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一)摄取生活中的数学,收集数据资料。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收集数据资料,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教学百分数在“储蓄”中的应用一课时,安排学生去调查,去了解储蓄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查情况展开学习,在汇报调查情况中明确了储蓄的意义,了解了现在的利率以及利息税的情况。

(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在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到的、摸到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引入新知。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入时,教师说: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于双臂伸长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12岁儿童的头长与体长的比是1:7…….知道这些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袜子是否适合你穿;警察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都是用“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掌握知识。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直观讲解,是学生便于掌握。例如:教学“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洋洋到文具店去买铅笔,每支0.75元,买5支需要多少元?

教师虚拟超市场景,让同学当营业员,计算出购物的货款:

每支铅笔0.75元,买1支多少钱?买2支多少钱?3支、4支呢?…….

第一步,结合生活经验,口算结果。0.75×1=0.75(元);0.75×2=1.50(元);

0.75×3=2.25(元)

第二步(1)让学生观察:积中有几位小数?被乘数有几位小数?(2)找规律

第三步(1)想一想:为什么,被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2)讲思路:075×5=75×5÷100,先看作整数来乘被乘数扩大了100倍。(3)指导学生列竖式,总结计算法则。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在应用中认识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能力。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可让学生预算一下家里铺地的费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数据,经过哪些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综合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中参与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例如一次数学活动课时,设计了一个让解决门票问题的题目:据老师了解,我校有290人参加活动,公园对我们小学生集体购票有以下几种优惠方法。公园门票每人10元,集体240

人以上优惠办法如下:1.集体购票打九折。余学生原价购票。2.同学中的1/6(身高不足1.40米)按半价购票,其余同学购全票。3.八人买七张票即可进入。

请问哪种购票方法最优惠?由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每种方法的含义,再由小组长分工,每人计算一种,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惠的方法。

学生们通过“分析——比较——选择”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环节,教师对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打折现象,优惠方法经过“数学化”后一起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运用多种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遵旨是:“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