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文学的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 认为意识形态产品用一种想象性关系规定我们所置身的社 会存在状况,规范我们的生活,诱使我们对上帝、人类、 国家等绝对主体的认同,接受现成的社会秩序的控制。 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处不在、略显神秘而又时时发挥着现实 功用的物质性存在,是渗透和弥漫于诸多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当中的建构主体的活动。
二、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
1、认识性 2、倾向性
3、实践性
A、认识性 ①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 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 物
“三吏”、“三别” 《红楼梦》
《女神》
韩寒《三重门》
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 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③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 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六六《蜗居》
辩证分析
•现实主义小说的倾向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 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政 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 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 必新小说,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 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 故。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一、“审美”简释 二、情感性
三、形象性
B、倾向性 ①政治和思想倾向 性是文学倾向性的 主要体现
性很明确
•现代主义小说则更为
复杂
•商业化语境中文学意
识形态的复杂性
②文学的政治和思 想倾向性必须与文 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C、实践性
五四文学 赵树理方向 文艺复兴
①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 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 响 ②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 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 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 念间接实现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林黛玉:绛珠仙草;贾宝玉:神瑛侍者
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发泄难以 引起美感,难以引起人们灵 魂的震颤和精神的超越。
艺术形象中的情感,必须经 过深入的体验、回味、反省 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 和认识,融进理智的成分, 逐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 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 度才有可能成为审美的情感。
80年代:邓丽君与靡靡之音
初遇邓丽君,完全是一种恐怖的感受。当时台湾是敌区,台 湾台是敌台,偷听敌台是犯罪。即便调台时偶然碰上,也有一种 强烈的犯罪感,那声音在感觉中一下子变得巨大无比如同炸雷, 好像人民警察正在你的屋后巡逻,而反动敌台的声音将你暴露得 一览无遗。而广播里的邓丽君,无一例外出现在反共的前线,出 现在金门的军营里,出现在国民党的劳军舞台上。对内地人来说, 那种娇滴滴、软绵绵的声音一点不美,十足一个反动派:她说话 的声调,正是反映40年代敌我斗争电影中国民党女特务的声调; 而她的歌声,正是女特务和特务头子粘到一起时留声机转出的纸 醉金迷的歌声。所以邓丽君在内地人心目中最早的形象,还不是 “靡靡之音”,而是一个军中舞女的形象,是一个向着国民党军 官和大兵们千娇百媚献媚的女特务形象。
三、形象性
1、形象性是文 学艺术之美的 重要体现。文 学用形象的方 式反映生活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 中的艺术形象,是作 家根据创作规律创造 出来的具体、生动、 真实、可感而又具有 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 或生活情境。叙事性 作品中文学形象就是 一幅幅生活的图画, 在抒情性作品文学形 象是一种情景交融的 艺术氛围、意象、情 景或意境。
“遮蔽”了什么?
在传达出了“灵感”、“炫”、 “时尚”、“玄幻”这样的核心元 素的同时,对于“灵感”所包含的 “长久的积累和沉淀”、“难得一 遇”的偶然性、以及并非人人皆可 达成的稀缺性,以及消费者事实上 在经济上、地位上的差异性等都掩 盖了。
小结: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 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 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它也包含了与社会 权力结构保持密切关系的人们的精神信 仰、价值观及无意识领域的诸多意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非强制性国家机器,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 括宗教、教育、家庭、工会、传媒机器文化和 艺术,它们都是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作用。
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 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 生存下去。人类社会把意识形态作为自己呼吸 的空气和历史生活的必要成分而分泌出来。 意识形态是个表象体系,„„它们首先作为结 构而强加于绝大多数人,因而不通过人们的 “意识”。它们作为被感知、被接受和被忍受 的文化客体,通过一个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过程 而作用于人。人们“体验到”自己的意识形态, 就像笛卡尔主义者在百步内“看到”或看不到 月球(假如他故意不看月球)一样;因此,意 识形态根本不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而是人类 “世界”的一个客体,是人类世界本身。 阿尔 都塞《保卫马克思》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34-)
意识形态是指很大程度上 被掩盖了的贯穿在并奠基于 我们实际陈述的那些价值观 结构,我说的是在其中我们 言说和信仰的方式,它们和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的权力结 构和权力关系有关„„亦即 情感、评价、感知和信仰的 模式,它们与社会权力维系 具有某种关系。
解读: 该广告通过影像符号的拼贴,建构了一个玄幻而真 实的世界。周作为音乐创作人的强大号召力;冰原 所象征的荒芜与艰窘;海豚状的雪碧预示了灵感的 缤纷踊跃。
游弋自如的海豚、闪烁摇曳的星点、星点组合的桃 心,将雪碧的定位“混搭”进行了富于视觉化的演 绎。 作为雪碧形象的炫天使则代表了轻灵、时尚、现代 的意味,再通过具有幻想色彩的流动组合,最终完 成了“炫灵感”的广告叙事。
1978喇叭裤是一面自由的旗帜 喇叭裤的出现,开始颠覆了几十年 来中国人对服装的刻板认知。它成 了年轻人对国人审美习惯最初的挑 战,虽然刚开始挑战者只是极少数。
在政治动乱与社 会不靖的时期——譬如欧洲的 文艺复兴时代——时髦的衣服永远是紧匝在身上, 轻捷利 落,容许剧烈的活动。在十五世纪的意大利, 因为衣裤过于紧小,肘弯膝盖,筋骨接笋 处非得开 缝不可。中国衣服在革命酝酿期间差一点就胀裂开 来了。“小皇帝”登基的时 候,袄子套在人身上像 刀鞘。中国女人的紧身背心的功用实在奇妙——衣 服再紧些,衣 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派的作风, 看上去不大像个女人而像一缕诗魂。 张爱玲《更衣 记》
