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

春秋战国时,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哲学流派以儒家和道家最广为流传,其中儒家更是当时中国正统的哲学思想,对政治、社会、文化等起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哲学思想开创性的发现“人”的价值,所以说儒学之于中国,正如文艺复兴之于西方一样。而佛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开始于东汉末年的战乱瘟疫和饥馑的年代。普遍的痛苦和生命的危机,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人们开始思考儒学避而不谈的人生之本质和世界之本质的问题。这些思考,使佛教哲学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对语言、艺术、政治乃至社会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其自身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的演化发展。现在,已经有“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之说,可见两者相融之紧密。

一、佛教传入中国以前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格局使中国哲学十分活跃。其中以儒家学派流传最为广泛,也相对而来最受认可,被视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或者说是一种伦理哲学,这也正是儒家的伟大之处,实现了中国思想史上从“天”到“人”的转变。它所探讨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的境界问题。除儒家以外,中国传统的哲学几乎都重经验认识,注意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老子的哲学,就只从“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讲起,天地万物之前一片朦胧;庄子更干脆:“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当基本的生存不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不可避免的会生出许多其他的思考。中国的传统哲学在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更好,怎样生活的更有秩序,然而在这生活以外的其他种种几乎都不予考虑。诸如: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死后又会去哪里?世界是怎样运转的?我所能接触到的世界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等等。这些问题正如困扰着现在的我一样困扰着当时的人们,而佛教的传入在某程度上解释了人们心中的困惑,从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从本体到世界

佛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开端于东汉末年的战乱瘟疫和饥馑的年代。普遍的痛苦和生命的危机,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人本身,并使他成为现有的模样?佛教的“五蕴”教义说,人生的本质是不自由,是苦;因为人受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制约,生灭无常,没有属于自身存在的独自性和永恒性。人只是自身思想行为的产物;每个人的现世命运,乃是前世思想行为的结果。

而儒学发展到明代之王阳明,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进入一种新的境界。王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心、性、理乃至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而此本体,用王阳明的话说,即是“良知”。王学中的“本体”不但是宇宙万物之本源,而且是人伦道德之本根。王学之深刻、细密,在相当程度上即是植根于他的本体理论。而前面所说中国传统哲学并不重视人和世界的本质的讨论。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此种本体论思维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是受隋唐佛教理论影响的结果。

如同科学界人们在不断探索各种微小粒子企图揭示物质的本质同时,也在不断向外太空探索企图明白世界的面目一样,佛教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也是同时从对本体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两方面同时进行的。

关于世界的本体问题。佛学解释现实世界的根源是“忆想分别”。把这一思想扩大和系统了的是“唯识学”。唯识学的标准命题是“三界唯心”、“唯识无境”:在人的认识之外,没有任何实在性可言,凡是存在的,都是精神的产物。它考察了认识的变动性和差别性,揭示了不同观念间的对立,大大发挥了认识的主观方面。

倡导唯识学的早期代表,在北朝属“地论师”,在南朝是“摄论师”。他们把世界的最后本原虽然都归结为“一心”,但这“心”的性质,却有迥然不同的规定。有说是纯净的,有说是杂染的,争议纷纷,从南北朝一直绵延到两宋。在印度,这些唯识学统属瑜伽行派,唐玄奘作了重点译介,由此形成了慈恩宗。实际上,中国的佛教派别,没有一个不接受唯识的世界观的。我们可以说,宋明理学的主观唯心理论就是在这里受到的启发。

三、从思想到行为

佛教哲学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思想决定行为,自然,佛教对中国的语言、艺术、政治乃至社会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文学。佛教典籍的体裁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

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十八高贤会集庐山,于高僧慧远法师门下同结莲社,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著名的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文学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

此外,还有部分作品直接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学过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对汉传佛教贡献卓著。《西游记》取材于这段历史,创作中自然渗透了许多佛教思想。遗憾的是,经过部分影视作品的演绎,唐僧反而成了孙悟空、猪八戒的拙劣陪衬,未能再现历史真实。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话,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再如民俗和道德。佛教的因果观为三世论,即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而死亡也只是这一个轮回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唯物论者则是一世论,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畏惧。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流芳千古的是造福人类者,遗臭万年的是危害他人者。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并导致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狂妄地蔑视法律,必然会为所欲为。

所以,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在世界各民族中,宗教都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基础;欧美国家,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基础;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再如艺术。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众多石窟中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没有巍峨梵宇中的诸佛菩萨,雕塑艺术宝库将减少一半以上的珍藏,中国雕塑史也决不会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丰厚、那么有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