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生态价值与造林技术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生态价值与造林技术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生态价值与造林技术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的生态价值与造林技术探究

摘要:木麻黄生长迅速、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木麻黄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有防风固沙、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源、改善土壤条件等众多的好处。我们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要结合木麻黄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造林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木麻黄;生态价值;造林

木麻黄是一种热带乔木,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最早出现在澳大利亚以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国。后来逐渐的引入到我国,现在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木麻黄的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有不规则的条裂。小枝绿色,可以作为叶子的替代品。叶退化呈鳞片状,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聚合果椭圆形,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具翅。喜光。喜炎热气候。喜钙镁,耐盐碱、贫瘠土壤。耐干旱也耐潮湿。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木麻黄生长迅速,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强阳性,喜炎热气候,耐干旱、贫瘠,抗盐渍,也耐潮湿,不耐寒。通常种子繁殖,也可用半成熟枝扦插。尤其适合华南沿海地区的造林,沙地和海滨地区也很合适,防风固沙的作用良好,同时在城市及郊区也可作为行道树、防护林或绿篱。木麻黄的生长期短,作用巨大,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沿海防护林的主要职能

选修三生态工程知识点详解

专题5生态工程知识系统表解【专题总系统】 【专题分系统】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概念人类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系统设计与调控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就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建设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 与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 资本。 【资料分析1】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资料分析2】“石油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 污染问题 作用就是实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主要就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范畴就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就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基本原理物质循 环再生 原理 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对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 样性原 理 理论基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意义 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 生产力。 实例“三北防护林”建设、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问题 协调与 平衡原 理 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意义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就是指某种环 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数量),可避免系统失衡与破坏。 实例太湖富营养化、西北一些地区的防护林问题 整体性 原理 理论基础 ●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要考虑到自然生 态系统规律); ●人类处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中(要考虑经济与社 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以及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的影响)。

1-附件: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附件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2016·北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2) 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4) 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17) 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20) 第六章附则 (21) 附表: 附表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 附表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 附表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 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 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 附加说明 (63) 附录: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 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 (一)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法 1、工序流程: 施工放样定点→挖树坑→施肥→植树→浇水→封坑→整理验收。 2、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根据要求放样定点,人工挖树坑,施肥浇透水后进行植树,再浇水封坑,采取保水措施处理,确保树的成活率。 (二)技术措施 种植材料、苗土、挖掘、包装、栽培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前应该对该区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映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种植穴的挖掘:种植穴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苗木运输和栽培按规程操作。 苗木种植前的修剪质量应符合规定。 种植的质量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 (1)场地平整 将土地进行清理、平整,将施工中保存的腐殖土、草皮土回填在取料坑及削坡后的坡面上作为培植土,然后进行植树、种草。 (2)植树 植树应在秋季适宜季节进行。 树种,按设计要求种植。 栽植的株距按设计要求为2m 。 在植树时,不得破坏堤前自然生长的树木。 (3)种草 种植的草种按设计要求进行。 草皮护坡按100平米用种5公斤,拌土洒播,洒播后上覆一层湿土。 种植草皮护坡前,应将堤防原有的杂草予以清除。 (4)养护 防护堤林及草皮护坡种植后应及时洒水养护。

后期要加强养护,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成活率。 (二)生态防护林工程 1、依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纸确定生态防护林的方位,并且用白灰准确标注出每棵树的具体位置。 2、采用人工方法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尺寸进行树坑开挖,保证树坑开挖质量。 3、树坑开挖完成后,精心放置树苗并回填土料,树苗放置应垂直并成行,土料回填后应踩实。 4、每行树植完后,用水罐车运水进行适时适量浇灌以提高树苗成活率。 5、植树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确保达到路平、沟直、树成行、耕地恢复的要求。

