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文明冲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汤因比的文明冲突理论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内容摘要:当代杰出的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是文化形态史学的集大成者。他将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 试图通过对不同文明的深入比较, 对文明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进行分析和诠释, 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汤因比的思想一反西方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念,企图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历史形式的发展及其意义,揭示人类文明运动的轨迹。其文明冲突论与亨廷顿的有所差距,通过对二人的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汤因比及其思想,对我们了解文明冲突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关键字:文明形态文明文明兴衰文明冲突

在现代西方史学界,文化形态史学是一种试图对历史进行宏观研究的重要的史学流派。以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为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异化,信仰的空虚,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文化与文明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学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汤因比的思想一反西方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念,企图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历史形式的发展及其意义,揭示人类文明运动的轨迹。文化形态史观认为:文明是历史运行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生长周期的有机体,不同文明之间可以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和一般规律。文化形态学作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一、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

(一)文明——文化形态史观的基本单位

历史研究的单位是什么?西方史学的传统思潮习惯于以断代和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或主要对象。汤因比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范围,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另一个极端上的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从文明的角度,而不是从国家的角度去考察历史,把国家仅仅看作是文明的生命中相当次要的和短暂的政治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正是在文明的怀抱中诞生和消灭的”,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就是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体,它往往包括数个同样类型的国家。从文明的角度研究历史相对于只局限在某一国家民族内研究历史,是一个进步。

据文化形态的同时代、等价的可比性原则, 汤因比反对历史进程的直线论, 也反对欧洲中心论。他指出把文明看成是直线发展的错觉,可以说是把人类的复

杂的精神活动处理得太简单化了。他将西方文明置于21 个文明中, 力图把西方文明作为与其他文明等价的同类进行评述。汤因比对人类历史进行的比较研究,克服了历史研究的狭隘性,把所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从而为更好的综合创造了前提。

(二)“挑战——应战”的文明互动模式

挑战应战说是文化形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汤因比对文明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说明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因。汤因比把文明的诞生,或者说是文明的强烈迸发归因于人类社会对外界挑战的成功应战,由此阐发了“挑战一应战”

的文明互动模式。

他认为, 每一个文明都可分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四个阶段。

汤因比认为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挑战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的挑战,一种是人为环境的挑战。汤因比分析了第一代文明的起源,得出了文明的产生是对一种特别困难的自然环境进行成功挑战的结果。

文明诞生后,仍然需要按照挑战与应战的模式进行生存竞争。这种生长过程有两个方面:在宏观的“外部的物质环境或人为环境”的应战中生长,以及在微观的“内部的人格或文明”中自决性生长。文明的生长是指这个文明有了“日益增强和日益积累的内部白决能力或自我表现能力”,即这个社会的社会实质有了日益增强和日益增多的“升华”现象。

文明的衰落是由于文明本身丧失了自决能力, 不能对一系列的挑战再作出成功的应战。主要原因在于原来的胜利造成了对领袖的崇拜, 对制度和技能的崇拜, 使人们停止了应战, 陶醉于已有的胜利。

文明解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分为少数统治者、内部无产者和外部无产者三者,少数统治者创造统一国家,内部无产者创造统一教会,外部无产者组成军事集团。解体的过程是不断交替出现动乱和集合,是有节奏的,正常的节奏是:动乱——集合一—动乱——集合——动乱——集合——动乱。

人类一旦进人了文明,其历史便发生了质的飞跃,文明发轫期的那些最初挑战带来了其后无穷无止的挑战,人类文明总要在对这些挑战的应战和征服中不断前行。成功的应战征服了一些挑战,于是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片新的未知领域,从而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那种为文明所特有的能动机制就总是以“挑战一—应战”的模式表现出来,不仅表现在普遍意义的文明中,而且表现在特定文明的彼此关系上。随着文明的深入发展,人类文明的容量越来越大,内涵越来越复杂,各个子文明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加深。不同的事物只要接触就会相互产生影响,同理人类不同文明只要交流就会表现出“挑战一应战”模式。汤因比把文明之间的接触分为时间和空间上两种:一种是同代文明在空间上的接触;另一种是不同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在汤因比看来,这两种接触不管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用“挑战一—应战”模式都可以很好地加以解释。不同历史时期文明之间的接触对于后来文明的影响、改造甚至于决定它的命运都可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虽然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挑战一应战”的模式加以说明,但更多只是表现在了后世文明对于先前文明挑战的单方面应战上面。同时代文明之间的接触也符合“挑战一应战”模式,而且由于它们都是现存的,都有主体能动性,所以它们之问的接触所产生的影响就不是单向的,两个互动的文明都会既向对方施加影响,同时也会对自己受到的影响加以适应,能动地改造自己。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同时代文明相互间的接触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展示“挑战一—应战”模式的深刻内涵。

由此可见,“挑战一应战”模式在人类文明史中自始至终发挥着重大作用,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也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文明忧患论

汤因比生于盛世,长于乱世,特定的时代与环境使他的思想中形成忧患意识,并贯穿其一生。他在《考验中的文明》一书里提到,如果西方垮台了,会不会使整个人类社会随之崩溃呢?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这一部分居于极端重要地位的少数人所遭到的危机,也必然就是全世界的奇灾异祸。

汤因比认为优越的环境并非产生文明的根本,这种挑战的实质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威胁,人在忧患中才思进取图存,文明得以产生,这与中国传统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相似。因此无论文明的起源与生长,压力存在激发忧患,文明方能昌盛。“挑战与应战”的原理实质上是把社会的内因与外因结合了起来,观点独特,致思深远,令人佩服。可以说这一原理是忧患意识的积极发挥。

汤因比始终关注着西方文明的衰落问题, 并试图找到解决的途径。

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在遗著《人类和大地母亲》里提出人类是地球母亲的女儿,可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已经达到了一旦被滥用就足以毁灭地球的地步。因此人类应学会共处,则就是同归于尽的忧患意识。

2. 强调人类世界的统一。他极力倡导世界一体化建立全球的世界政府,认为如果不尽早实现政治统一,人类肯定是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而将进入混乱状态。

汤因比关于文明衰落与解体的思想是对文化形态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并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指出,文明并不像有机体一样必然走向死亡,决定文明命运的是人们的自决能力,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有别于历史循环论和宿命论。

三、文明冲突论的比较研究

(一)文明冲突论

文明冲突论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文明形态论的派生。这一理论的提出出现于亨廷顿1993年在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刊上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在其新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他的理论又得以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潮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的基本矛盾将不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经济状况的差别,人类今后最大的分歧及冲突将主要源于不同文明之间的歧异。亨廷顿的观点是西方世界对冷战后全球政治及国际关系发展状况所作解释之一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与汤因比的文明形态论有一脉相承之处。他们都是认为世界不是单极化发展,而是多元的,这些文明都在沿着各自的轨道向前运行。但囿于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他们观点有很大的不同。

汤因比继承和发展了斯宾格勒提出的文化形态理论,注重历史的宏观综合研究,提出了文明起源与生长的“挑战——应战”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历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推动了比较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强调历史研究要注意社会现状,这有助于学术研究中对一定社会形态全面而具体的认识。汤因比对历史研究的基本立场有以下两点:

1、历史研究的确切范围应为各个社会的整体。他认为,正是社会而非国家才是历史研究所应对待的“原子”或“基础现象”。所有历史中的文明社会,或文明社会的历史都是平行的和彼此相应的,是独立发展的个体,这和斯宾格勒的观点一致。

2、汤因比则用文化主体的自我决定和自我整合来代替那种生物学意义上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