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谈中日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本书在前言就明确界定了中西现当代的时限问题,以及有关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由曾繁仁等一些人编著的,其中他是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主任,教授等。
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公共艺术是指在西方有其特定的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而在当代中国的出现和使用下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转型期的公共事物中所呈现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的进程,在公共空间中的反映,应包含一切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舞蹈、演唱、环境艺术、博物馆艺术作品等等。
而当精彩的艺术展品吸引了大量的普通市民走进美术馆的同时,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然产生,而那些走马观花的欣赏者却无法帮助观众去探知神秘的艺术世界下,通过单纯的美术作品陈列将不能达到真正教育大众的效果。
美术馆是为人而设的公共机构,同时美术馆教育也将是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展览馆的教育是为大众而设立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作为连接艺术展品和参观者的纽带,利用其独特资源引起大家的关注,向人们展示当时的艺术魅力和灿烂的文化对当前的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知识在提高人民的基本知识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6
中小学生作为参观者中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馆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其中对象之一,学校作为传统的美术教育课堂,如何加强美术馆与学校的联系同时如何利用美术馆的资源将更好的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去,这将是我们有待发掘的。
目前,国内的美术馆教育还仅仅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北京、上海等一些少数城市中设有专门教育部门,其他地方目前仍然是个缺陷。
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美术馆教育活动现状来看活动数量较少,其产生效果不佳的情况。
大陆学者钱初熹在其著作《美术馆教育展望》以及其论文中探讨美术馆教育静态与动态的双向活动方式,开展以鉴赏为主体的美术馆教育活动以及鉴赏与表现有机结合的美术馆教育活动本书中某一部分是描述关于日本美术馆教育。
由于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我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从传统上来说,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大国,本书首先回顾日本传统艺术教育和二战后的艺术教育观念和实践,介绍了日本的美术馆教育的普及情况。
美术馆是艺术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和场所,面对公众展示陈列艺术作品实物为主;而艺术教育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蔡元培先生提出过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
---------------------------------------------------------------最新资料推荐------------------------------------------------------ 可以看出艺术教育是完善人格,感情陶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二者的异同,就自然的将艺术教育和美术馆连接在一起,其关系清晰又复杂,但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
当今的中国在大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努力建造城市美术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美育能力。
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为艺术教育和美术馆在不同层次上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代美术馆通常分为常设展览和策划展览两部分。
日本有为数众多的美术馆,其功能和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通过西方艺术与公共教育的关系的对比研究,可以探讨出当代美术馆艺术教育的功能问题。
美术馆教育通过针对不同的群体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所进行的一项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例如本书中提到的日本在横滨美术馆设置的市民工作室,横滨美术馆不是一个公立美术馆,而是由财团设立的。
横滨美术馆作为一个公众的开放文化机构,首先意识到自身在满足市民要求的同时,还要创造出更多的新兴的审美教育与视觉艺术表现需求。
而在针对成年人教育的这一方面,该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着手开发一些针对成年人的学习活动,竭力让工作室成为一个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够加入学习的场所。
3/ 6
日本美术馆最大特点通过设立市民工作室以达到重视美术中的实技制作,注重后现代的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横滨美术馆通过举行肯尼斯泰勒展览会以达到公共教育的目的在我们看来,今天的美术馆功能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从 20 世纪 80 年起,为了发挥现代美术馆的多种教育功能,其教育的途径也增加了许多。
可以通过网络,书籍书刊,图书馆和文档,言语为主要媒体的讲座等等者些新兴传播途径,以此扩大宣传教育的作用。
在面向儿童教育活动这一方面,通过利用美术馆现有的条件和可教学的资源,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特殊生理、心理状态,对儿童们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件概念化的教育工作,利用美术馆的特殊环境对儿童进行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敏锐的感受性和探索精神,以自己的眼来观察、通过用自己的手来触摸实物,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制作为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以游戏的方式经由形形色色的造型体验和创作的情景,在教学活动中以轻松愉快的氛围达到教育成效。
在这一模块当中通过五个工作领域:
首先着眼于学校学生体验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其中,同时,在美术馆展厅实施鉴赏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为了儿童个体学习的造型系列活动,主要针对以学生个体为对象。
其次通过每年在美术馆艺术画廊免费举办一次儿童美术展览会,
---------------------------------------------------------------最新资料推荐------------------------------------------------------ 同时邀请其他国家的儿童来本国参加美术展览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儿童们的欣赏和发挥创造力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个国家儿童们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这都是有益的。
最后家长陪同儿童的星期天的午前活动,在这一亲子过程中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之间的微妙感情。
现如今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接触到网络,而美术馆中有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总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
通过日本美术馆这一文化机构作为载体,不仅给予人们对过去视觉艺术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当代美术中什么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和美术批评的动向等问题。
美术馆这一文化载体也为那些对造型艺术的关心和兴趣,对艺术的理解力,同时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对话和体验机会,营造了丰富是的文化艺术交流的氛围,另一方面对制作技法,创作构成,或者鉴赏、批评等,参与者围绕着艺术创作欣赏进行研究,这将促使每个来馆参观的人都能通过亲身体验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前日本美术馆以达到泛滥的程度,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抱着纯粹的目的来实现文化理想,另一种是以经济打算为背景。
由此可见这些展览确实达到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拓宽人民的审美水平和知识素养的提升。
另一方面国内在美术馆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还未真正
5/ 6
融入学生的美术课堂中去,这与日本的美术馆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进取美术馆的教育环境相对轻松、民主。
馆内的指导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朋友,在这种双重身份的气氛下,共同进步,促进人与人之间良性关系的培养。
总的来说,美术馆是集陈列、展示、教育三重功能为一体的社会艺术机构,在当前强调面向社会艺术教育理念指导下,美术馆公共艺术也越来越收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我们要立足国际视野,借鉴国外优秀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开发美术馆社会公共教育资源,以此来促进我国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借鉴国外优秀美术馆艺术教育的经验,同时也为普及美术文化、推进全民美育及文化传承尽微薄之力。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美术馆公共艺术普及教育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促进美术馆与学校、社区以及大众群体的公共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