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政〔×〕×号)精神,特制定20XX年**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确保如期实现我省森林资源“双增”(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目标为核心,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强化措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圆满完成林业生态省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实生态屏障。二、建设任务(一)营造林。全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其中:国家预安排我省造林任务×.×万亩,我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含飞播造林×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万亩。(二)育苗。全省安排育苗计划×万亩,其中:择优扶持优质种苗基地×.×万亩,培育优质苗木×万株。

三、安排原则(一)营造林计划。20XX年全省营造林规模按《**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生态工程新造林、更新造林、林业产业工程分别按《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全面实施规划的×个林业生态工程和×个林业产业工程。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移民工程按照退耕还林后续专项(生态移民)工程由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安排,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安排。(二)投资。20XX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只安排国家、省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三)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淮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及向国家申报的20XX年造林项目直接由省安排到县(市、区),其余由各省辖市按照规划的工程量大小、生态区位重要程度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确定20XX年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任务量并安排到县(市、区),对已完成《规划》确定任务的建设工程不再安排,省林业厅据此下达年度建设计划。下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要首先保证完成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年度建设任务,凡是列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县(市、区)必须在中低产田范围以外的行政村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重点安排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的县(市、区)和平原地区抚育工程量大的县(市、区)。四、建设重点20XX年重

浅谈阳坡造林技术措施

浅谈阳坡造林技术措施 【摘要】提前整地,覆盖造林、使用保水剂,采用营养袋装苗,拦蓄、利用自然降水是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覆盖造林;预整地;营养袋苗;保水剂 阳坡造林,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抗旱造林。它是阳坡立地条件因子和生物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所谓干旱,是植物生育期内,某一阶级水份供应不足而影响植株正常发育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程度是和缺水多少(或土壤供水多少)植物生育阶段的生态特性和抗旱措施等密切相关的,而降水少,空气干燥,蒸发力强,则是干旱的主要气候特征。阳坡造林对象阳坡一般包括阳坡、半阳坡。按森林罗盘仪水平度盘说,阳坡为160一220。之间,半阳坡为110一160。和220一270”之间,在这个方位角内的造林地,由于海拔、坡度、植被、年降水量、降水强度差异大。阳坡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干燥,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活率低。通过预整地、营养袋苗造林、薄膜与石块覆盖造林及应用保水剂,使土壤与苗木之间的水分供需矛盾尽可能的得到解决。 1.整地 阳坡山地土层较薄,因此,在植苗造林整地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保持水土,不能使有限的土壤再次被水冲刷;二是集中坡面上分散的土壤或者客土回填,加厚土层,使苗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土壤空间。因此进行精细整地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证明,造林前一年经过精细整地的造林成活率为77.4%,而不整地的造林成活率只有42.1%。 1.1反坡向大穴整地 穴的大小根据坡势陡缓和造林密度要求而定。坡度较陡的山坡(25°以上),修筑成宽60cm的阶状大穴,穴的外沿高度一般为20cm~50cm,穴面里低外高,反坡3°~5°。鉴于石质山区土层较薄、石砾含量较多,卵状大小的石块需拣除,既可增加穴内土层厚度,又可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1.2水平阶整地 25°以下的山坡宜采用水平阶整地,其规格宽60cm~80cm,深30cm,长度依地形而定。造林前一年雨季或秋季整地,技术要求与大穴相同。为防止地表产生径流,每隔4m修筑一截水堰,这样可以充分集中雨水,将雨水聚集在水平阶内,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促进苗木成活。 1.3鱼鳞坑整地 适用于石质山区陡坡造林。鱼鳞坑整地为半月形坑穴,外高内低,长径80cm,

