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转运载体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转运载体的研究
摘要:氨基酸转运载体是介导氨基酸跨膜转运的膜蛋白,在氨基酸营养机体细胞和神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其功能异常会导致严重的氨基酸吸收和代谢障碍性疾病,也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成员及其组织分布、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理功能和病理学意义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氨基酸转运载体;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通过制备膜泡和培养艾氏(Ehrlich)腹水瘤细胞、红细胞等手段陆续发现了A型、L型和β型等多种氨基酸转运载体[1]。

虽然大多数氨基酸转运系统尚未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但是通过克隆编码特定转运载体蛋白的cDNA,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氨基酸转运载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学意义的了解。

研究表明,氨基酸转运载体既是氨基酸作为营养素从机体胞外进入胞内的通道,也是氨基酸进出胞内完成神经细胞兴奋、抑制等重要细胞功能的通道。

氨基酸转运载体也与胱氨酸尿症、范科尼(Fanconi)综合症、哈氏遗传性疾病(Hartnupdisorder)和家族性肾原性亚甘氨酸尿症等氨基酸吸收障碍病密切相关[2,3]。

cDNA克隆技术是研究和认识氨基酸转运系统的有效手段,最初用于研究哺乳动物Na+依赖性高亲和性谷氨酸转运系统,即X-AG型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4],并基于与谷氨酸转运蛋白序列相似性,发现了转运丙氨酸、丝氨酸和半胱氨酸的Na+依赖性转运蛋白,即ASC型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5]。

最终,发现了中性和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迄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以下就各转运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氨基酸转运载体系统分类
氨基酸转运载体系统一般以其底物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系统,或者以对Na+的依赖性分为Na+依赖性和Na+非依赖性转运系统(见表1)[3,6]。

Na+依赖性转运系统利用质膜上以Na+电化学势梯度形式储存的自由能逆浓度梯度从胞外转运氨基酸底物进入胞内,因此,这些转运载体具有强大的动力从胞外转运氨基酸至胞内[3]。

Na+依赖性氨基酸转运系统包括A型、A
SC型、B0型、XAG-型、B0, +型和β型等转运载体;Na+非依赖性氨基酸转运系统包括转运中性氨基酸的L型、转运小型中性氨基酸的asc型,选择性转运芳香族氨基酸的T型、选择性转运碱性氨基酸的y+型,转运碱性和中性氨基酸的b0, +和y+L型以及转运胱氨酸和谷氨酸的xc-型[6]等转运载体。

2 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成员最多,也是研最多的氨基酸转运家族,包括B0型、A型、N型、
ASC型、G型、β型、y+L型等Na+依赖性转运载体和L、asc、T、b0, +等Na+非依赖性转运载体。

其中以B0型、A型N型转运载体研究较多。

2.1 B0型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B0型转运载体分布在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主要转运中性氨基酸,具有广泛的底物选择性,在pH值低于5.5时,还能转运L-Glu[7]。

B0型转运载体可分为B0AT1和B0AT2两个亚型。

B0AT1亚型载体的基因首先从小鼠肾脏克隆得到[7],B0AT1载体能转运所有的中性氨基酸,特别对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等大型脂肪族氨基酸的最大转运效率较高,而对其他亲水性氨基酸的效率则较低,仅为亮氨酸最大转运效率的一半。

原位杂交结果[8]表明,B0AT1载体主要在肾脏和肠道表达,在肾脏近曲小管S1和S2段外皮层呈高表达,在小鼠空肠和回肠粘膜上皮大量表达,十二指肠表达较少,结肠则不表达。

B0AT1主要在肾脏近曲小管和小肠吸收氨基酸,在肾脏近曲小管近端为中性氨基酸低亲和性转运载体,而远端则为高亲和性原位杂交结果[8]表明,B0AT1载体主要在肾脏和肠道表达,在肾脏近曲小管S1和S2段外皮层呈高表达,在小鼠空肠和回肠粘膜上皮大量表达,十二指肠表达较少,结肠则不表达。

