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咏物诗鉴赏》 课件 (共32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既然是咏物诗,首先, 要能逼真地写出所 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 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 其次,还必须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
佳句欣赏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物诗鉴赏
高考考点链接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 同一志可以用不同的物来托 • 同一物也可以托不同的志
比较阅读杜荀鹤《小松》和陈毅的《青松》

青松

陈毅
• 大雪压青松, 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托 松言
不甘埋没的精神和批评 “时人”的以身取人,
目光短浅
坚强不屈的精神
•合作探究 •如何鉴赏咏物诗?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总结归纳
1、整体把握 ; (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 2、把握特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 色泽、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为何要咏此物) 4、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常用 比兴、象征、反衬、拟人、比喻)
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 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 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答题步骤
• 三步到位: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指出表现手法

蝉 虞世南
试 身
垂绥饮清露, 头部的触须像 手
流响出疏桐。 下垂的冠缨,
蜗牛
总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物象内在品质
小松:不甘埋没、 坚强不屈
时人:目光短浅
诗人经历
社会环境 诗人自身微寒,才 华山众,却报国无 门,一生潦倒
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 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不屈的精神,同时 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时人不识” 的小松
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 马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托物言志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对比 拟人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托物言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对比 比喻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托物言志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象征
合作探究:
小松

触类旁通
题 热

• 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
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
数可以和例句不同) 规定——应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选择的表述对象,无论是“橡皮”“圆规”,还是“直尺”,表述时,
正别人的错误。 命的圆满。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
。 轨迹却延长了
咏物诗概念 常用手法 鉴赏的思路

动动笔
咏物诗解读锦囊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
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 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如何鉴赏咏物诗?
居高声自远, 饮着清露。
非是藉秋风。 注原入:是唐虞陈后世隋以南旧文臣才,和德行蝉但受到并声唐非悦太借耳宗的助远器秋传重风, 。它 鸣 飘伏声出在响树树亮外枝,。上声,音
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 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 但并非借助秋风。 诗人写蝉是托物自比,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 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 (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 思想、感情,而是采用
• 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 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 一类诗歌。
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真题热身 思远人
晏几道
•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 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 别来,红笺为无色。 2012全国卷
•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寓旺盛的生命力。
而今渐觉出蓬蒿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时人忽略 了小松。
未长成的小松 必将凌驾云端。
直待凌云始道高。
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 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 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 才居要职。
物象特征
埋没于深草 有凌云之志 时人不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诗的特点 2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鉴赏咏物诗的答题步骤,
规范答题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1)咏物诗: 客观的“物”(山 特点 (形态、色彩
借描写 川河岳、草木虫鱼)的__或__其__所__处__的__环__境__)
表达 诗人理想_、__志__向__、__情__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