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探讨 □王波 【摘要】本文通过对种苗、整地、造林栽植、抚育等措施在抗旱造林中应用的分析,归纳出抗旱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新路子,应在商州区大力推广。 【关键词】抗旱;造林;措施 【作者单位】王波,商州区蚕桑工作站 商州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丹江源头,年平均降雨量725毫米,但分布不均,主要降雨时间集中在8、9两个月,且多春旱和伏旱;随着林业各项工程的逐步落实,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已郁闭成林,所剩地块大都条件差,土层薄,蒸发量大,栽植成合率低。可见,抗旱造林措施在商州区应继续大力推广。 一、种苗措施 (一)适地适树。在造林前,对实施地块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根据造林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立地条件现状,比照各个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征,选定最佳适宜本地条件的乡土树种。近几年,商州区依据造林地块的现状,在荒山造林上采用了比油松更耐干旱的侧柏树种,极大的提高了成活率。 (二)就近育苗、就近栽植。依据造林规划要求,在栽植区选择育苗地快,依据造林所需苗木的数量确定育苗面积。待栽植时,随起随栽,减少苗木流通环节和水分的流失。 (三)落实种苗法规、保证种苗质量。在管理上,大力宣传《种子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严格执行苗木调剂的“一签两证”制度,依据国家标准,把好根系、地径和高度关;未达标的苗木,一律不许进入重点工程,坚决予以回圃;对病苗进行集中销毁,对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严禁离开县境。 (四)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在容器中装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而进行育苗的一种方式,常在较好设施中进行,可使苗木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起苗时,苗木随根际土一块取出,根系受伤很少,栽植成活率高、缓苗短、发育快、生长旺盛。近几年,商州区天保、退耕在荒山上的造林全部选用容器苗,栽植成活得到了保障;同时,为了克服容器苗木窝根易形成小老树的缺点,栽植时带一小刀,划破容器,收到较好的效果。 温度小数数据+8bit温度小数数据+8bit校验和 数据传输正确时校验和数据等于“8bit湿度整数数据+ 8bit湿度小数数据+8bit温度整数数据+8bit温度小数数据”所得结果的末8位。我们只读数据的前几位,得到数据。 四、各模块实现原理 (一)无线传输检测分析。发射红外线去控制相应的受控装置时,其控制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只需尽量提高峰值Ip,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距离。直射式红外线接收管在一定距离接受红外线才工作。 (二)湿度检测分析。DHT11的供电电压为3 5.5V。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1s以越过不稳定状态在此期间无需发送任何指令。电源引脚(VDD,GND)之间可增加一个100nF的电容,用以去耦滤波。测量分辨率为8bit(湿度)。其采用单总线数据格式。DHT11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 (三)温度检测分析。DS18b20实现温度的实时显示是由计算温度子程序将RAM中读取值进行BCD码的转换运算,并进行温度值正负的判定,从DS18B20读取出的二进制值必须先转换成十进制值,才能用于字符显示。因为DS18B20的转换精度为9 12位可选的,为了提高精度采用12位。在采用12位转换精度时,温度寄存器里的值是以0.0625为步进的,即温度值为温度寄存器里的二进制值乘以0.0625,就是实际的十进制温度值。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公式: 摄氏:C=5/9?(F-32)华氏:F=9/5?+32 (四)光照度检测分析。该电路通过二极管代替光照强度,实现白光对光敏电阻照射。入射光的强度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灯光亮度的调节。 五、结语 本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并在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发挥。 · 97 ·

