑肿瘤
低钠血症
脑外伤
脑血管疾病
血 电 解 质
ADH异常分泌综合征 体液丧失(呕吐、腹泻)
脑肿瘤(视丘下部)
高钠血症 脑血管疾病 脑炎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PH<7.30 PCO2 <35
1.尿毒症(BUN>60mmol/L
2.糖尿病昏迷(BS>250mmol/L
3.缺O乳酸中毒PO2<50 4.外因性毒素(BUN、BS、O2正常)
4
3 2 1
疼痛刺激后无睁眼反应 1
5 4 3 2 1
肢体对疼痛有局部反应
肢体有屈曲逃避反应 肢体异常屈曲
5
4 3
肢体伸直
肢体无反应
2
1
昏迷程度的判断和评价
5、脑干反应 全部存在 5 6、抽搐 无抽搐发作 5 7、自主呼吸 正常存在 5
睫毛反射消失
角膜反射消失
4
3
局部性抽搐
阵发性全身抽搐 持续性全身抽搐
昏迷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jztb2008@丁香园战友
昏迷
昏迷是脑高级神经活动严重抑制和衰竭的一 种特殊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或持续性 的意识活动丧失、觉醒状态丧失,以及躯体运动 丧失。患者有突发昏迷和逐渐进入昏迷两种形式。
病因
脑干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功能障碍当脑干和 丘脑发生出血、梗死、脱髓鞘病变或全身发生缺 氧、中毒和代谢性疾患而影响到脑干上行网状结 构激活系统的功能时,患者的觉醒状态丧失,可 出现短暂或持久的昏迷。常见的病因有幕下肿瘤、
血常规:
重度贫血
无氧脑症(贫血所致)
出血性休克
白细胞增多
急性感染 脑出血
白细胞减少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
伤寒
尿常规:
尿糖(+)
酮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体(—):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高渗透压性非酮体性糖尿病昏迷 脑出血
尿蛋白(+)
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子痫 尿毒症
尿胆素强阳性
合并的单纯肾及膀胱损害 肝性昏迷 急性感染 合并肝损害
昏迷后丧失睡眠—觉醒周期。持续处于深度昏 睡状态,强烈的疼痛刺激亦无法使患者睁眼和觉醒。 依病情况严重程度分为浅昏迷(双侧大脑半球非特异 投射系统功能受到抑制,但脑干功能相对保持完好), 中度昏迷(病变累及脑干,使中脑和脑桥水平的反射 功能受到严重抑制),深昏迷(病变累及延髓的呼吸 循环中枢)。
随意运动丧失:早期表现为自主活动减少,其后 在疼痛刺激下有肢体的逃避动作,随着意识障碍水平 的加深,眼外肌、表情肌、及躯体随意肌活动全部中 止,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四肢软瘫,腱反射消失,生 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
几种类似昏迷的状态:
5、持续植物状态:1972年由Jennett首次提倡使用,特指各 种病因所致的脑广泛损害,缺乏皮质神经功能而长期生存的一 种特殊意识障碍。
6、脑死亡:脑组织因各种病因致严重的缺血和缺氧状态,, 自主呼吸停止24小时以上,一切反射消失。全脑功能的不可 逆丧失。判断标准:1)确诊为不可逆性脑器质性损害。2) 自主呼吸停止需呼吸器维持。3)脑干反射消失。4)急剧血 压下降和持续性低血压。6)实验室标准:EEG呈电静息; 阿托品试验心律不增加;脑血管造影颅内血管不显影;脑温比 体温低;动脉、静脉血之间无氧差;鞘内注射放射性碘血清白 蛋白(RISA)放射活性在注射区完全停滞,示脑脊液循环 停止。上述症状持续6/12/24小时以上。
PCO2
代谢性碱中毒 PH>7.45 45< PCO2 <55
3.肾脏疾病
脑脊液
脑肿瘤、脑脓肿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压升高 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
脑膜炎、脑炎
肺性脑病、高血压性脑病 血性脑脊液 纯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轻度——脑出血、出血性脑炎 上升——糖尿病性昏迷 脑脊液糖
下降——化脓性能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癌性脑膜炎、低血糖性昏迷
几种类似昏迷的状态:
1、不反应状态:见于癔症或受强烈刺激者。患者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吸急促或屏气;瞳孔对光反 射存在;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2、木僵:见于精神分裂患者。患者不动、不言、 不食;对强烈刺激无反应;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缓 解后有记忆。 3、闭锁综合征:见于桥脑病变或基底动脉闭塞。 患者除睁眼、闭眼、眼球垂直活动外,病变以下所 有功能全部丧失,而意识不受影响。 4、去皮质综合征: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而脑 干功能正常,出现皮质与脑干功能分离现象。
脑干、丘脑和小脑出血或梗死、幕上病变所致海马 钩回疝继发性脑干受累、颅底动脉瘤破裂出血等。
双侧大脑半球功能障碍 当各种病因所致大脑 皮质神经元发生缺血、缺氧和坏死时,意识活动丧 失,觉醒状态丧失,患者进入昏迷。常见的病因有 幕上炎症、占位性病变和代谢性脑病。 造成昏迷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急性脑血管病、 颅脑外伤、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代谢性 脑病。患者年龄、性别的不同,发生昏迷的病因亦 有所不同,如儿童发生昏迷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 多见;青壮年患者发生昏迷以颅脑外伤和急性中毒 为常见病因;中老年患者发生昏迷以 急性脑血管病 或代谢性脑病多见
桥脑水平。
5)运动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观察患者是否有肢体
的自主活动,活动减少的一侧肢体或下肢外旋位提示 有该侧肢体偏瘫,被动活动患者肢体,观察是否有肌 张力的变化,能否维持功能姿势,肌张力低下和无法 维持功能姿势的一侧肢体有偏瘫,疼痛刺激四肢,观 察是否有逃避动作,判断患者肢体是否瘫痪以及严重 程度。
2、神经系统检查:
1)瞳孔:双侧瞳孔的直径小于0.5mm~1.5mm,除外 巴比妥或其它安眠药中毒的情况下提示脑干、小脑 梗死或出血的可能;双侧瞳孔直径等大、同圆直径
2mm~3mm,对光反射迟钝,提示代谢性脑病;如果 双侧瞳孔直径2mm,对光无反射,提示病变累及丘脑 水平;如果直径4mm~5mm,呈对光无反射的固定瞳 孔提示病变累及中脑水平;如果一侧散大,提示同侧 发生了颞叶沟回疝;如果双侧散大,提示已发生了小 脑扁桃体疝;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或阿托品中毒时 也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
症状和体征
1、一般体格检查:头颅、躯干及肢体是否有 外伤或 血肿;鼻腔或外耳道流出血性分泌物提示有颅底骨 折;皮肤或粘膜有出血点或淤斑,提示有暴发性流 行性脑膜炎、血液系统疾患或脓毒血症致DIC可能; 皮肤或粘膜黄染提示肝胆系统疾患或溶血性疾病可 能;颜面及口唇紫绀提示急性缺氧或心肺疾病;口 唇呈樱桃红考虑CO中毒;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或氨 或尿素气味考虑代谢性脑病可能。
4
3 2
周期性呼吸
中枢性过度呼吸 不规则或节律减慢
4
3 2
眼—前庭反射消失 2
上述反射均消失
1
松驰状态
1
无自主呼吸
1
各项功能正常者35分;得分越少昏迷程度越深;预后不良。
昏迷的诊断流程图
呼吸障碍(有无发绀、气道闭塞)
是否急救处理
血压、脉搏异常 外伤
问 诊
陪伴者
体 检 辅助检查 治 疗
一般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脑电图检查 1、心因性意识障碍的鉴别:心因性或下脑干性意识障 碍EEG(α昏迷); 2、脑器质性病变与代谢障碍的鉴 别 :前者左右差别明显; 3、癫痫发作后昏迷; 4、 巴比妥类中毒:高振幅速波; 5、代谢性脑病的诊断; 肝性昏迷、肺性脑病、尿毒性昏迷呈三相波.
脑血管造影检查
1、血管偏位----颅内占位性病变; 2、血管闭塞---脑梗死; 3、颈部血管狭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TIA);异常血管网----(Moya-moya); 4、动静脉畸 形、动脉瘤; 5、造影延迟----脑循环障碍; 6、 早期静脉充填----梗死、出血、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