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基础
微波技术基础
Chap. 3 微带传输线
优点:
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便于与微波集成电路相连接
缺点:
损耗大、Q值低、难以承受较大的功率(目前只适用于中小功率范围)
基本结构形式:
-对称微带线(带状线,stripline)
-不对称微带线(标准微带线或简称微带线,microstrip)
§5
§
§
α
⎦
⎣⎦
§
第2、3章小结
矩形波导
圆波导平行双线同轴线微带线介绍了多种传输线(波导)
带状线
二、一般规则波导中导行波的波型(模、模式)和传输特性
¾依据E z 和H z 存在的情形,可分为三类:
TEM波、TM波、TE波
波型(模式)是指每一种能够单独地在规则波导中存在的电磁场的一种分布状态(场结构)
¾依据色散特性可分为:
非色散波型(TEM波)与色散波型(TE波、TM波) 单导体所构成的空心金属波导管内不可能传输TEM 波型。
双导体或多导体,则可以传输TEM 波型
六、微带传输线
1、带状线
•TEM 模
•主要特性参数:Z
c 、衰减等
•尺寸选择•准TEM 模
•主要特性参数:Z
c 、衰减、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等
•色散特性与尺寸选择2、微带线。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第一章 学习知识要点1.微波的定义— 把波长从1米到0.1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
微波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为: 3×108Hz ~3×1012Hz 。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宽10000倍。
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波段。
2.微波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 似光性、2) 频率高、3) 能穿透电离层、4) 量子特性。
3.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 在雷达上的应用、2) 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 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4)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 微波能的应用。
4.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
一种是“场”的分析方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特性。
第二章 学习知识要点1. 传输线可用来传输电磁信号能量和构成各种微波元器件。
微波传输线是一种分布参数电路,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时间和空间位置的二元函数,它们沿线的变化规律可由传输线方程来描述。
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中的基本方程。
2. 均匀无耗传输线方程为()()()()d U z dz U z d I z dzI z 2222220-=-=ββ 其解为 ()()()U z A e A e I z Z A e A e j z j zj z j z=+=---120121ββββ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终端电压U 2和电流I 2,则: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始端电压U 1和电流I 1,则:()()⎪⎭⎪⎬⎫+=+= sin cos sin cos 022022Z z jU z I z I z Z jI z U z U ββββ其参量为 Z L C 000=,βπλ=2p ,v v p r =0ε,λλεp r=03. 终端接的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1) 当Z Z L =0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
《微波技术基础》课件
微波技术的应用领域
பைடு நூலகம்
通信
微波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 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等。
医疗诊断
微波医疗设备可用于乳腺癌检测、皮肤病诊 断等,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的特点。
雷达
微波雷达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测、航空导航、 智能交通等领域,实现目标探测与跟踪。
循环器
循环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信号方向流动的微波器 件,常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微波电路的设计原则
1 匹配
保证信号的最大能量传输,减少反射损耗。
2 稳定性
设计电路时考虑温度、供电和尺寸等因素,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
3 带宽
设计宽带电路以满足不同频率范围的应用需求。
微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技术将在更 多领域展示出巨大潜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提供支撑。
工业加热
微波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材料烧 结等领域,具有快速、节能的特点。
常见的微波器件
波导
波导是一种用于传输和导向微波的金属管道, 常用于通信、雷达等高频电路中。
功分器
功分器用于将一个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输 出信号,常用于天线阵列和无线通信系统。
微波滤波器
微波滤波器用于选择性地传输或屏蔽特定频率 的信号,常用于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结论和要点