生态防护林

生态防护林 前言 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国内外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表明,在遭受旱涝、风沙和霜冻等危害的农田上营造不同类型的农田防护林,不仅可以减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保障农作物高产稳产,而且还可以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所以,大面积地营造农田防护林,实现农田林网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田生态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1、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林带对气流具有3种主要作用:①改变林带附近的流场结构。气流通过林带进,流线和迹线变弯曲,空气质点不再沿平直方向运动。②影响林带附近的风速。林带背风面风速明显减弱,个别部位也可能加强。③改变气流的状态,使乱流的影响不同。 2、农田防护林的热力效应 林带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等气象要素所引起的变化可归为林带的热力效应。 3、农田防护林的水文效应 主要包括林带对蒸发蒸腾的影响、林带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林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林带对降水和积雪的影响和林带对地下水的影响。 4、农田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农田防护林具有改善农田小气候的功能,从而对土壤的水、热条件有相应的改善。此外,根系的活动和地上部分树木有机体的积累、枯落物分解,必然对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导致土壤特性、肥力和结构的改变 农田生态防护林的经济效益——带动脱贫致富 1、农田防护林是平原的木材生产基地 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良,树木生长迅速,轮伐期短,加上劳动力充足和交通方便,因此农田林网( 加上“四旁”绿化和片林) 成为平原地区的木材生产基地。 2、农田防护林是重要的农村能源生产基地 农田防护林可为农村提供大量烧柴,成为农村群众生活的重要能源。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鄢陵科技服务组的调查,山西夏县的一个 350 m × 400 m 的林网网格,林带树木 2 ~ 4 行,株行距2 m × 2 m,造林10 a后可提供木材165 m3 ,烧柴27 000 kg。广东省农田林网科研协作组对珠江三角洲农田林网的研究认为:新银合欢树种,1 a生平均树高3. 6 m,3 a生平均树高8. 9 m,平均

防护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护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五月 咨询师:高建

目录

专家答疑: 一、可研报告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

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一是起苗。造林时,起苗应在上午或阴天,要尽量爱护苗木根系的完整,苗木过高要进行截干处理,使苗高小于80cm,切口要用薄膜包扎严密,以减少蒸腾,有条件的地点要进行浆根和使用保湿剂造林。 二是容器苗、大容器苗造林。容器苗、大容器苗造林能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使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抗旱性强,不用缓苗,就直截了当生长,如对立春前未种植下地的核桃等苗木可选择移植到大容器内培植,待雨季定植。采纳容器苗造林将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是浸根蘸根造林。浸根造林是指在造林前对裸根苗木根系进行浸水处理(一样浸水24小时),提高苗木含水量和造林成活率。蘸根造林是指造林时对裸根苗木根系进行蘸泥浆处理,假如泥浆中加入适量PT菌剂或ABT生根粉,造林成效更佳。 四是截干造林。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如杨、柳、刺槐、元宝枫等,造林时可采纳截干造林,栽植后培土成堆(高20cm左右),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一样主干保留15cm左右为宜。 五是深埋造林。洪涝立地营造油松、侧柏等针叶树种,