朱光潜“距离”说——雾海航行 庄子”虚静说“——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 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譠譠然不 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 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梓 庆 削 木 为 鐻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 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 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 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 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 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 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 以疑神者 ,其是与!” 《庄子·达生》
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 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 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 验到这些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
2、情理兼容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钱 文 ; 鲁 迅 的 小 说 、 散 文 、 杂 文 ;
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则亦理之郛廓 耳。庐陵之志交友,无不呜咽;子厚之言 身世,莫不凄怆;郝陵川之处真州,戴剡 源之入故都,其言皆能恻恻动人。古今自 有一种文章不可磨灭,真是“天若有情天 亦老”者。而世不乏“堂堂之阵”、“正 正之旗”,皆以大文目之,顾其中无可以 移人之情者,所谓刳然无物者也。(黄梨 洲《论文管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 (ideology) :
(1)词源:
最初是作为启蒙主义的一个重要 的科学理性概念,由法国思想家 特拉西首先使用,意为“观念 学”,认为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 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
四、超越性
一、“审美”简释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 的一种特殊方式,指 人与世界(社会和自 然)形成一种无功利、 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 状态。
从目的看,审美是无 功利的; 从方式看,审美是形 象的; 从态度看,审美是情 感的。
木材商
植物学家
森林(三种把握方式)
诗人(画家)
无功利性和自由感是“美”的秘密:
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 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 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 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 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
普列汉诺夫
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 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 而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件 事。„„所不同的只是一 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 图画而已。别林斯基
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认识的 方式‚一共有两条路:第一 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 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 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 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 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和基 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 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 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 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 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 官与感情。丹纳《艺术哲学》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别材、别趣”、“无理而妙”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 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 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 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 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 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 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 《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 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 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 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 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 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 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
(2)马克思的用法 此词作为和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 的重要范畴,有贬义和中性两种用法。
a(贬义)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维护现行统治的虚 假的思想体系,使得社会控制关系合法化的某 种固有的、非透明的逻辑程序。 “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地位的新阶级,就 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 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 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 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 欣赏、领悟和认识。审美既体现在文学 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 的其它方面。凡是对美的东西的观赏、 领悟和玩味,都叫审美。
二 情感性
1、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
动的基本特质。审美 是一种情感评价。
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 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 起情感与认识的自由协调运 动的过程。 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 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及其他艺术
意识形态
一般意识形态:哲学宗教道德
上层建筑 社会结构 政治法律制度
经济基础
b(中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 言》中,马克思把社会结构分为四 个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 建筑和意识形态。“法律的、政治 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形 式都被称为“意识形态的形式”, 它们受到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