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笔记整理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古希腊(公元前一千年——公元元年)
绪论:古风时代,古希腊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废除王权的运动。之后由贵族组成的长老
会议掌握国家大权。并选任执政官(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的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里克利的改革逐渐减小贵族执政的权利,真正使得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推行直接民主。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三次改革 1、梭伦改革奠定基础:“解负令”与取消债务奴隶制。
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 设立公民大会和四百人议事会。 首创陪审法庭。
2、克利斯提尼改革:
设立十个区域性部落,
取代传统的四个血缘部落。
设立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 吸收全体公民参政议政。
“陶片放逐法”作为民主政治的保障。 雅典民主政治由此进入成熟阶段。
3、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一年召开十次。
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执政官通过抽签方法产生。 颁发观剧津贴
二、雅典民主政治本质 1、主权在民
2、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抽签决定官职)
3、法律至上(坚决否定人治,崇尚法治)
三、3次重要战争
希波战争(公元前492-449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 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324年)
Figure 1伯里克利时期
第二节古罗马(公元前753年到
公元476年)
一、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实施王政
二、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开始贵族共和
(执政官、军事紧急独裁官、元老院共同统治)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产物:保民官(否决权,否定执政官和元老院的决议)
《十二铜表法》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原因:
1、平民被排斥于国家政治生活之外,不能与贵族分享国家权力,尤其是不能担任高级官职
和进入元老院。
2、无权参与公地的分配和使用。
3、债务奴役的威胁。
三、从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变
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的历史进程,包括以下环节:
苏拉的个人独裁
→前三头同盟即庞培、恺撒、克拉苏的权力分割
→恺撒的个人独裁
→后三头同盟即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的权力分割
→屋大维的个人独裁和元首政治的建立。
四、罗马帝国的兴衰
1、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繁荣(200年和平)
2、三世纪危机(公元235年—284年)
蛮族的威胁:日尔曼人涌向罗马边境进而涌入罗马世界。
政局动荡与离心倾向:内战、王位的争夺(235-284年先后有19个皇帝即位)、行省的离心倾向(253-268年各地出现30个割据自立的僭主)
统治成本的飙升
第三节黑暗的中世纪(公元500——公元15
一、绪论
中世纪西欧的两大社会特点:封建制度+宗教
二、封建制度的形成
1、历史背景:公元后4世纪到公元后7世纪由于匈奴的入侵导致了中欧,东欧部分的
日耳曼民族的向西欧、南欧的迁徙。日耳曼民族逐渐控制了西罗马帝国,并将其分
裂为独立的王国,其中以东西哥德、法兰克、汪达尔等为主
2、发展过程:在众多日耳曼民族统治的王国当中,以法兰克王国的最先兴起为标志
1)查理马特:法兰克王国的宫相,军事能力突出
在阿拉伯帝国向西欧的扩散过程中以图尔战役为标志抵制其入侵,
保留了基督教文明,同时开始了采邑改革(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
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由此奠定了封建制
度的基础【挽救基督教文明】【奠定封建制度的基础】2)查理马特的儿子丕平继续征服邻国,扩大法兰克王国的领土
3)丕平的儿子查理曼进一步扩大了领土,并正式由教皇加冕成为查理曼王国的皇帝,史称查理曼大帝(是欧洲国王由教皇加冕的先例,延续至今)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是封建制度正式成立的标志吗(封建时代的开创者)
大封建主——小封建主——骑士——农奴
大封建主给小封建主提供土地和人民,小封建主给骑士提供土地和人民,骑士
给农奴提供土地
小封建主给大封建主提供军队,骑士给小封建主服兵役,农奴为骑士耕作土地
4)查理曼帝国的分裂,由统一的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分裂成为东西中法兰克王国,然后东、西法兰克吞并了中法兰克王国,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法国、
德国与意大利等国家
3、由封建制度衍生出的经济模式:庄园经济
三、中世纪的另一个特点——教皇制度
1、基本模式:红衣主教选出教皇,并辅佐教皇处理事务;教皇任命地区大主教,负责
地区的事务
2、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1)相互结合(9-11C)查理曼大帝的王冠是教皇以上帝的名义授予的
2)教权大于王权(11C-13C)
十字军东征、卡诺沙觐见
教权胜于王权的原因及意义:
1、宗教信仰:在普遍贫穷潦倒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愿望寄
托于上帝,人民普遍信仰宗教的特征注定了国王要在教皇承认的情况之下
才能有统治的正当性
2、政治制度:中世纪西欧的分封制度代表国王要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分给贵
族,贵族的独立,还有贵族和教皇时断时续的联合都对王权起到了很大的
限制
3、意义:教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抑制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出现,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3)教权的逐步衰落(14-15C)
14C到16C的文艺复兴:反对教会,倡导人性;代表是但丁的《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