可将苗木地上部分2/3左右埋在土中,成活后再去除土。一些阔叶树种可将苗干压弯,用土压埋,当发芽放叶时再去除埋土,扶正苗木。 六是深栽浅覆。在洪涝层较深的地块植树,应将植树坑挖至湿土层,借湿土栽植。栽后覆土时,不要把坑填满,埋至树根茬以上2-3cm为宜,以便积蓄雨水,也可在坑穴上覆一层稀土马粪,既可减少蒸发,保持潮湿,又提高地湿,促进生成新根。 七是覆盖造林。植苗造林时,采纳农用塑料薄膜、秸秆、枯枝落叶、石片等材料,以苗木为中心,覆盖根系上部表层土,可有效减少蒸发,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在洪涝区可将薄膜覆盖做成漏斗状,以提高集水能力。 八是生长调剂剂造林。采纳ABT生根粉、绿色植物生长调剂剂(GGR)、萘乙酸、吲哚乙酸等生长调剂剂处理苗木根系,可增强苗木活力和抗逆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九是带土球造林。大规格苗木春季造林时,根系带土坨造林可显著提高成活率。带土坨造林的关键是起苗时应尽可能地爱护好苗木根系部分的土壤,用草包或蒲包将根系包扎成球状,防止根系土坨散落。大树移栽最好是带土坨定植,土坨大小一样应是树木胸径的8-10倍,土坨一样用草绳捆扎为好。 十是树干爱护造林。早春洪涝季节,造林时可采纳农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20) 于洪波 一、问题的提出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受大气环流、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与区域森林分布等有直接关系。据有关资料介绍,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我国北方13个省(区)200多个县(市、旗)约有220万km2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半壁江山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省位居内陆,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尤其中部地区是受干旱影响严重的地区,基本上是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干旱是造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甘肃自14世纪以来,每百年发生大旱12~15次,1950年前百年发生大旱71次,1950年以来已发生大旱近40次,年持续无降水时间达190天,5~9月持续无降水时间最高达136天。 干旱问题还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被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干旱问题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搞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世界与我国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本特点 (一)降水资源 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50 mm、干燥度大于3.5。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500 mm、干燥度1.5~3.5。 降水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林业生产的主导因子。 (二)光照资源 年光照时数2500~3000 h以上,年总辐射量1240~1500 kj/(cm2·a),光合有效辐射500~630 kj/(cm2 ? a)。 光照资源相对充足,属农林生产的长线因子。 (三)热量资源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小于10 ℃,≥0 ℃积温3000~4000 ℃,≥10 ℃活动积温2500~3500 ℃,无霜期一般少于170天,农作物一年一熟。热量资源可基本满足大部分中温带作物和树木生长的要求。 (四)土地与土壤资源 以甘肃中部地区为例,人均耕地3~4.5亩,山区人均耕地6~8亩。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地广人稀,农业广种薄收。 黄土高原土壤主要以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等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相对缺乏。对于林业生产来说,由于土层深厚,部分弥补了土壤养分的不足,除了部分盐碱地、红土裸露地,土壤条件不成为影响林业生产的限制性因子。 三、形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一)降水量严重不足 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效的限制性因子,我省中部地区降水量普遍较低,从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各县(原甘肃省中部地区的18个干旱、半干旱县)年降水量可以大致看出天然降水的不足。(河西地区降水量更低,但基本有灌溉条件,未列入本表)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十分关怀、极为重视。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这一英明决策符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当地驻军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在国际国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1978—1985年)、二期(1986—1995年)工程规划任务,正进行三期(1996—2000年)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累计造林3亿多亩。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5.05%提高到9%以上。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

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长防林参考资料 (三)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意义重大。特殊的生态区位,脆弱的生 态状况,决定了我区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进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全区生态状况,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是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增加森林碳汇功能的需要。 加快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意义重大。特殊的生态区位,脆弱的生态状况,决定了长防林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加快防护林工程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流域范围内生态状况,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是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增加森林碳汇功能的需要。 加快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意义重大,特殊的生态区位,脆弱的生态状况,决定了长防林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加快防护林工程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流域范围内生态状况,建设福建省重要生态屏障的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是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

增加森林碳汇功能的需要。 维护生态安全,服务海西建设福建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较好,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台风、干旱、海潮、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每年都给福建省造成上百亿元的损失,特别是沿海地区台风,每年直接登陆的有2~3次,造成一定影响的有7~8次,登陆时沿海地区常出现12级以上强台风。台风带来的大风和强降雨,经常引发泥石流和山洪暴发。这些自然灾害已对福建省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威胁,成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例如,2005年19号台风“龙王”导致全省8个设区市、62个县(市、区)370.89万人受灾,全省直接经济损失32.78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3.38亿元。2006年8号台风“桑美”导致全省14个县市145.5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3.57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86亿元。2008年13号台风“韦帕”造成福建省10个县市,4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从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总体目标的出发,决定上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三北工程,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领

林规发〔〕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林规发〔〕号防护林造 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2016·北京

目录附表: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 附表D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 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 附加说明 (63) 附录: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 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论抗旱造林技术和造林要点

