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传统佛教慈善的现代诠释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郊西山凤凰岭上。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慈善组织。
它是一个由全职义工组成的正规慈善团体:包括基金会秘书长在内,无一人领取工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身体力行地付出,也是一种“捐赠”。
它提出“心公益、心慈善”的慈善观,倡导全民参与慈善、让人人有慈善可做。在过去四年间,它成功为超过一万名志愿者提供了长期、稳定、随手可及的参与社会公益的机会。
它许诺将所有社会慈善捐款用于慈善项目而不产生哪怕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行政费用。
它是一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独立的慈善基金会,除了正规的组织治理结构以外,还有大德高僧指导和监管,这或许是构成所有不同的原因。
仁爱:传统佛教慈善的现代诠释与实践
文-本刊记者刘虹桥
2006年10月,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由善心人士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民间慈善组织”,仁爱慈善基金会官网介绍。
仁爱慈善基金会有着现代基金会应具备的几乎所有内容。仁爱有完整的组织构架和清晰使命愿景,有透明清晰的财务报表和编制精美的季刊杂志,甚至连现代管理特别注重的团队标识系统也未落下。
但是,仁爱有的,却是许多别的基金会不可能拥有的。
35名全职义工不拿工资,也没有津贴,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身体力行地付出,也是一种“捐赠”。
登记在册的超过一万名志愿者长期参与仁爱各项目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规模庞大,且流失率很低。
没有专门的劝募官员和资产投资管理机构,仁爱以项目邀志愿者出钱出力,没有余钱却也不太为资金发愁。汶川地震时两千多万的捐赠,除了一些慕名而来的中外机构的支持外,志愿者还是承担了主要的款目。
这其中并没有任何指派。
对人、财两种资源恰到好处的运用,是仁爱在管理上的绝妙之处,但这绝非不可复制。超然其上而难以被借用的,是仁爱慈善基金会对“人间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现代基金会制度的探索。
从“人间佛教”到“心公益、心慈善”
仁爱提出“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的理念。在现代慈善使命的柔软外壳下,是对“人间佛教”理念的践行。
上世纪二十年代,太虚法师提出“人间佛教”理念,强调佛教应当“救世利人”“服务社会”,“改善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提高民众一般的教育”,“兴办救济贫病的意愿、教养院等慈善事业”。后经圆瑛大师与慈航法师的践行和推广,“人间佛教”逐渐成为影响大乘佛教的重要理念。
台湾“人间佛教”的积极践行者星云大师与证严法师分别创办了佛光山与慈济功德会,为台湾乃至世界慈善事业留下宝贵遗产,成为当代佛教慈善史上两大经典案例。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魏乐博(Robert Weller)对佛教、而非基督教成为台湾现代公益事业核心力量这一现实感到惊讶不已。在他看来,佛教广泛涉足现代公益事业是佛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转化。
尽管学界对宗教与现代慈善理念的观点仍有争执,但不论哪一种观点,都承认宗教与现代慈善的密切关系。
在仁爱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看来,佛教基本教义对现代公益精神有着高度的一致,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可以厘清次第及进步的方向。如,“身心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使佛教徒以如己的深切关怀,去处理与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发菩提心”则对应一般款物救济、授之以渔、能力建设与陪伴成长、推动更广泛的社会进步等,从慈善到公益再到公民社会的阶次;慈悲、种福田、净罪集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话语也指导着佛教徒以行善作为生命中最主要的内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也在全国政协发言中指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凝聚智慧,构建人类“心文化”。“慈善事业是自己实践善行,不是救济工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一切功德都在众生分上获得”是他对仁爱志愿者的教诫。
林启泰认为,佛教经过一千多年的“本土化”,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相较于其他宗教,这种文化上的亲和力或许为佛教慈善活动的开展铺平了基础。此外,佛教讲究随缘,平和、不排他、不扩张、服从管理、查缺补漏的定位,也减少了佛教慈善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仁爱基金会有个成文的规定:在基金会所有活动中,有宗教信仰的志愿者不能有宗教性语言和行为,不能发放宗教音像制品和书籍,严禁在慈善活动过程中传教。
如今,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已建立起以“三个定位、四个阶段、四种关怀模式”为指导方针的仁爱灾难救助中心;以仁爱助学、仁爱衣+衣、仁爱心栈、仁爱心灵拓展、仁爱孝德奖等公民慈善体验为主的项目群;以及基于儒家“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理念为依据,以四和仁爱社区中心、龙泉之声倾听热线、老年关怀、企业心文化、大学生仁爱使者行动为实践主体的仁爱生命教育平台。
仁爱对“人间佛教”的践行,就从每个项目的细节开始。
他们每天都微笑地在奉粥。当我真正鼓起勇气去接过那一碗粥,我就嚎啕大哭起来。
仁爱慈善基金会有个饱受争议却一再坚持的项目——仁爱心栈的“奉粥”活动。
2008年腊八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红莲社区开设第一个心栈,在租赁的民居里,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爱心粥。志愿者还主动上门,为社区里的老人、盲人和残障人士送粥。一段时间后,最初看热闹的社区居民纷纷变为心栈的志愿者,主动参与熬粥、奉粥、刷碗的工作。心栈也逐渐成为老人喝茶聊天、孩子念书自习的场所。
据林启泰回忆,曾有个“空巢”奶奶每天都来心栈“坐班”,给志愿者们缝袖套、缝帽子。在志愿者上门给她送粥之前,她每天都在家呆着,几乎不出门。
“虽然只是一碗粥,值不了几个钱,但老人们很愿意来心栈喝粥。后来我们才知道,对老人而言,要熬一份粥是不容易的,熬多了吃不完,熬少了稀稀拉拉不好吃。他们来喝粥,还一起读诵传统儒家经典,和充满爱心的志愿者在一起的氛围让他们很温馨”,林启泰说。
随后,位于清华科技园和朝外SOHO的两个流动心栈也建立起来。负责熬粥的志愿者每天三四点就要起床,坐夜班汽车从城市的各个角落赶往由某素食馆免费提供的厨房。浸泡,熬煮,搅拌,调味,转盛到两个口径近一米的大粥桶里,最后由穿戴统一服装的奉粥志愿者推着小车送达心栈。每日七点,准点奉粥,风雨无阻,全年不休。
仁爱为心栈的奉粥活动设定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志愿者必须帽子、口罩、手套、袖套、围裙、马甲穿戴整齐,身体必须倾斜至少三十度向路人鞠躬,不管被拒绝与否都必须面带微笑,不得以对方的贫贱富贵作为奉粥与否的标准,每人每月不得参加超过两次活动以免疲乏,每个项目点每天必须完成当日奉粥日志,志愿者要以心栈为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志愿者团队还要长期、持续开展团队分享互助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