B0AT1主要在肾脏近曲小管和小肠吸收氨基酸,在肾脏近曲小管近端为中性氨基酸低亲和性转运载体,而远端则为高亲和转运载体。

Yamashita等[9]报道了B0AT1载体的蛋白质结构,该蛋白具有12个跨膜螺旋区,螺旋区1和6构成了底物转运通道的核心部分,具有多个高度保守的残基,并在螺旋区1和6发现了两个Na+结合位点,从蛋白质结构上解释了与Na+协同转运而不与Cl-协同转运的原因。

B0型转运载体与哈氏遗传性疾病密切相关,SLC6A19基因突变(517G※A,718C※T)引起它编码的B0AT1载体的蛋白构象改变或功能区结构改变,使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2],从而导致哈氏遗传性疾病。

据报道[10],在哈氏遗传性疾病病人体内,除了色氨酸外,其他中性氨基酸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除了B0AT1外,还有其他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但B0AT1是色氨酸在小肠唯一的转运载体。

B0AT1在大脑中不表达,哈氏遗传性疾病常伴随共济失调和精神病症状,可能是由于缺乏色氨酸和酪氨酸等神经活性氨基酸而造成的[11]。

B0AT2蛋白的基因位于12q21,由12个外显子组成,编码730个(人)或729个(小鼠)氨基酸的蛋白质。

B0AT2蛋白分布于大脑,主要转运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的底物。

神经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谷氨酸和GABA,必须依赖B0AT2从胞外转运。

同样,神经胶质细胞内的谷氨酰胺也是由胞外转运的谷氨酸形成。

B0AT2还能转运芳香族氨基酸,芳香族氨酸是合成多巴胺、5-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底物。

Fan等[12]以谷氨酰胺为代表性氨基酸研究了猪肠道B0型Na+依赖性和L型Na+非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的细胞生理特点发现谷氨酰胺主要通过刷状缘B型和L型转运载体转运,而且,中性氨基酸之间互相竞争转运载体。

2.2 A型与N型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A型转运载体首先在艾氏腹水癌细胞中发现,主要转运小型中性氨基酸和N-
甲基氨基酸,如α-(氨甲基)异丁酸(MeAIB),包括ATA1、ATA2和ATA3三个亚型,主要在胎盘、心脏、大脑和骨骼肌表达,对Li+不耐受,对pH高度敏感[13]。

N型转运载体首先在大鼠肝细胞中发现,由SN1和SN2蛋白组成,属于SLC38基因家族,主要参与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和组氨酸的摄入。

Kilberg等[14]研究发现N型系统与A型系统区别在于其对Li+耐受,即Na+由Li+取代时仍具转运活性,表现出明显的pH值依赖性,pH值 6.0~6.5时活性很低,而pH值6.5~8.5时活性增加数倍。

Ahmed等[15]进一步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功能特征和组织分布N型转运系统可以分为Nm和Nb两个亚型,均主动转运谷氨酰胺,并可能参与其代谢。

Nm亚型主要分布于骨骼肌中,对Li+具有弱的耐受力,对pH值敏感。

在大脑中存在两种亚型,星形胶质细胞与肝细胞的N系统相似,但神经细胞的N系统与肝细胞N系统和骨骼肌Nm系统均存在明显区别,被称为Nb系统,其与Nm亚型一样,对Li+具弱的耐受力,对pH值敏感,但可被谷氨酸抑制。

2.3 IMINO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IMINO转运载体的基因位于3q21.3,具有11个外显子,人为单一基因,在小鼠和大鼠则为两个同源基因。

在大脑中高表达的称为IMINOB,在肾脏中高表达的称为IMINOK。

IMINOK和IMINOB在肾脏近曲小管均呈高表达,但在小肠和大脑仅有IMINOB表达[11]。

在大脑内IMINO转运载体转运脯氨酸进入胞内,脯氨酸作为神经毒素其毒性较大,约为谷氨酸的9倍,在生理条件下,大脑细胞外脯氨酸浓度约为3μmol·L-1,但在Ⅱ型高脯氨酸血症病人大脑胞外脯氨酸浓度则高达30μmol·L-1,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11],Ⅰ型高脯氨酸血症病人则表现为精神分裂症,均由脯氨酸代谢失调引起,虽然已知高浓度脯氨酸的致病机制,但是对脯氨酸摄入与排出的调控机制不甚清楚,仅知道脯氨酸经脉络丛排出,但其转运的具体机制尚有待研究。