论抗旱造林技术和造林要点 纵观全球,最近几年大部分的国家都在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干旱。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造林工作就变得难以开展。作者重点的论述了当前的造林技术,而且结合林区的具体情形,分析了干旱背景之下的整地以及树苗选择等技术要点。相信我国的造林工作一定可以在广大工作者的努力之下,迎来最美好的明天。 标签:抗旱造林;固体水;覆膜造林;容器造林;清理整地;树种选择;起苗 1 概述 从板块论上来看,亚欧板块的中心区域气候非常的干旱,这主要是因为此处属于大陆性的气候,距离海洋非常远,冬天和春天的时间很长,非常的干燥。相对的夏秋季节却非常的短暂,而且气温很高。早上的气温非常低,而中午的气温很高,温差明显,伴随着大风天气,扬尘现象很常见。干旱区域就是缺少充足的水源。而树木的成活率和水分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水少是干旱区域开展林业工作面对的最为致命的问题。所以,要想做好干旱区域的造林工作,就应该选择恰当的造林抗旱工艺。 由于气候的影响,干旱是我们国家在开展林业工程的时候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它还是当前阶段面对的一个关键的威胁。随着天保工程和三北工程的不断完善,大面积造林和生态建设需要走进干旱区域,而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气候呈现干燥的特点,这造成土壤沙化、水资源枯竭、沙尘天气频发等恶劣气候,林业各项工作必须重视这一现实,从抗旱造林的技术入手,探寻造林工作中技术应用的要点,真正为林区工作的发展起到加速的作用。 2 抗旱造林技术 2.1 雨水造林技术 该技术属于一类土壤改进工艺,具体的说是对土地的物理特性进行改变,或是在种树的时候添加一些吸水物质,使得植被附近的土壤能够存储雨水,进而生成较为稳固的水源,这样即便是在较为干旱的状态中树木也可以获取所需的水源,满足生长的需要。这种造林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经济林的效益,保证成活率。它是当前干旱区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造林工艺。 2.2 固体水造林技术 所谓的固体水造林工艺,具体的说是结合高分子工艺而开展的一种抗旱造林工作。它的本质是使用高分子物质,把水容易流动,容易散发以及冰冻和融化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变化,把水合理的固化于高分子物质之中。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

地整理防护林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第八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位于××××北部××南岸,地理位置在东经××××与北纬××××之间。东至××与××乡乡界,西至××边缘,北至××××滩涂,南至××北边缘。项目区涉及底××××六个行政村,项目区面积×××公顷。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及防护林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场区挖填土方;农田水利工程:采用××自流灌溉及引水干渠,通过斗渠、农渠引入到田块;田间道路:田间道宽3.5m,20cm原土压实路基,18cmC20砼路面;防护林的布置:田间道两侧、生产路一侧置次防护林,设计树种为46,株距为2m。 二、我单位投标的×标段工程,位于×××。合同围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及防护林工程。 三、施工工期:180日历天。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施工图纸 2、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规定 3、现场考察、地质报告、标前答疑、补充通知; 4、我单位人员、机械装备情况。 5、技术力量和施工能力;

6、我单位所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 7、实行项目经理制,进行科学化管理; 8、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提高机械的使用率;采用先进的试验、检测仪器,使质量检验科学化、数据化。 9、积极推广和使用先进科技成果,优化施工方案,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1、为树立企业形象,不负众望,出色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我单位将在施工过程中推行项目法人管理和目标管理,认真制定一套完整有序的质安保证体系,开发新技术,精心组织,精心操作,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建成工程。特制定目标如下: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良工程; 施工工期目标:确保180天完成全部工程; 安全生产目标:无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执行现场综合考评的标准化管理。 2、本工程所用材料必须在监理人员监督下由我单位材料科采购调配。 3、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工期,将部竞争机制引入现场管理,本工城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实行班组自检、互检、单位组织专业检查的检查制度。 4、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宗旨,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操作规程施工,自觉接受监理人员监

