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然美产生的根源和特征
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美归根结蒂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
人类出现以前是否存在自然美?不存在。因为人类出现以前,自然事物都是自在之物,它们的物质属性虽然早已存在,但自然本身不能自觉为美,美丑只对于人有意义。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观照对象的主体。据科学研究资料,从地球形成到现在约有50亿年时间,考古学家推断人类至少有近300万年历史。人类同整个地球的漫长历史比较起来,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地球形成以来的50亿年比作一个昼夜的话,人类出现在这24小时的最后一分钟。在人类出现以前,蓝天、白云、青山、红日早已存在,它们的自然属性也早已存在。但在这一分钟之前,自然界只是自在物本身,根本不存在美与不美的概念。甚至在这最后一分钟当中的原始人类社会初期,自然界也是不美的,而是恐怖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活动还非常简单,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对于原始人来说,自然界只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地存在着,人们不会认为这类自然事物是可以欣赏的、令人产生审美享受的美的事物。只有当原始人逐步开始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在劳动实践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时,自然界对人来说才开始成为美的了。
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其中的以制造劳动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劳动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人改造自然,使大自然逐渐成为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化”了的自然;另一方面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经过数百万年的生产劳动,人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直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
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现。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明确,大自然之所以美,就在于它和人类的实践与生活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类全部生产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漫长过程。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对自然的不断认识和掌握,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与人为敌的自然或与人无关的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对象化”,就是指人在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人的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人通过劳动不仅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得到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在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中看到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体现出来。在自然美中,“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是通过自然本身的色彩、形状、质感、结构比例等感性形式显现的。在自然美中,“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为它的社会性,而“感性显现”就是它的自然性,自然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
和物的自然属性的有机统一,或者说,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对于自然美来说,一方面,人的本质力量通过这些自然属性在对象身上感性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对象自身的自然属性也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凝聚到它们之中,从而使它们具有了美学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仍以香山红叶为例。当我们走近香山,看到层林尽染的红叶,首先会被红叶本身那火红的色彩和漫山红遍的感性形式所吸引,所感动,或许我们会触景生情,联想到火热飞腾的生活,联想到各种喜庆的日子,或许什么都没想,一看到这景象就觉得高兴、兴奋。这是为什么?这种美感怎么来的?可以设想,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面对香山红叶绝不会产生这样的美感。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欣赏香山红叶的自然美,乃是人类数十万年劳动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结果,是人类长期审美实践经验不断积淀的结果。只有当人类经过漫长的劳动实践和审美实践之后,人的社会性凝聚到、渗透到、积淀到自然性上,香山红叶才具有了美学意义,人们才能通过观赏红叶产生愉悦的美感。
综上所述,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现。
具体来说,与其他美学形态相比,自然美还具有以下几个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成自然美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事物本身的质料、色彩、形状等自然特征。没有这些自然属性,也就没有自然美。马克思在谈到金和银这两种自然物时说:“它们可以说表现为从地下世界中发掘出来的天然的光芒,银反射出一切光线的自然的混合,金则专门反射出最强的色彩红色。而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金银本身发光的质地就是它们成为自然美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自然美偏重于形式。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例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一幅自然景象,并没有写出具体的内容,但却直激起人的无限感慨,勾起人的无限遐思,平生出说不清、道不明的强烈美感,那种跃然纸上的肃穆、雄浑、辽阔、寂寥,完全是由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而生的。自然美这种偏重形式的特点,有时造成美与善的背离。如蟾蜍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但因为它形象难看,被人叫做“癞蛤蟆”,当成丑的典型代表。而鹤是一种害鸟,却因为它的长腿、细嘴、高脖子,洁白的羽毛和轻盈的步态等,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誉为“仙鹤”,更有许多美丽传说与诗文赞美它。
第三,自然美具有联想性。自然物之所以给人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越丰富,越奇妙,这种美感就越浓烈。比如大家在中学就读过的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的是西北平原上的白杨树,普普通通的白杨树之所以在作者的心灵激起美感,是因为作者通过白杨树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他赞美白杨树的挺拔不屈、团结向上,实际上是赞美他联想到的团结一致、英勇抗日的革命军民。自古以来,我国的仁人志士以松、竹、梅、兰、菊等为美,也是因为从这些自然事物的自然属性联想到人的高尚品德。
第四,自然美具有变易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化不居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角度也是可以变化的,这就产生了自然美的变易性。宋代诗人苏轼咏庐山的《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映的就是自然美“移步易景”的特性。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