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形成三大城市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形成三大城市群
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韓潔)中國沿海的環渤海灣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正在發展成主導中國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三大城市群,今後中國經濟將越來越向這三個大城市群集聚。由國內外近百位權威專家和學者透過多年研究完成的中國第一部城市發展報告——《(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19日在北京正式面世。報告專家團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說,中國要在本世紀的頭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加快中國城市化步伐,發揮城市的中心作用是必由之路。他指出,中國城市化戰略應按面、線、點設計,要培養三大城市群,創建七大城市帶,發展若干個中心城市,構建起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立體框架。
報告指出,作為城市化的高級形式,大城市群目前在中國已經開始出現,如20世紀80年代開始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以廣州和深圳作為經濟中心;90年代發展起來的滬寧杭經濟群的集中地——長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還有現在正逐步顯現的首都經濟圈——環渤海灣大城市群。
牛文元說,大城市群在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有較好的投資環境和經濟實力,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較高的投產效益,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說,目前,三大城市群中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已明顯形成,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環渤海灣大城市群也會很快形成。以此為中心,中國還應考慮規劃一系列的城市經濟帶,比如上海——南京沿線經濟帶,併發展一批有特色的中心城市,如綜合型、政治型、經濟型、交通型、文化型、旅遊型等特點的城市。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面、線、點形成後,將有一半的人口、GDP的80%、全國工業產值的90%以及全國進出口總額的95%在這些地域產生。《(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是在中國市長協會
的組織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兩院院士吳良鏞以及首席科學家牛文元等近百名國內外專家共同完成。今後該報告將在中國每年出版一次。(完)
《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發佈
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孫玉波)被稱為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白皮書”的《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19日正式發佈。
《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是一本城市發展的綜合性專著,系統研究、探討城市發展、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化戰略、城市發展能力等專題。這是第一部中國城市發展的報告,新中國成立以來,尚未有這樣全面、系統論述和彙編有關城市發展的專門論著。
《報告》由中國市長協會主持,由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院士為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由上百名專家共同努力編撰而成,以約100萬字的篇幅,對中國城市公問題進行一次全景式描述。
《報告》共四篇,分別是中國城市發展戰略報告、中國城市指標體報告、中國城市發展能力統計報告和中國城市能力資產負債分析報告。在附錄部分詳盡地記錄了近15年中國城市發展大事記、新中國50年來中國城市發展統計、國外城市一些基本情況和中國與世界有關城市的數據對比。
《報告》提出了未來50年中國城市化的戰略設計7項原則,擬定了11項戰略目標、6項戰略任務和必須走出的三大誤區;計算了未來中國城市化的4類支付成本;提出了城市化質量標準的宏觀判據和實施城市化戰略的政策建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