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几点思考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成为我国政府的既定治国方针,从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GDP总值每年都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递增着。在世界GDP竞速赛上,中国无疑是一个超车高手——我们在2005年超过了英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第二季度终于超过了日本,成为了全世界GDP第二名。可对于中国登上世界经济“老二”宝座这件本来说起来似乎无比振奋人心且理应大肆宣扬一番的重大事件,不仅中国民众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关注,就连国内媒体也是反应也冷淡。为什么?因为一方面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自己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相比以前反而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无论媒体还是大众都清楚这个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背后我们付出了多少。被破坏的支离破碎的自然环境,无节制的资源消耗和浪费,超高的GDP单位能耗都让人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称号不免为之汗颜。因此分析高能耗的危害,寻找降低单位能耗的对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1 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现状
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拉动和高耗能行业为主的重工业,所以能源效率低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一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单位能耗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日本更是达到了10.5美元,分别是我国的4.6倍和15倍。同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至25个百分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而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我国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水平。因此在节能、提高能效方面,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力。
再来看环境方面,我国的环境问题在30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下已经愈加严重,在近些年尤其凸现出来。沙尘暴、污浊的空气、年年爆发的蓝藻、暴雪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都已经让公众和政府不得不正视中国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据调查确认,我国城市中大气环境指数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40%左右,国土面积的30%以上有酸雨现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此外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位列世界第一。相对于大气污染,我国的水污染现状则更为严峻。据统计,全国约半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七大水系约有三成的淡水资源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甚至无法用来灌溉农田。我国超过85%的湖泊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造成蓝藻泛滥。因为污染,中国有9000多万人饮用水得不到保障,超过40%的农村饮用水尚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标准。
因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目前,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未受侵扰的森林仅占国内森林总面积的2%。森林破坏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资源短缺,珍稀野生动植物濒危灭绝,还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重了水土流失,加速了全球性气候变暖和水库的淤塞等,使陆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覆盖面积的骤减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荒漠化问题,我国荒漠化土地的总面积已达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3,近四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同时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的评估高达
500多亿元人民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陷入危机状态。虽然政府在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的同时也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遗憾的是环境还是一味恶化,根本看不到整体上有所改善。
2 高能耗的负面影响
能耗即能源的消耗,高能耗是指消耗较高的电能或者其他能量得到的另外一种能量,能耗越高,效率越低。当前的四大高能耗产业分别为化工、建材、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这四大高能耗产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也是污染大户。现在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而高能耗产业消耗的能量则主要是由化石能源转化而来的电能。能耗高意味着生产单位质量的产品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所以为了维持高能耗产业的正常运转,必须建设足够的发电厂来满足生产需求。因为贫油少气,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高能耗产业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所以我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国。煤炭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不可否认,煤炭在开发、利用、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已引起国人和周边国家的关注。
煤炭污染在我国是高能耗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窑)炉、民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造成中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
煤炭开采会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露天开采剥离排土,井工开采地表沉陷、裂缝,都将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造成中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采煤塌陷还会引起山地、丘陵发生山体滑落或泥石流,并危及地面建筑物、水体及交通线路安全。
煤炭开采同时也会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也会危害大气环境。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面矸石山自燃施放的气体。矿井瓦斯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1倍。据统计中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90亿立方米,约占世界甲烷总排放量的30%,除5%左右的集中回收利用外,其余全部排放到大气中。
另外为满足社会对洁净煤的需求,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连年提高。原煤被入洗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煤泥水污染土壤植被及河流水系。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
3 采用环境材料,减轻环境负担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必然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材料科学发展到近代,传统的材料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传统的材料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最后废弃的过程中,因为大量生产、大量废弃,造成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材料正是在人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