浅析北方植树造林的抗旱造林技术 黄立国

浅析北方植树造林的抗旱造林技术黄立国 发表时间:2019-07-05T09:12:05.6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黄立国 [导读]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许多区域干旱的现象较为常见,要将改善这种情况,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则需要在北方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干旱地区的绿化面积,有助于提升国土绿化水平。 肇东市东风林场黑龙江肇东 151134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许多区域干旱的现象较为常见,要将改善这种情况,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则需要在北方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干旱地区的绿化面积,有助于提升国土绿化水平。林业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时,要对造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环境进行掌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造林技术,实现抗旱造林技术的合理应用,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改善北方地区的干旱问题。 关键词:北方;植树造林;抗旱造林技术 我国近年来比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在实际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建设。想要改善北方地区的环境,要采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并在造林期间优化抗旱造林技术,有助于提高我国北方的绿化效果。该技术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林业技术人员可以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实现进一步优化,以此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北方地区的耗水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比较少,而且存在林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对地区发展有着较大影响。由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加剧,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北方地区存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这就导致干旱较为严重,树木在生长期间水分不充足,树木质量有所下降。而且,北方各地区的耗水量不同,部分地区干旱现象较为严重,植物的受影响程度也更为严重,那么对于干旱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需要种植耐旱植物,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应对措施,让植被得以恢复。 针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耗水特性,在植物的大部分生长过程中,每一阶段的需水量都是不同的,由于蒸腾作用植物的代谢也就有着不同的速度,依据生理指标加以衡量可以探寻到植物的生长与升腾作用的关系。升腾作用可以反映植物的水分处理能力,在干旱环境当中还可以根据升腾作用了解植物的抗干旱能力。 二、抗旱造林发展现状 1、经验丰富 气候因素的制约一直是阻碍当地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因素是难以改变的,所以,要想进一步减少气候对生产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寻求其他的途径来增加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因素。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曾经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通过吸取经验和教训,一系列拥有技术优势的抗旱造林方法被保留下来,致力于抗旱造林的工作人员改进了以往并不完善的技术方法,舍弃其中不科学的部分,在遇到新的问题之后积极寻求发展途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影响因素比较多 对抗旱造林工作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气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植物的生长受到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的限制,这种情况一直给抗旱造林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 1、集雨汇水技术 可以在比较干旱的种植区域采用人工集雨的方式,要对种植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有效掌握,合理利用周围的径流,在造林地区周围建设一个汇水区域,将其应用到林地树木的生长中,不但可以改善该地区的土壤环境,还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 2、咸水滴灌技术 由于造林地区缺水现象较为严重,可以对地下的咸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其应用到造林区域的灌溉中,确保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实现生态护林工程的有效建设。但是在应用咸水资源时,需要对资源中的盐分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水分中的含盐量,避免对植物造成影响。 3、储水浇灌技术 对植树造林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在林地周围设置储水窖,对地下水资源、雨水、雪水等进行储存,要在储水窖中防水层,实现对雨水的长久储存,根据树木种植期间的实际需求,对储存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划分,实现对造林区域的灌溉处理。 4、地膜覆盖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树苗生长阶段,在苗木种植区域的周围覆盖一层地膜或者秸秆物质,并使用抗蒸发剂喷洒在地膜表面,在穴面覆盖生草,并将地膜设置成斗装,产生的水分可以直接作用于造林树木,而且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水分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树木的根部,有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 5、保水技术 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可以对树苗根部区域进行保水处理,在根部放入适量的保水剂,在放入之前可以提前用水进行处理,待其溶解后再放入到树木根部,在浇水之后就可以与土壤环境相融合,覆盖在树苗根部,在保水剂的保护下,可以避免树苗水分流失的情况,而且也可以让树木更好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保证苗木生长期间的水分充足。 6、种子处理技术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较为特殊,在选择造林树种时,一定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并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配置适合应用与树木生长的有机肥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将其作用于树木种子,提高种子的各方面机能,使其在生长期间可以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保证种子的存活率。 7、截干无灌溉技术 在秋季时植树造林可以选择比较易生长的树木种类,例如杨树和洋槐等树木,通过截去主干留下近二十厘米的秆即可,树苗的表土覆

