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刺五加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刺五加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王志睿3 林敬明 张忠义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0282)
摘要 目的:对刺五加国内外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分类。

结果:总结发现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等药理作用。

结论:刺五加具有开发成新型中药保健品及药品的价值。

关键词 抗疲劳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刺五加,又名五加参、刺拐棒,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 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1et Maxim1) Harms的根和根茎,在我国本草医籍中均有记述。

《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为“本经上品”,能“补中益气,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

民间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的说法。

刺五加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四川〔1〕、广西〔2〕等地。

树皮作五加皮入药〔3〕。

叶、茎、果实亦可供药用。

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

能扶正固本、补肾健脾、益智安神。

主治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恤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111 苷类 刺五加根和根茎中的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

实验证明刺五加总苷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总苷在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分别占干药材重量的016~019%和016%~115%。

已分离出七种刺五加苷(A、B、C、D、E、F、G),分别为胡萝卜苷(A),紫丁香酚苷(B),72羟基26,82二甲基香豆精葡萄糖苷(B1),乙基半乳糖苷(C),紫丁香树脂酚二糖苷(D 和E),含量比例为8∶
30∶
10∶12∶4∶2∶1〔5〕。

最新研究表明:茎中刺五加苷B、苷E的含量高于根部〔6〕。

20世纪90年代初Kujawa等〔7〕又从刺五加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种新皂苷。

近些年对刺五加茎叶的研究不断深入,叶中分离到以齐墩果酸为配基的五加叶苷I、K、L和M等。

而齐墩果酸被认为是我国目前首次从植物中发掘出来的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理想的药物,研究〔8〕表明齐墩果酸也存在于刺五加茎皮中。

20世纪80年代末Shao〔9〕从叶中分得5种新皂苷,即刺五加苷A1、A2、A3、D3和A4。

吴立军等分得新的化合物刺五加酮(ciwujia2 tong)〔10〕和新刺五加酚(neociwujiaphenol),并首次分得阿魏酸葡萄苷(fereloyl sucrose)〔11〕。

112 多糖 刺五加根与干果中还含有水溶性多糖。

刺五加多糖(Acathopanas senticosus Polysaccha2 rides,ASPS)包括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为免疫活性成分之一〔12〕。

我国也从刺五加中提取出刺五加多糖PES。

113 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刺五加含有K、Na、Mg、Si等元素及Fe、B、Sr、Mn、Cu、Ni、Mo、Cr、Bi、Ti等多种微量元素。

卫平等〔13〕的分析结果表明短柄五加茎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

114 其他成分 赵余庆等从根皮中分离出硬脂酸、β2谷甾醇、芝麻素、白桦脂酸、苦杏仁苷、蔗糖以及具有促性腺和细胞毒作用的活性成分Lirioden2 drin〔14〕。

从根和根皮的水提物中分得反式4,4′2二羟基23,32二甲氧基芪(trans24,4′2dihydroxy23,3′2 dimethoxystilene)和72羟基26,82二甲基香豆素即异秦皮啶(isofraxidin)〔15〕。

陈貌连等〔16〕利用电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中存在槲皮苷(槲皮素232O2α2L2鼠李糖)、金丝桃苷(槲皮素232O2β2D2半乳糖)、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232O2芦丁糖),除金丝桃苷外,其它3种为刺五加叶中尚未见报道的黄酮类成分。

经测定〔17〕槲皮素及其相关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在刺五加叶中含量达37125%。

2 药理作用
国内外对刺五加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刺五加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除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损伤及抗疲劳等作用外,还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症。

21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21111 对心脏的作用:刺五加中水溶性黄酮类物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并有轻度减慢心律和抑制心收缩力作用。

用猪冠状动脉环为标本,以麦角新碱、乙酰胆碱、组织胺、去甲肾上腺素及氯化钾分别预收缩冠脉作为对照,结果刺五加使麦
角新碱、去甲肾上腺素、组织胺、氯化钾引起的冠状动脉环肌张力收缩幅度均明显下降。