微波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应用广泛且前景广阔。深入了解微波技术的基 础知识对于我们掌握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微波技术基础
本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微波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微波技术的定义、物 理特性、应用领域、常见器件、电路设计原则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精选微波技术基础知识
1、第三章、微波集成传输线常用集成传输线的种类和主要特点2、第四章介质波导和光波导
1、传播条件和波型2、特性阻抗3、波长,相速4、功率容量5、衰减
了解
微波集成传输线
微波集成传输线的最大特点是 平面化
五种重要的传输线:带状线(Stripline)微带线(Microstrip line)槽线(Slotline)鳍线(Finline)共面线(Coplanar line)
式中
微波集成传输线-带状线
带状线—优缺点和应用
1、改变线宽一个参数就改变电路参数(特性阻抗)。2、在馈线、功分器,耦合器,滤波器,混频器,开关的设计中,体积小,重量轻,大批量生产的重复性好。3、立体电路的设计,适用于多层微波电路,LTCC等,辐射小。4、封闭的电路,调试难。5、电路需要同轴或波导馈入,引入不连续性,需要在设计时补偿。6、在多层电路设计中,存在不同节点常数的介质之间的连接,介质与金属导体的连接,分析方法非常复杂,尤其对3D电路,尚缺少各种不连续性的模型和相关设计公式,采用全波分析法或者准静态场分析。
毫米波鳍线混频器
介质波导和光波导
当毫米波波段→亚毫米波段→太赫兹波段时普通的微带线将出现一系列新问题1)高次模的出现使微带的设计和使用复杂2)金属波导的单模工作条件限制了其横向尺寸不能超过大约一个波长的范围。这在厘米波段和毫米波低频段不成问题。但到毫米波高频段,单模波导的尺寸就显得太小,不仅制造工艺困难,而且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容量越来越小,壁上损耗越来越大,衰减大到不能容忍的地步。因此,对毫米波段的高端及来说,封闭的金属波导已不再适用。于是,适合于毫米波高频段、亚毫米波的传输线 —— 介质波导等非封闭式的传输线(或称开波导)便应运而生
微波集成传输线-微带线
微波技术复习课件
馈线的种类:同轴 线、带状线和微带 线等
馈线与微波器件的 连接方式:通过连 接头或直接焊接
03
微波电路与设计
微波电路的基本组成
微波网络:传输线、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的网络 微波放大器:用于放大微波信号的器件 微波滤波器:用于滤除干扰信号的器件 微波铁氧体器件:用于控制和调节微波信号的器件
微波电路的设计原理
航空航天技术:利用微波技 术进行导航、通信和雷达监 视等
雷达技术:利用微波技术进 行高精度、远程的探测和识 别
5G通信技术:利用微波技术 实现高速、低延迟的通信
医疗技术:利用微波技术进 行加热治疗、消融等应用
军事领域:利用微波技术进 行电子战、通信干扰等应用
未来挑战:需要克服的问题 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微波衰减器:用 于能量损耗控制, 主要有固定衰减 器和可变衰减器 两种类型
微波放大器:用 于信号放大,主 要有固态放大器 和真空管放大器 两种类型
微波混频器:用 于频率转换,主 要有单平衡混频 器和双平衡混频 器两种类型
微波天线与馈线
微波天线的分类: 线性和非线性
馈线的功能:传输 微波信号,连接微 波器件与系统
添加文档副标题
微波技术复习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目录
01 微 波 技 术 基 础 知 识
02 微 波 器 件 与 系 统
03 微 波 电 路 与 设 计 05 微 波 仿 真 软 件 与 实 验
04 微 波 测 量 技 术
06
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01
微波技术基础知识
微波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的特点是波长在1mm到1m之间 微波具有穿透性、吸收性和反射性等特点 微波的应用范围广泛,如雷达、通信、加热等领域
微波技术基础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要求第一章引言1.微波的工作频段2.微波的主要特点第二章微波传输线理论1.微波传输线与低频传输线的对比2.均匀传输线的电报方程(时域形式、频域形式)和波动方程3.已知负载的解型(无损形式)4.传输特性参数: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相速、波长5.输入阻抗和反射系数:定义、公式和关系第二章微波传输线理论(续)6.无损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分析7.传输功率(重点),功率容量和效率(一般)8.掌握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的基本构成原理、圆图的主要特性(圆图作题不要求)9.阻抗匹配:三种阻抗匹配问题(重点)、阻抗匹配方法及其特点(一般)10.时域分析方法:时空图解法第三章金属规则波导1.规则波导的纵向场法公式(TE和TM)、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波型分类等。
2.矩形波导:场的求解过程、下标含义和范围、场结构简易绘制方法的原理、传输特性(三种波长、截止条件、简并概念、主模、相速和群速、波阻抗等)3.圆波导:纵向场的求解形式、下标含义和范围,三种主要模式的基本特点第三章金属规则波导(续)4.同轴线:主模的特性、设计原则5.激励与耦合的主要方法和举例6.损耗问题:导体损耗(微扰思想)、介质损耗和消失波衰减第四章微波集成传输线1.增量电感法:基本思想和物理解释、解题方法2.对称耦合传输线的奇偶模分析:对称耦合传输线的奇偶模分解(场特性)奇偶模分析的主要特点奇偶模分析的主要结果(偶模阻抗、奇模阻抗、K等参数的关系)第五章介质波导1.介质波导的工作原理:H平面波和E平面波以及独立方程组;两种平面波的反射系数;全反射、全折射的形成条件及其证明;两种基本波型(表面波和辐射模)。
