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新思维——跨界与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营新思维
——跨界与融合
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金融各业,从技术的创新,到平台的拓展;从产品的创新,到体制的突破,不断的成长改变着未来行业的形态,因越来越多平台的出现,在运营上,更多的是要开拓新思路。
近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跨界与融合”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以及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所谓跨界与融合,就是另辟蹊径,为平台开拓新的思维,不要坚持固有想法,该高峰论坛所聚焦的正是最新政策、行业及资金走向,为大家解读政策上的最新动向、把脉行业发展趋势,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业跨界与融合课题,廓清互联网喧嚣后的行业新生态。
当然,平台必须重视来自政策与监管的声音,从李克强总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互联网+新概念、新内容、新思维的提出,从银监会去年的“四条红线”,到今年7月份以来的央行等十部委的指导意见、第三方支付征求意见稿、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征求意见、最高法有关行业的司法条陈等等,完全能够体会到来自于政府监管机构的小心谨慎、如律。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为平台的创新留足足够的空间,一方面还要防范可能诱发的行业领域的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如今,该行业已经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回归到理性发展,风控能力的高下对于平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平台风控能力的逐步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也应运而生。
但是,大数据也不可被神化,只有大数据数量和质量均到达较高水平,才有可能帮助平
台作出更好的风控决策,推动平台自主风险定价的实现。对此,魏薇持相同观点,她认为目前提及大数据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更多的是指“如何在风控中有效的应用大数据作出风控决策”。在当前行业,大数据更多是紧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平台通过掌握广而全的大数据信息,进行用户行为和信用情况的还原和分析,辅助平台进行风险尽调。
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一要充分研究透彻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加快布局互联网布局,积累信息和数据,再者要加大筹资能力,拼长线;最后要充分借助第三方力量,包括协会、联盟等等机构,帮助自身提升和成长。
魏薇指出,随着整个征信体系的健全,行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在互联网科技发展和迭代的过程当中,也会有更多的技术手段为完善征信体系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因此,魏薇依旧坚定看好行业发展前景。但她同时也指出,平台仍需要经历一段自律发展的过程,并且要真正下沉服务重心,为实体经济作出切实贡献,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作为一种合作模式的创新,跨界融合应该具有其正向的、探索实践的积极意义。两者要为彼此打造创新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为相互的发展起到传递宣传效应,同时,跨界也要考量双方的共同点,比如客户群体重合度能使得双方在战略定位、市场需求、运行机制、沟通合作等方面都能具备天然的优势。魏薇指出,跨界融合更加要求平台的严谨性,而金融工场会一直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拥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优秀基因,还在互联网和金融业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跨界的思维进行创新,用互联网开放性的思维来解决传统领域的问题,魏薇相信平台的未来有着无数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