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分析摘要:从区域旅游的需求潜力、供给潜力、潜力保障力、潜力支持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在对中西部地区18个省、市(区)进行综合对比评价的基础上,对江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在旅游资源禀赋、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旅游企业效益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制约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主要因子是旅游需求潜力和旅游潜力保障力低下,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也是导致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难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因子分析
1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交通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域旅游联合化与一体化的加强,江西省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2年至2009年,江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年均增长率达16%;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9.8%,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江西作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起点低,在全国旅游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对缺乏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地区而言,其旅游产业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即是否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对明确这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极为关键[1]。对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有助于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条件及制约因素,有针对性、有目标地改进和提高。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研究并不深入,大多数学者是将旅游发展潜力作为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部分来研究的。对于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研究多着眼于具体类型的旅游产品发展潜力、旅游市场潜力等方面,对于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研究非常少,对于江西省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研究更是少有涉及。在研究方法上,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近几年开始引入定量研究。e.canestrill(1991)等指出,旅游地的竞争力不只是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应主要看它的发展潜力[2]。马勇 (1997)从区域旅游资源的潜在保障力、区域社会经济的潜在支持力、区域环境容量的潜在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3]。此外,杨敏(2006)、曹新向(2007)、武传表(2009)、丁悦等(2010)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部分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潜力的评价进行了探索,不同的学者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从评价方法来看,主要为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因子分析法等。
[4]~[7]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中西部地区18个省、市、区与江西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客观评价。
2 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2.1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业是综合性和依托性很强的产业,区域旅游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力,首先需要诸多条件的保障和支撑,本文将这些保障和支撑条件,归结为旅游潜力保障力和旅游潜力支持力;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供需双方作为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客体,也必将对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区域旅游的需求潜力、供给潜力、潜力保障力、潜力支持力四大类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以及区域间的可比性,最终确定了43个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
旅游需求潜力(a) 国内旅游人次数(a1)、国内旅游收入(a2)、入境旅游人次数(a3)、旅游外汇收入(a4)、近5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率(a5)、近5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a6)、近5年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a7)、近5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a8)、近5年客房平均出租率(a9)、游客人均消费水平(a10)
旅游供给潜力(b) 旅游资源品位度(b1)、旅游资源丰度(b2)、旅行社数(b3)、星级饭店数(b4)、星级饭店床位数(b5)、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b6)、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税(b7)、旅游企业人均固定生产原值(b8)、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润(b9)、每百万旅游从业人员数量(b10)、旅游院校数(b11)、旅游院校在校生数(b12) 旅游潜力保障力(c)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数量(c1)、人均拥
有道路面积(c2)、人均邮电业务量(c3)、每万人卫生医疗床位数(c4)、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c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c6)、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c7)、烟尘排放达标率(c8)、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c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c10)、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c1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 比重(c12)
旅游潜力支持力(d) 人均gdp(d1)、gdp增长率(d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d3)、人均财政收入(d4)、财政收入增长率(d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d7)、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d8)、每万人专利申请数(d9)
2.2研究方法
由于评价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指标较多,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众多评价指标转化为几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消除了自变量共线性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的随意性等问题,克服了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得分越高,说明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旅游需求潜力、旅游供给潜力、旅游潜力保障力、旅游潜力支持力四类。对每一类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每一类竞争潜力得分( 式 1) 。然后计算每类的均方差贡献率并将其作为各类的权重,加权得到各地区综合竞争潜力评价值( 式2-4) 。
( 1 )
式中: f 为每一类竞争潜力得分;fi为每一个主因子得分;θi 为主因子贡献率。
( 2 )
( 3 ) ( 4 )
式中:δi为第i类的方差贡献率,fij为第i类指标第j个城市的综合得分,e(fij)为i类指标综合得分平均值,wi为第i类指标权重,fj为第i类指标得分,zj为第j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潜力得分。
3 分析与讨论
3.1中西部18省旅游业发展潜力综合比较分析
根据已经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搜集各地区2006~2010年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factor模块,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旅游需求潜力、旅游供给潜力、旅游潜力保障力、旅游潜力支持力四类指标分别进行数据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计算每一类竞争潜力得分,结果见表2(列1~8)。最后,根据以上四类指标的综合得分值,运用公式2-4计算各类指标的方差,以各类指标方差贡献率为比重,加权计算各省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得分,计算结果见表2(列9~10)。
从综合评价结果看,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潜力位前10位的依次是河南、内蒙古、湖北、重庆、湖南、安徽、山西、陕西、四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