2.圆形介质波导:主要工作模式和主模、截止条件和含义相速度特性第五章介质波导(续)3.平板介质波导:TE和TM的色散方程、基本模式的对称场分布、路的求解方法4.矩形介质波导:EDC方法与马氏方法的主要区别EDC方法的求解(分区、拉伸方向、电场与介质交界面的关系、波阻抗、横向谐振条件、有效介电常数等)第六章微波谐振器1.微波谐振器的基本特性:三个特性;基本参数(谐振波长和品质因数,p值的选取范围)2.金属波导谐振器:矩形谐振腔(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纵向场法公式、下标的含义和范围、主模等)圆形谐振腔(下标的含义和范围、主模、模式图、虚假模式及其定义等)第六章微波谐振器(续)3.传输线谐振腔:横向谐振条件4.非传输线谐振腔(一般)5.谐振腔的微扰理论:基本公式介质微扰(重点是有损情况)腔壁微扰(谐振频率与储能变化的关系)第七章微波网络基础1.微波网络与低频网络的主要不同2.网络阻抗和反射系数与损耗、储能的关系3.[Z]和[Y]的定义、元素含义和主要性质4.[S]的定义、元素含义和主要性质5.[A]和[T]的定义、元素含义和主要性质。
微 波 技 术 基 础
U - UL 其中 += L ,IL =IL Z0 Z0
两个行波之和不一定是行波!
§1.3 长线的参量
一. 特性参量
指由长线的结构、尺寸、填充的媒质及工作频率决定 的参量。(和负载无关)
特性阻抗Z0
传播常数γ
相速Vp与波长λ
§1.3 长线的参量
1. 特性阻抗Z0
将传输线上行波电压与行波电流之比定义为传输线的 特性阻抗,亦即入射波电压与电流复量之比或反射波电 压与电流复量之比的负值,用 Z 来表示, 其倒数称为 0 特性导纳, 用 Y0 来表示。根据定义有:
第一章 传输线的基本理论
在微波技术的研究中,传输线理论具有基础性和 极大的重要性。传输线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及传 播工具,而且是构成各种微波元件和电路的基础。
低频下,电路尺寸远小于波长,因此可认为稳定状态的电 压和电流是在电路各处同时建立起来的,元件参量既不依 赖于时间、也不依赖于空间——“集总”电路分析观点。 基尔霍夫定律能圆满的解决实际问题。 微波电路的特点是波长短,与电路尺寸在同一量级,这意 味着电路一点到另一点电效应的传播时间与微波信号的振 荡周期可比拟,元件的性质也不再认为是集总的,必须该 用与器件有关的电场与磁场来进行分析。
三. 分析方法
1.场的方法:以E、H为研究对象,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 解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方程, 得出传输线上电场和磁场 的解, 进而研究传输特性的横向分布及纵向传输特性。 该方法较为严格, 但数学上比较繁琐。
2. 路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以U、I为对象,从传输线 方程出发, 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 电流波动方程的 解, 分析电压波和电流波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即用 电路理论来研究纵向传输特性。本质上是化场为路。该 方法有足够的精度, 数学上较为简便, 因此被广泛采用。 长线理论就是研究TEM波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的电路理论。
微波技术基础
微波技术基础第一篇:微波技术基础微波技术是指在微波频段内进行无线电波传输和工作的技术。
微波频段的频率范围为300MHz至300GHz,是一种高频电磁波。
微波技术应用广泛,包括通信、雷达、医疗成像、无线电视、卫星通信等方面。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微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1、微波的特点微波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传输能力强、穿透力强、反射和绕射能力弱。
由于微波波长短,具有高频率和短时间间隔,相应的能量高,因此可以携带大量信息。
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一些物质。
但它对金属等导电材料的反射和绕射能力非常弱。
2、微波的应用微波技术应用广泛,包括通信、雷达、医疗成像、无线电视、卫星通信等方面。
其中,通信是微波技术应用最广的领域。
无线电视也用到了微波技术,它具有大带宽和高清晰度等优点。
雷达是一种利用微波波段特殊频率特性进行目标侦察和跟踪的技术。
医疗成像是微波技术的另一个应用领域,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实现肿瘤发现和诊断。
3、微波的发射方式微波发射方式包括波束走向和波束展宽两类。
波束走向是指将微波束对准目标以达到传送信息的目的。
波束展宽是指通过微波辐射,以实现信息的传输。
微波发射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确定,例如在通信中应选择波束走向,而在雷达中应选择波束展宽。
4、微波的传输损耗微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损耗。
导致这种损耗的原因主要包括传输路径的衰减、反射和绕射效应、电磁波散射等。
传输路径的衰减是微波传输损耗最主要的原因。
它可以通过加强发射功率、缩短传输距离、采用大口径天线等措施来降低影响。
5、微波天线天线是微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高频率的电磁波转换成物理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
微波天线种类繁多,包括Horn天线、微带天线、反射天线、缝隙天线等。
微波天线的使用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选择。
例如,在雷达中,反射天线和缝隙天线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指向和定位,而微带天线则可以被制成很小的尺寸,方便安装和使用。
6、微波放大器微波放大器的作用是放大微波信号,以便在传输中降低信号衰减。
《微波技术基础》题集
《微波技术基础》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微波是指频率为()的电磁波。
A. 300MHz-300GHzB. 300Hz-300MHzC. 300GHz-300THzD. 300kHz-300MHz2.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相同。
A. 光速B. 声速C. 电场传播速度D. 磁场传播速度3.微波的主要特性不包括()。
A. 直线传播B. 穿透性强C. 反射性D. 绕射能力强4.微波传输线主要包括()。
