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及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陈逸建筑0804 P1601080402

摘要:留心观察今天的埃及,我们不难发现其社会和文化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它的历史。经验的复合性和文化成分的差异性。埃及纵横7000年的文明史历经法老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会贯通,留给今日的尼罗河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理念修复重建文物服务局文物保护法

地理上的埃及,是指尼罗河下游所冲击的一条狭长的盆地和三角洲。埃及东接红海和阿拉伯大沙漠,南接非洲内陆的原始丛林,西接撒哈拉大沙漠,北滨地中海,四周都有天然屏障。埃及气候燥热,通常都是晴空丽日,雨量稀少。

尼罗河畔由于夏季降雨充沛定期泛滥,两岸肥沃的黑土沉积,使得此处居民很早便开始有了农业。大约在公元四千年左右,埃及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当然尼罗河畔充沛的水源也常常带来灾难,在太古时期,人类认识有限,在与大自然斗争中感到软弱无力,于是就诞生了宗教信仰。埃及人原先的宗教是拜物教1,给每一项自然界的事物偶臆造出一个神,埃及人生活在宗教之中,他们建造了宏大的庙宇来供奉“神”。原始宗教信仰曾经长期被保留了下来,但到了阶级社会里,那原先的宗教又获得了新的社会属性,宗教信仰已经与王权的崇拜结合在一起了。

1拜物教是把某种物当作神来崇拜的一种宗教迷信。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理解,以为许多物体如石块、木片、树枝、弓箭等引具有灵性,并赋以神秘的、超自然的性质,以及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其实只是人脑的产物,却成了支配人的力量,从而形成了拜物教。拜物教是原始的宗教

埃及人的文化,是围绕着宗教信仰而发展的,埃及人因为迷信死后的永生,所以不惜靡费大量人力物力给死者建造坟墓,并在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生前的生活必需品。巍峨宏伟的金字塔,便是埃及帝王的陵墓。

金字塔在埃及文中“Pyremus”,就是“高”的意思。因为它从侧面看来像汉文的“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在尼罗河下游的平原上,矗立着许多高可摩天的金字塔,绵延达数十里。其中最大一座金字塔,是“法老”胡夫2的陵墓,约建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这座金字塔位于现今开罗西郊的吉萨(Gizeh),占地约六百公亩,用二百三十万块花岗石砌成,平均每块花岗石的重量约为2520公斤。原先,这座金字塔基底每边的长度约为230公尺,高约147公尺。但经过四千八百多年风化作用和地层陷落,目前它基底每边长度约为225公尺,高约为138公尺。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经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基督教时代和伊斯兰教时代。悠久历史在埃及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址,大约占世界文化遗址总量的30%。可以说,埃及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国。在多年的文物保护过程中,埃及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物保护理念。

文物古迹重建是埃及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埃及的文物重建主要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文物的价值。埃及重建

2胡夫(Khufu)全名胡尼胡夫,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希腊人称他为奇阿普斯(Cheops)。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就是胡夫金字塔。

文物古迹有两个著名例子,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3神庙的重建和亚历山大图书馆4的重建。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是埃及历史上唯一的女法老。在成为法老以前,她是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的妻子。图特摩斯二世法老死得早,他的儿子图特摩斯三世成了继承人。那时,图特摩斯三世还小,哈特谢普苏特于是作为继母,担任摄政王。但后来,她就取而代之,自己当上了法老。据说后来图特摩斯三世长大后,对继母夺取他的法老位子非常记恨,对哈特谢普苏特法老的神庙进行过破坏。19世纪中期这座神庙被发现时,已经是一片废墟。这座神庙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由波兰和英国的一个联合考察队进行了重建。

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彻底被毁后,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早在1974年就提出重建图书馆问题,并希望尽可能在原址原样恢复。可是考古研究几乎没什么发现,使得后来的重建工作基本是在没有多少历史资料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建是在1995年开始的。由于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古代文明中对全人类发挥过重大影响,所以埃及特别强调重建工作必须考虑历史因素。据了解,最后的方案是既要适应21世纪的特点,又要能与亚历山大这座充满欧、亚、非异国文化情调的“历史之都”相融洽,还要尽可能符合和体现图书馆厚重的历史风采。最后解决的问题是收集馆藏图书。埃及希望“复活”的亚历山

3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十八王朝著名法老,也是唯一女法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503至1483年,正值古埃及兴盛时期。

4设在埃及亚历山大的古代经典学术中心。该馆是一所组织成系别的由一名教长领导的的研究机构,有著名的图书馆,建于皇宫附近,可能是由托勒密二世于公元前280年左右建成,或是由其父托勒密一世(救星)所建造。现存的对这所博物馆的最好描述出自斯特拉博。博物馆的建筑在公元270年被人摧毁了,不过该机构的教育兼研究功能似乎一直持续到5世纪。

大图书馆仍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并专门收藏埃及的古代珍贵手稿和世界各地的著名图书。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的大力捐助下也得到了解决。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亚历山大图书馆现在征得了大量珍贵图书、典籍、手稿、书画和影像制品。

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埃及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物保护理念。

第一个理念:文物是埃及的,更是世界的。埃及的文物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光靠自己来保护和研究,力量有限。所以,埃及认为,埃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埃及的,更是世界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Convent 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 ural Heritage)指出,世界遗产不仅属于个别国家,而且属于全人类。正是有了这个理念,埃及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不断探索发展国际合作、拓宽国际援助的路子。

第二个理念:借助外力,筹集资金。保护文物当然需要钱,但政府的资金有限,得自己想办法筹钱。埃及的做法,就是借助外力来弄钱。比如,埃及博物馆在去年建立了埃及的第一个DNA实验室,目的是对木乃伊等重要文物进行DNA检测,确定文物的身份,也就是“验明正身”。但建立一个DNA实验室,耗资巨大。埃及文物部门采取了出卖考古项目电视拍摄权的形式以获取资金。还有前年闹得沸沸扬扬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该《公约》提出对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特别保护,因为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地质和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环境、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