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龙《金融工程》第2版课后习题(金融工程概述)【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振龙《金融工程》第2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金融工程概述
1.如何理解金融工程的内涵
答:金融工程是综合运用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和信息技术,运用各种基础性和衍生性的证券,设计、开发和应用新型的金融产品,以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管理风险的根本目标的一种技术。
金融工程的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金融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金融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经济主体都有各自的金融问题: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利率变化、汇率变动、原材料与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的影响;金融机构面临着如何管理金融风险、如何寻求特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等。
金融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
(2)金融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产品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
产品设计是金融工程的基本内容,其本质是对各种证券风险收益特征的匹配与组合,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准确的定价是核心所在。
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核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风险管理与设计、定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3)金融工程运用的主要工具是基础证券与金融衍生产品
基础性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还包括银行存款、贷款。
金融衍生证券主要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四种。
尽管只有6种基本工具,随组合方式不同、结构不同、比重不同、头寸方向不同、挂钩的市场要素不同,这些基本工具所能构造出来的产品是变幻无穷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门技术与学科才被称为“金融工程”。
(4)金融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
在金融工程中,既需要风险收益、无套利定价等金融思维和技术方法,又需要“积木思想”(即把各种基本工具组合形成新产品)和系统性思维等工程思维,还需要能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和仿真模拟等处理各种金融问题。
最后,由于数据处理和计算高度复杂,金融工程还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
除了需要计算机网络及时获取和发送信息外,还需要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编程技术的支持,以满足大量复杂的模拟与计算的需要。
(5)金融工程的作用是导致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加速度发展
金融工程的作用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变幻无穷的新产品
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产品的内涵和外延、品种与数量都无时不处于变化和拓展当中,这一方面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工具,使市场趋于完全,风险管理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投资工具的增加也使得套利更容易进行,有助于减少定价偏误,促进合理定价;同时,由于衍生证券的交易只需承担一定保证金或相对较低的初始期权费,其高杠杆性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更具准确性、时效性和灵活性的低成本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金融工程推动了现代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包括久期、凸性和希腊字母等风险敏感性分析指标,还包括VaR、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整体风险测度指标和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等风险技术。
第二,衍生证券是风险分散与对冲的最佳工具。
衍生证券与其标的证券的风险源是相同的,因此希望对冲标的证券风险的交易者,往往可以通过衍生证券的相反头寸进行风险管理。
归纳起来,利用衍生证券进行风险管理,比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成本
优势、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和很大的灵活性。
③风险放大与市场波动
衍生证券的高杠杆性质使得投资者只需动用少量资金,就可操作数倍乃至数十倍于自有资金的金融衍生品交易。
这种“准无本杠杆化交易”在大大降低套期保值者和套利者的风险管理成本和套利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投机成本更为低廉,大大增加了投机者的数量、规模和投机的冲动。
从本质上说,杠杆交易实际上是以放大的风险换取高回报。
高风险既可能让投资者获得远高于资本的收益,也可能意味着远高于资本的损失。
如果交易者判断失误或在操作中出现差错,高杠杆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惊人的。
而金融业本身的低资本经营、资金链相互依赖和对市场信心的高度依存使得金融市场对此类损失往往反应非常激烈。
总的来看,金融工程的特点在于综合运用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和信息技术,运用各种基础性和衍生性的证券,设计、开发和应用新型的金融产品,以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管理风险的根本目标。
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金融业和经济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至今仍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金融衍生证券是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也是金融工程方案与产品赖以形成的重要基础。
风险管理则是金融工程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金融工程和现代金融的核心。
2.谈谈你对风险管理在金融工程中地位的看法。
答: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的核心。
表现在:
(1)金融工程技术的最初诞生,都是源于市场主体管理风险的需要。
例如最初的农产品远期与期货,是农场主担心农产品价格变动风险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和现代金融工程技术的兴起,是各国汇率浮动、利率管制放松、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波动的结果。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发展,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金融的支柱,也成为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工程技术有时被直接用于解决风险问题,如运用股指期货对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加以管理;有时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新性金融工程方案(产品)设计与定价的一部分。
(2)金融工程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利于更具准确性、时效性和灵活性的低成本风险管理一方面,金融工程推动了现代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包括久期、凸性和希腊字母等风险敏感性分析指标,还包括VaR、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整体风险测度指标和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等风险技术。
另一方面,衍生证券是风险分散与对冲的最佳工具。
衍生证券与其标的证券的风险源是相同的,因此希望对冲标的证券风险的交易者,往往可以通过衍生证券的相反头寸进行风险管理。
3.在金融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因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答:在金融工程发展过程中,以下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1)日益动荡的全球经济环境
进入70年代以后,受石油危机、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物价波动、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和新兴市场国家崛起、信息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市场的价格波动加快,频率提高,幅度增大。
使得市场主体所面临的风险增大,对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相应扩大,成为推动金融工程技术和衍生证券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鼓励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制度环境转向鼓励创新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也是金融工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①在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潮流中,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能力、准确计算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成为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壮大的基本准则。
这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工程技术和衍生证券的发展。
同时,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大多采取了不轻易否定创新并根据市场情形不断修改监管规则的态度与原则,形成了促进而非遏制金融工程发展的监管一创新一再监管一再创新的良好正反馈过程。
②不对称税收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工程的发展,这一点在税收制度比较发达完善的国家(如美国)尤其突出。
由于不同的收入来源常常按照不同的税率征税,这必然引发合理避税的需求,由此引起了那些能够在不同形式的收入之间进行转换的产品创新。
事实上,由于政府常常根据经济状况改变税率结构,也就为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和产品的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动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工程的发展。
(3)金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作为金融的一个分支,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是金融工程产生与发展的思想基础,金融工程活动反过来又为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这两者相互作用,推动了金融工程与衍生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
从历史发展来看,对金融工程发展产生影响的金融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均值-方差分析;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Black-Sholes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信用风险模型等。
金融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无套利分析方法,将金融市场上的某个头寸与其他金融市场头寸结合起来,构筑起一个在市场均衡时不能产生不承受风险的利润的组合头寸,由此测算出该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即均衡价格。
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公式等,都是灵活地运用这种无套利的分析技术而得出的。
正是在“无套利均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大量金融工程产品被创造出来并投入实际应用,金融工程技术和衍生证券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金融工程和衍生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研究手段、技术支持平台和新的发展空间。
计算机的大规模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实施大型金融工程和衍生产品设计成为可能。
①运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出的各种计算和分析软件包,为金融工程提供了开发和实施各种新型衍生产品、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有效手段。
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了各类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工程活动,同时也促进了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还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素或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对金融工程和衍生证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市场追求效率的结果
除了外部环境因素,金融工程的产生与不断发展是金融市场交易者追求效率的结果,在本质上反映了市场追求效率的内在要求。
交易者在投资、融资过程中,特别是在追逐利润和防范风险的过程中,常会产生暂时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
当客户有了新的交易需求时,金融机构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金融技术,当工程技术方法大规模运用于金融产品的开发、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时,金融产品的生产模式便向“机器化大生产”转变,满足市场新兴需求的周期大为缩短。
金融工程正是随该过程诞生和发展。
正是在以上几方面因素的综合推动下,金融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4.如何理解衍生证券市场上的三类参与者?
答:(1)种类:根据参与目的的不同,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参与者可以分为套期保值者(hedgers)、套利者(arbitrageurs)和投机者(specul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