A. 同轴电缆和光纤B.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C. 光纤和波导D. 双绞线和波导5.在微波通信中,常用的天线类型是()。
A. 偶极子天线B. 抛物面天线C. 环形天线D. 螺旋天线6.微波谐振腔的主要作用是()。
A. 储存微波能量B. 放大微波信号C. 转换微波频率D. 衰减微波信号7.微波加热的原理是()。
A. 微波与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相互作用B. 微波使物体表面温度升高C. 微波直接转化为热能D. 微波引起物体内部化学反应8.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有关。
A. 密度B. 介电常数C. 磁导率D. 温度9.微波通信中,为了减少信号的衰减,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信号频率B. 减小信号功率C. 使用中继站D. 改用光纤通信10.微波测量中,常用的仪器是()。
A. 示波器B. 微波功率计C. 万用表D. 频谱分析仪(部分功能重叠,但更专用于频率分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微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至_________。
2.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m/s。
3.微波的_________特性使其在雷达和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4.微波传输线中,_________具有宽频带、低损耗的特点。
5.微波天线的作用是将微波能量转换为_________或相反。
6.微波加热过程中,物体吸收微波能并将其转化为_________。
7.微波在介质中的衰减主要取决于介质的_________和频率。
微波技术基础
一、简答题:1、电磁波频段划分与使用研究?隐形飞机的隐形原理?核潜艇的对外界通信方式及分析?答:无线电频段和波段的划分:序号频段名称频段范围波段名称波长范围主要用途1 甚低频(VLF) 3~30kHz 甚长波10~1万米音频电话、长距离导航、时标2 低频(LF) 30~300kHz 长波10~1千米船舶通信、信标、导航3 中频(MF) 300~3000kHz 中波1000~100米广播、船舶通信、飞行通信、船港电话4 高频(HF) 3~30MHz 短波100~10米短波广播、军事通信5 甚高频(VHF) 30~300MHz 米波10~1米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6 特高频(UHF) 300~3000MHz 分米波10~1分米电视、雷达、移动通信7 超高频(SHF) 3~30GHz 厘料波10~1厘米雷达、中继、卫星通信8极高频(EHF) 30~300GHz 毫米波10~1毫米射电天文、卫星通信、雷达隐形飞机的隐形原理:通过降低飞机的电、光、声这些可探测特征,使雷达等防空探测器不能够早期发现来实现的。
为了减弱飞机电、光、声这些可探测特征,这种飞机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非常规布局,消除小于或等于90°的外形夹角,发动机进气口置于机身背部或机翼上面,采用矩形设计并朝上翻。
2个垂直尾翼均向外斜置,机身与机翼融为一体,使飞机对所有雷达波形成镜面反射,减小雷达回波。
在材料使用上,大量采用宽波段吸波性轻质耐热复合材料,并在表面涂覆放射性同位素涂层,通过同位素放射高能粒子,使周围空气形成等离子屏障。
在离子与电磁波相互作用过程中,吸收雷达波和红外辐射,整机雷达反射面降到1平方米以下。
即使这一点反射,也因通过等离子体的绕射、散射而造成雷达测量上的误差,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
核潜艇的对外界通信方式: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分析:潜艇要遂行军事任务必须要与外界有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短波在水中不能使用,因为短波在水中衰减得太快,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浮标天线或浮力天线,即把天线通过一根长长的绳索施放到水面,这样潜艇在水下也可发射信号。
微波技术基础
微波技术基础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探测等领域。
掌握微波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波技术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波技术。
一、微波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微波技术是指利用微波(300MHz-300GHz)进行信息传输和探测的技术。
微波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高频特性:微波技术的工作频率较高,能够提供较大的带宽,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2. 穿透力强: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气层,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雷达探测。
3. 直线性好:微波的传播路径近似直线,适合于直线传播的应用场景。
4. 天线尺寸小:与低频通信相比,微波通信所需的天线尺寸较小,便于集成和应用。
二、微波技术的关键组件微波技术的关键组件包括:1. 微波振荡器:微波振荡器是微波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它能够产生稳定的微波信号。
2. 微波放大器:微波放大器用于放大微波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功率。
3. 微波混频器:微波混频器用于实现微波信号与其他信号(如射频信号)的混合,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4. 微波天线:微波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是微波通信和雷达探测的关键组件。
三、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1. 无线通信:微波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4G、5G等通信标准都采用了微波技术。
