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动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在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城乡人口流动(rural-urban migration)或劳动力转移(labor transfer)的讨论颇多。(1)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含义托达罗认为,一个农业劳动者决定他是否迁入城市的原因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失业状况。当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一个农民也不会简单地作出迁移到城市去的决定。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含义:①促进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决策,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工资水平,二是就业概率。②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的失业率成反比。③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工资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就会如此。因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平等的必然结果。(2)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则是:如何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其政策含义主要包括:①依靠工业扩张不可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积累必然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需求的增长就会低于工业产出的增长;另一方面,现代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就业概率就越大,从而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据托达罗估计,对于每个新创造的工作岗位,将会导致2至3个农民迁入城市。这就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城市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人口就越多。②一切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必须消除。在发展中国家,由某些政治因素决定的工资水平远高于农民的平均收入,一般高2—3倍,有的甚至达4倍以上。收入差距的拉大无疑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建议,政府应当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战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特点我国总人口为13亿,农村人口约占64%,即农村人口为9.75亿。我国农村绝对剩余劳动力的总数约1.5亿左右。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制度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由此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来看,寻求较高的收入水平仍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机。我国地域辽阔,三大地带之间及地带内部、省区之间及省区内部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结构等都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了收入水平的差异。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内的流动以大中城市为主,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的收入水平都较高。这与刘易斯、托达罗模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机的分析是一致的。 1.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却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改革初期曾一度扭转的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扩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9%左右,90年代下降到不足5%。正是由于城乡收入的差异,使其成为了我国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持续动力。2000年,农民打工收入人均240元,比上年增长18.2%,远高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1%的水平;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也比上年增长18.2%。而且越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其农民外出打工的愿望也就越强烈。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文化生活贫乏;城市较高的工资和生活水准、娱乐和文化设施的完善及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农民。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其外出务工愿望更加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