生态工程 沿海防护林建设

第三节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 一、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概况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1159公里。 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1年我国开始实施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截至2008年底,沿海地区累计完成造林420万公顷,新建、加宽加厚和更新基干林带9384公里,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68万公顷,控制率达81%,村屯绿化率达35%。 力争到2015年,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3%,基干林带达标率92.3%,红树林恢复率 95.1%,农田林网控制率85%,村屯绿化率90%。 二、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 沿海防护林主体是沿海基干林带,并与纵深防护林,农田林网,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建设有机配置,共同构建沿海防护林体系。 三、沿海防护林结构形式 1.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结构形式 自海岸适宜造林的地方起向内陆延伸,形成以沿海基干林带,滨海湿地保护为主,与农田林网,纵深防护林,村镇绿化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2. 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结构形式 从海滩适宜造林的地方起向内陆延伸,形成以沿海基干林带,农田林网为主,与纵深防护林,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3.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结构形式 从潮上线起向内陆延伸,形成以沿海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为主,与农田林网,村镇绿化,滨海湿地保护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四、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海岸基干林带 (1)在抗海风海雾的树种中,泥质海岸选择抗盐碱,耐水湿,耐瘠薄的树种; (2)沙质海岸选择抗风沙,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枯枝落叶量大的树种; (3)岩质海岸选择抗干旱,耐瘠薄,易繁殖,固土护坡能力强的树种. 2.消浪林带 红树林:选择抗污染,防浪,抗冲击,自我更新能力强的乔、灌木红树植物种;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护堤,促淤能力强的乔、灌木红树植物种。 柽柳林:优先选择乡土柽柳树种(品种)或天然分布种,引进耐水浸,耐盐碱,抵御风暴和固土护坡能力强的其他适宜树种。 a辽东半岛沙质、基岩海岸丘陵区造林树种:

地整理防护林工程

xxxx 土地整理项目第八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XXXX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位于XXXX北部XX南岸,地理位置在东经XXXX与北纬XXXX之间。东至XX与X X乡乡界,西至XX边缘,北至XXXX滩涂,南至XX北边缘。项目区涉及底XXXX六个行政村,项目区面积XXX公顷。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及防护林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场区内挖填土方;农田水利工程:采用XX自流灌溉及引水干渠,通过斗渠、农渠引入到田块;田间道路:田间道宽3. 5m, 20cm原土压实路基,18cmC20砼路面;防护林的布置:田间道两侧、生产路一侧置次防护林,设计树种为46杨,株距为2m。 二、我单位投标的X标段工程,位于XXX。合同范围为土地平整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及防护林工程。 三、施工工期:180日历天。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施工图纸 2、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定 3、现场考察、地质报告、标前答疑、补充通知; 4、我单位人员、机械装备情况。 5、技术力量和施工能力; 6、我单位所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 7、实行项目经理制,进行科学化管理;

8、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提高机械的使用率;采用先进的试验、检测仪器,使质量检验科学化、数据化。 9、积极推广和使用先进科技成果,优化施工方案,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1、为树立企业形象,不负众望,出色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我单位将在施工过程中推行项目法人管理和目标管理,认真制定一套完整有序的质安保证体系,开发新技术,精心组织,精心操作,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建成工程。特制定目标如下: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良工程; 施工工期目标:确保180天完成全部工程; 安全生产目标:无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执行现场综合考评的标准化管理。 2、本工程所用材料必须在监理人员监督下由我单位材料科采购调配。 3、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工期,将内部竞争机制引入现场管理,本工城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实行班组自检、互检、单位组织专业检查的检查制度。 4、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宗旨,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操作规程施工,自觉接受监理人员监督,按建设单位要求及时提供有关工 程技术资料。 五、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工作: (1)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查图纸,掌握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