2. 卫星通信:微波技术是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3. 深空通信:微波技术是实现深空通信(如火星探测、月球探测等)的重要手段。
四、微波技术在雷达探测领域的应用微波技术在雷达探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包括:1. 雷达探测:微波技术可以用于雷达系统的发射和接收部分,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2. 气象雷达:微波技术是气象雷达的关键技术,用于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
3. 航空雷达:微波技术在航空雷达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空中交通管制、飞行器探测等。
微波技术基础
0 1 0 情况2: S S 0 0 1 R 1 0 0
第8章 常用微波元件
性质3:无耗互易三端口网络的任意两个端口可以实现 匹配。 证明:假定端口1和2为匹配端口,则其S矩阵可以写成
可以选择输出线的特性阻抗和来获得不同的功率分配比。 50Ohm等功分器,接100Ohm并联
第8章 常用微波元件
a.矩形波导T形接头 矩形波导工作在主模工作TE10,分E-T和H-T接头:
E-T接头
H-T接头
判断依据:1、枝节的宽边所在的平面与XX场平行—
—就叫做XX-T接头。
第8章 常用微波元件
S
i 1
n
2 ij
Sij Sij 1
* i 1
n
Sis Sir * 0 s r
i 1
n
若网络也是无耗的,由散射矩阵的幺正/酉正性可得: 2 2 * S12 S13 1 S13 S23 0 2 2 * S12 S23 1 S23 S12 0 2 2 * S13 S23 1 S12 S13 0 可见:三个参数 S12 , S23 , S13 中至少有两个必须为零,但又 不能成立,这说明一个三端口网络不可能做到无耗、互易 和完全匹配。
思考题 ——T形节串并联等效电路的由来??
E-V
E-T接头
H-I
H-T接头
E-V
结合串联和 并联电路的 电压电流关 系思考
H-I
第8章 常用微波元件
b.对称Y分支 矩形波导对称Y分支结构及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分为 E面分支和H面分支;前者为串联分支,后者为并联分支。
《微波技术基础》课件
微波网络基础
总结词
介绍微波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详细描述
微波网络是指由微波元件和微波传输线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实现信号的传输、变换和 处理。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微波网络可分为模拟微波网络和数字微波网络。微波网络 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隔离度等,这些参数对微波网络的性能和稳
太赫兹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安全检测 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高速无 线通信、高精度雷达测距、生物医学成
像等。
目前,太赫兹波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提 高信号传输质量、减小传输损耗、开发
小型化太赫兹源等方面。
微波量子电子学
微波量子电子学是量子电子学和微波工程相结 合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 波对量子态进行控制和操作。
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微波网络在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微波器件与系统
微波振荡器
微波振荡器是产生微波信号的电 子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振 荡,通过在电路上形成正反馈以
维持振荡。
常见的微波振荡器有晶体振荡器 和陶瓷振荡器,它们分别基于晶 体和陶瓷的压电效应产生振荡。
微波振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频率 稳定度、相位噪声、调频范围等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微波系统的
微波频段划分
总结词
详细描述微波频段的划分标准和各频段的应用。
详细描述
微波频段通常是指频率在1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微波频段被划分 为多个频段,如L波段(1-2GHz)、S波段(2-4GHz)、C波段(4-8GHz)、X波段(8-12GHz)等 。不同频段的微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应用领域,如通信、雷达、导航、加热等。
西电微波技术基础Ch
(1-5)
02
03
04
在Maxwell方程中还存在另一对矛盾对抗,即
和 构成一对矛盾,在时域中
方程(1-2)右边两项,而方程(1-3)右边一项,这就构成了Maxwell方程本质的不对称性。尽管为了找其对称性而一直在探索磁流 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始终未果。
(1-6)
05
Maxwell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例4]两种半无限大媒质的反射情况
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1-9)
利用z=0的边界条件,电场切向分量和磁场切向分量必须连续,有 (1-8)
采用 时谐因子
也即
补充:已经知道电场通解的表达形式 代入 得到
令 ,或 称为波阻抗,即
壹
贰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1
写出Maxwell方程组 上面这两个方程也称为均匀平面波的传播方程。
2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其中, 正好是光速,这也是光的电磁学说的重要依据。
再次求导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采用时谐形式, 即设的时间因子,可得
思考问题:在式(1-7)中哪一项表示向z方向的入射波?哪一项表示向-z方向的反射波?