但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冠状动脉收缩无对抗作用。

刺五加能使KCl 和CaCl2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呈非竞争性拮抗,表明刺五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提示具有钙拮抗作用〔18〕。

刺五加叶皂甙(ASS)对大鼠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ASS均可使血压、左室内压峰值、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下降,呈现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其作用与维拉帕米类似〔19〕。

此外,刺五加能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过氧化脂质(L PO)含量、升高患者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2PA)及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O21),提高纤溶功能。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用药后左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增快;舒张晚期A峰流速减慢;等容舒张期缩短,而主动脉最大流速、平均血流加速度和心输出量则无显著差异,证明刺五加在不抑制左室收缩功能的情况下,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20、21〕。

21112 对血流变的作用:刺五加能明显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增高了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保障脑组织的血液供给,既可促进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又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采用犬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发现刺五加还能使血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降低而达到防治SAH后CVS的目的〔22、23〕。

刺五加提取物能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供氧量。

据报道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使脑梗死(且多数伴有高粘滞血症)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Ⅰ均有降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复方丹参〔24、25〕。

212 抗肿瘤作用 刺五加对移植性肿瘤及诱发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

经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canthophopanax senticosus,ASS)对Spc2A21/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和形态改变情况,发现ASS可诱发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26〕。

同样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S对Hep2G22/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ASS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抑制肝癌细胞的DNA合成,减少G22/M期细胞数量,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且效应与其作用时间和剂量有关〔27〕。

一般认为刺五加多糖(ASPS)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间接起到抗肿瘤作用的。

张乃哲等〔28、29〕研究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过程中抑凋谢基因bcl22和N2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Ⅲ作为反映肝细胞癌变的指标时提出刺五加多糖对实验性肝癌的形成有一定减缓、抑制作用。

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刺五加辅助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CD3、CD4分子表达升高;Th1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sIL2 2R下降;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N K和LA K活性)均显著增强,提示刺五加可改善肺肿瘤化疗患者的免疫状况,提高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在临床抗肿瘤辅助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0〕。

213 抗衰老作用 机体衰老时的主要表现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膜Na+2K+2A TP 酶、全血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活性下降,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 PO)升高。

刺五加提取液按410g/kg、810g/kg给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可明显延长正常小鼠及“肾阳虚”小鼠的游泳时间,亦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若连续灌胃28d,可使亚急性衰老小鼠血中L PO含量及心肌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并明显提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

提示剌五加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作用效果优于人参提取液〔31〕。

214 调节机体对非特异刺激反应性作用
21411 抗疲劳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刺五加总苷均有抗疲劳作用。

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 technique)对大鼠进行连续96h REM(rapid eye movement)睡眠剥夺,以自制刺五加总甙复方制剂于神阙穴处贴敷,结果刺五加总甙穴位贴敷组大鼠外观疲劳程度、睡眠剥夺所致血乳酸浓度升高及低睾酮状态均较对照组为轻(P<0101),血皮质醇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05)。

提示刺五加总甙可改善实验动物的疲劳状态,调节机体应激反应水平,具有对抗睡眠剥夺所致疲劳的作用〔32〕。

小白鼠疲劳性游泳运动研究表明复方刺五加液通过减少疲劳性游泳运动时小白鼠的MDA生成和提高SOD活性,对机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33〕。

刺五加制剂对人恒定负荷运动中脂肪利用的影响研究提示:刺五加可能通过增加运动中的脂肪供能,节省肌糖元,从而发挥抗疲劳作用〔34〕。

21412 抗辐射作用:刺五加对机体辐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对60Co2γ射线照射后致胸腺损伤小鼠的胸腺皮质淋巴细胞对辐射损伤敏感性明显高于髓质,说明刺五加能加速胸腺淋巴细胞的持续恢复,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并迁往胸腺,保证了胸腺淋巴细胞常增殖功能〔35〕。