2.4 其它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ASC型转运载体在机体广泛分布,也主要转运丙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没有大型支链的中性氨基酸,但不转运N-甲基氨基酸,分为ASCT1和ASCT2亚型。

另外,β型转运载体主要转运β-氨基酸,包括β-丙氨酸和牛磺酸[1]。

3 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包括Na+依赖性的X-AG转运载体和Na+非依赖性的x-c转运载体。

Na+依赖性转运载体通过Na+的内流,获得能量主动转运氨基酸,而Na+非依赖性转运载体则是通过K+的外流获得能量,如大鼠大脑、人胚胎滋养层、大鼠和家兔的肾脏皮层上皮细胞的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

X-AG型分布广泛,在大脑和上皮组织呈高表达,主要转运L-Glu、D-/L-Asp及其他酸性氨基酸[4],包括四个同源异构体:GLAST(glutamate/as-partatetransporter)、GLT-1(glutamatetransporter-1)、EAAC1(excitatoryamino-acidcarrier1)和EAAT4(excitatoryamino-acidtransporter4)GLAST蛋白首先从大鼠大脑分离得到,主要分布在大脑、肺脏、心脏、骨骼肌和胎盘,人的基因为SLC1A3,位于5p11-p12,编码57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GLT-1蛋白首先从大鼠大脑分离得到,主要分布在大脑和肝脏,人的基因为SLC1A2,位于11p11.2-p13,编码5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EAAC1蛋白首先从家兔小肠分离得到,主要分布在大脑和肝脏,人的基因为SLC1A1,位于9p21,编码52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EAAT4蛋白首先从家兔小肠分离得到,主要分布在小脑和胎盘,人的基因为SLC1A4,编码56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5]。

Fan等[16]以肠粘膜上皮细胞分离法结合刷状缘膜泡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及RT-PCR技术研究了以谷氨酸为代表的酸性氨基酸经肠腔进入仔猪肠粘膜细胞的分子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猪及其它哺乳动物肠腔粘膜酸性氨基酸主要由EAAC1转运载体转运,该转运载体在整个肠粘膜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过程中表达。

4 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
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家族包括Na+依赖性B0, +转运载体和Na+非依赖性b0, +、y+、y+L转运载体。

B0, +型转运载体首先在胚泡细胞中发现,主要转运碱性和中性氨基酸[1]。

y+L型转运载体参与转运中性和碱性氨基酸。

b0, +、y+和y+L型转运载体基因均属于氨基酸转运载体SLC7基因家族。

y+、y+L、B0, +和b0, +载体均可转运L-精氨酸,y+型转运载体是L-
精氨酸跨膜转运的最主要转运载体,经其摄取的L-精氨酸约占细胞摄取总量的70%~75%。

L-精氨酸虽然是半必需氨基酸,是尿素循环、合成蛋白质、多胺和NO的底物,但也是胎儿发育和生长所需的极其重要的氨基酸,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胎儿发育迟缓[17]。

据Laspiur等[18]报道,精氨酸y+型转运载体CAT1和CAT2蛋白在母猪哺乳期间呈高表达,以满足哺乳期间仔猪对精氨酸的高需求。

Shaked等[19]在人体内寄生的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的前鞭毛体膜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精氨酸转运蛋白,含480个氨基酸,该蛋白在酵母中表达后,对精氨酸有高亲和力,且对精氨酸高度特异,不被其他氨基酸或精氨酸类似物抑制。

5 展望
氨基酸转运载体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在揭示氨基酸的转运过程、转运调控机制以及氨基酸营养代谢障碍疾病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大多数氨基酸转运系统摄入、代谢和排出氨基酸的分子识别、转运和调控机制及其生理学功能和致病机制知之甚少,还有待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

今后关于氨基酸转运系统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其转运机制和功能上,如氨基酸转运载体种类的进一步鉴定;转运载体的分子识别、转运和调控机制;转运载体的非特异性识别所导致的毒性;线粒体膜转运载体的研究及其参与氨基酸代谢的方式;转运载体功能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