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一个以文化为主旨的学术论坛,一个繁荣和发展世界中国学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融的汇合点。
“世界中国学论坛”把中国最早的经典《周易》中的《同人》卦作为会标,表达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地区不同形态的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愿望。这是一个将会给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带来无限生机的美好愿望。
三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鄙薄“同人于宗”的文化狭隘主义,倡导“同人于野”,即走出宗门,走向世界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发展之路。二千五百年之前,孔子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学问、体验快乐,不仅是一种治学方法,更是一种为学境界。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欢聚一堂,切磋世界中国学,这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人生的一大快事。
一
中国学脱胎于汉学,但又区别于汉学。汉学指的是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比较侧重于中国古代历史、制度、语言、文字、哲学、艺术等领域。中国学涵盖了汉学的内涵,又扩展了当代中国的研究范畴。
虽然,外国学者对汉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日本的宋学,也可以包括晚明的利玛窦汉学,但是,西方的汉学研究主要兴起于近代,中国学研究则主要兴起于当代,这不只是时代的不同和内容的差异,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先前的汉学研究,是对于去今已远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今天的中国学,则不仅包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更侧重于近代中国和现当代中国的研究。中国学研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参与的,有关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其文明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这一独特的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珍异宝,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是汉学之所以在中国国力衰弱时依然受到国际学者重视的原因。自20世纪中叶开始,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早已不是近代可比,于是,有关当代中国的研究迅猛发展,逐渐成为热点,且有发展为显学的趋势。
汉学研究的诗书礼易、秦俑汉墓、唐诗宋词、敦煌壁画,与中国学探讨的东方与西方、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有没有内在关联?看上去没有,究其实则千丝万缕。从汉学到中国学,一以贯之的内涵,是中华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五千
年之久的根本所在。传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作为客观对象任意处置的东西。传统无处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之中。中国今天的发展,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汉学与中国学,其名虽分,其实则合,就是中国文化研究。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已经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化早已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世界要前进,中国要发展,这注定了世界中国学必然会越来越繁盛。所以,我们预定,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中国学论坛。
二
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人际交往,以和为贵。因为不同,才需交流;唯有和睦,方能沟通。“和而不同”的“和”,表达了人际交往的原则;“不同”则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
“和而不同”的理性思考,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最早提出“和”与“同”这一对哲学概念的人是西周史伯,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百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不同元素和谐有序地存在于统一体之中,就是“和”。推而广之,美妙的音乐、绚丽的文采、可口的佳肴,都是“和而不同”即多样性统一的结果。先秦哲学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描述世界生成时,用另一种理论说出了同样的道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的本质,是“负
阴而抱阳”;存在于统一体之中的阴与阳不仅不能消解,还要保持平衡。这就是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才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文脉未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使今天的中国人更加坚信,人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是一种文化如何吞并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另一种文化,在相互的交融中各自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并且从另一种文化的存在中,确定自己的存在理由。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一自然法则。所以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彩文明和生活方式,使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以促进世界多样性,实现各种文明共同进步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人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寄托希望,正因为中国人相信人类能够“和而不同”。在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认识中,“和”的起点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可以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用善意换取他人的善意,用善意回应他人的善意。以“和”为一个不断不尽的过程,我们将得到人类之间的互利和人类共有的价值。但“和”的本义并不是绝对的同一,并不是由多色变为单色,并不是曲己从人。以善相呼和以善相应,呼应出自不同的主体,互利也归于不同的主体。因此,以“和”为一
个不断不尽的过程,则这个过程里始终会保留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派生的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主张,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取向。只有以“不同”为前提,“和”才具有真正的内容和真正的意义,才能够维系万千群类而至天长地久。面对一个共趋和多元并存的国际社会,我们需要的正是“和而不同”。
三
文化交流,贵在相争与相融。文化的进步,需要学术争鸣的推动。学术争鸣,是理性的表达,是智慧的碰撞;没有争鸣,学术的发展就会停止,学术的质量因陈旧而腐败。
有了争鸣,学术界才会灵气四射,生意盎然;有了争鸣,人类文化才有前进的动力。孔子欣赏“不舍昼夜”的川流之水,而有“智者乐水”之论,便是取其流水不腐之理。王夫之说得好:“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人类的智慧,便是这样一种“自然之华”,它应当是一种情之所至、瓜熟蒂落的自然流露。智慧的彩虹,因争鸣而显现。
当然,学术文化的发展,仅仅有争鸣还不够。争鸣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相互沟通的途径。争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相互之间的融合。争鸣为融合提供了机会;有了融合,争鸣才有意义。融合不是一方吞食另一方,而是思想的升华、文化的进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