对60Co2γ射线照射致小鼠急性造血型放射病的脾脏损伤的研究提示:机体淋巴
细胞对电离辐射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刺五加可使受损伤的脾脏组织提前恢复正常,对受60Co2γ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脏的淋巴细胞起一定的保护作用〔36〕。

21413 耐缺氧及耐低、高温:Wistar大鼠,在0±2℃饲养,每天灌胃刺五加复方口服液2ml/只,分别灌胃1、7、14、21d,在不同的时间点断头取血,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人员观察对象为寒区某部战士,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在冬季参加室外训练时,每天6h连续20d为冷暴露条件,当时室外平均气温为-1816℃,观察期间,服药组每天服用刺五加复方口服液40ml,2次/d,在服药第10、20d抽血检测各项指标。

结果:大鼠冷暴露给药组的各项指标在某些时间点上均较单纯冷暴露组有明显的变化;而在人员观察给药组尿中香草基扁桃酸(VMA)、寒冷血管反应指数(VRCI)在服药后第10、20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抗疲劳指数和血乳酸在服药20d后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则无明显改变。

提示刺五加复方口服液能增强冷暴露机体的能量代谢,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功能,并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37〕。

215 对糖尿病的作用 于Ⅱ型糖尿病大鼠灌胃刺五加叶皂甙8周,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四个指标,发现刺五加叶皂甙能明显降低实验性N IDDM大鼠的高血糖;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三个指标均有所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说明刺五加叶皂苷能有效地改善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流加速〔38〕。

采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大鼠化学性糖尿病,观察大鼠血糖、血脂和氧自由基代谢的情况,刺五加显著降低空腹血糖(FB G)、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脂质过氧化物(L PO),升高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示刺五加除具有降糖作用,同时具有降血脂、改善氧自由基代谢紊乱的药理活性,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39〕。

刺五加叶皂甙可提高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LDH和ICDH活性,恢复心肌的正常能量代谢〔40〕。

216 其他作用 刺五加还具有抗炎、镇咳、去痰、解毒、促进代谢及组织再生作用,兴奋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3第一军医大学2002级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方忻平,等1四川五加属药用植物的调查1中药材,
1987,10(1)∶22
2 罗金裕,等1广西五加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化学成分预试1中药材,1993,16(11)∶
9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146
4 王裕生,等1中药药理与应用(第二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646
5 曹先兰,等1刺五加国外实验研究1中草药,1980,11(6)∶
277
6 K ang J S,et al1Arch2Pharm2Res,2001,24(5)∶407
7 Kujawa E S,et al1J Nat prod,1991,54(4)∶1044
8 张芳红,等1齐墩果酸在甘肃产八种五加科植物中的分布规律1中药材,1994,17(9)∶
29
9 Shao C J,et al1Chem pharm Bull,1989,37(1)∶42
10 吴立军,等1刺五加茎叶化学成分1药学学报,1999,34
(4)∶294
11 吴立军,等1刺五加茎叶化学成分1药学学报,1999,34
(11)∶839
12 刘起华,等1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化学与药理研究1时珍国医国药,1999,10(4)∶
305
13 卫平,等1短柄五加茎中氨基酸和金属元素分析1中药材,1988,11(6)∶
37
14 赵余庆,等1刺五加活性成分Liriodendrin结构研究1中草药,1990,21(3)∶
44
15 赵余庆,等1刺五加中异秦皮啶和芪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1中草药,1991,22(11)∶
516
16 陈貌连,等1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5)∶
805
17 陈貌连,等1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1分析化学,2002,30(6)∶
690
18 田俊,等1刺五加注射液对离体猪冠状动脉解痉作用的研究1新疆中医药,2002,19(3)∶
10
19 曹霞,等1人参、西洋参及刺五加皂甙对离体工作心脏作用对比研究1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3)∶246
20 陈江斌,等1刺五加对冠心病患者SOD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的影响1中国全科医学,2000,3(4)∶
274
21 刘晓亮,等1刺五加对急性心肌梗塞左室功能的影响1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
157
22 冯加纯,等1刺五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1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2(2)∶
96
23 周春奎,等1刺五加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1中国神
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4)∶
206
24 金锐1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1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6)∶
407
25 丁玉兰1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初步观察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
41
26 张曼颖,等1刺五加叶皂甙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1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8(1)∶
37
27 叶红军,等1刺五加叶皂甙诱发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1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3)∶
162
28 张乃哲,等1抑凋谢基因bcl~2蛋白在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病过程中的表达1实用肿瘤杂志,1999,14(1)∶
11 29 张乃哲,等1N2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Ⅲ在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病中表达1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7,5(2)∶120 30 王峻,等1刺五加注射液对肺肿瘤化疗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1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6)∶
339 31 王杰,等1复方刺五加提取液抗衰老作用研究1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8(3)∶170
32 李求实,等1刺五加总甙穴位贴敷抗睡眠剥夺作用的实验研究1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2,16(2)∶
11
33 黄力平,等1维生素E和复方刺五加液对小白鼠疲劳性游泳运动作用1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20(2)∶
84 34 李强,等1刺五加制剂对中老年人恒定负荷运动中脂
肪利用的影响1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
365 35 张明溪,等1刺五加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胸腺影响1时珍国医国药,1999,10(6)∶
408
36 张明溪,等1刺五加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1时珍国药研究,1998,9(1)∶
37
37 杨义军,等1刺五加复方口服液提高耐冷能力的研究1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18(4)∶
241
38 高艳华,等1刺五加叶皂甙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四个指标的影响1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 25(2)∶8
39 辛建华,等1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四氧嘧啶化学性糖尿病实验研究1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2)∶155 40 孟德欣,等1刺五加叶皂甙对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型大鼠心肌酶的影响1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24(5)∶
10
(2003-04-16收稿)
虎杖清热解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海防 窦昌贵 顾菲菲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南京210038)
摘要 本文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抗毒素抗炎五方面综述了虎杖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虎杖 清热解毒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gon2 um cuspi dat um Sieb1et Zucc1的干燥根茎和根。

别名有阴阳莲、苦杖、大叶蛇总管等。

性味苦寒,归肝、胆、肺经,有活血定通、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

主治经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及肺热咳嗽等。

虎杖主要成分为蒽醌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萘醌、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理作用主要体现为抗病原微生物、抗毒素、解热、抗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1〕。

现将虎杖及其有效成分的清热解毒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1 抗病毒作用
111 体外实验研究 抗病毒的体外研究方法分为:(1)药物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即病毒先与药物接触一段时间再感染细胞;(2)药物对病毒的增殖抑制作用,即病毒先感染细胞一段时间再加入药物;
(3)药物对病毒的感染阻断作用,即细胞先与药物接触一段时间再加入病毒进行感染。

11111 直接杀灭作用:虎杖水煎剂细胞外显著抑制ECHO19病毒Burke株和Coxsackieβ3病毒
(COXβ3V)Nancy株(P<0105),但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没有提高细胞本身抗病毒感染的作用,1mg/ml对人胚肾和人胚肺细胞无毒性〔2〕,蒋岩等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虎杖水提液在M T2 4细胞和HIV21培养体系中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于增殖早期病毒的表面,以阻止其吸附于细胞〔3、4〕。

11112 增殖抑制作用:王卫华等研究发现虎杖提取液阻断CVB3吸附敏感细胞的能力较低,其TI< 1125;虎杖直接灭活CVB3的M IC50为2011μg/ml, TI为310;虎杖抗CVB3的主要作用环节在于抑制CVB3生物合成,TI为816,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病毒核酸稀释度降低,细胞皱缩、变圆、脱落、破裂等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病变程度逐渐降低,浓度在24μg/ml时,无明显细胞病变出现,同时感染性病毒滴度降低为零〔5〕。

11113 感染阻断作用:虎杖10%水煎剂用717% NaHCO3调p H至710左右,对京科6821病毒、孤儿病毒(ECHO11)和单纯疱疹病毒有感染阻断作用〔6〕。

11114 直接杀灭、增殖抑制、感染阻断作用:王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