(1-2)
(1-3)
这里,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上面方程内含的哲学思想:
这两个方程左边物理量为磁(或电),而右边物理量则为电(或磁)。这中间的等号深刻揭示了电与磁的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相互对立,共存于统一的电磁波中。正是由于电不断转换为磁,而磁又不断转成为电,才会发生能量交换和贮存。
图 1-2
1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图 1-10 均匀平面波传播
三、场的方法向路的方法转化
微波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设计
微波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设计引言微波技术以其高频、高速、高精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天文、医学等领域。
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微波技术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文旨在介绍微波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设计,以期提高学生对微波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微波技术基础微波技术基础包括了微波器件、微波电路、微波天线等知识点。
在教学中,应注重梳理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微波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如:微波通信、微波雷达、微波辐射、微波医学等。
同时,通过上课和实验的结合,加深学生对微波频率和波长等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波的性质及微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微波功率合成器设计微波功率合成器在微波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无线通信设备、微波雷达和微波光学等方面。
通过微波功率合成器的设计,可以深入了解微波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掌握微波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在设计实践中,需要学生了解微波功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常用设计技巧、设计流程等,同时辅以一定的仿真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加深对微波电路设计和微波信号处理的理解。
3. 微波天线及辐射微波天线及辐射是微波技术中的重点领域。
通过微波天线的设计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天线辐射的基本原理和方程,掌握天线参数选取的基准和方法,并且了解基本的微波辐射特性和波束控制技术。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可深刻了解微波辐射和天线性能的关系,以及微波天线在通信、雷达和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应用实践。
教学方法在微波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学讲解,实验演示,系统性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等资料以加深学生对于微波技术的理解及其实际应用。
其中,实验环节是深入学习和理解微波技术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变为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加深对微波电路和分析方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本文的微波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学生对于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微波电路设计、仿真分析和实验操作的能力;3.提升学生的微波信号处理和天线辐射技术能力;4.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拓思路,提高其对微波技术的研究能力;5.在微波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w Et H t
等效双线传输线的等效特性阻抗为: Z e U e I e 根据阻抗相等条件,波导等效为双线时, Ze=Zw,即
Et U ( z ) et (u, v) Ue Ze Ie Ht I ( z ) ht (u, v) et (u, v) ht (u, v)
1. 阻抗参量与导纳参量
设参考面T1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1和I1,而参考面 T2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2、I2,并规定电流I1和I2流入网络 时为正。连接T1、T2端的广义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Zc1 和Zc2。 (1)阻抗参量
现取I1、I2为自变量, U1、U2为因变量, 对线性网络有
U1=Z11I1+Z12I2
x x
§5.2 等效传输线
为确定式中的任意常数K,将上式代人归一化条件式中, 则得:
K 2 ab
因此模式矢量函数为: 2 2 et sin x y ht sin ab ab a a 再根据TE10模的横向场量Et和Ht表达式:
x x
网络模型的优点包括: 大量减少元件数目,避开电路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效应; 简化网络输入输出特性的关系; 其实最重要的是不必了解系统内部的结构就可以通过实验 确定网络输入、输出参数。
§5.1 引言
§5.1 引言
一个微波网络模型由一个通常称之为“黑箱”的N及其 与外部相连接的若干端口构成。 “黑箱”表示不均匀性,端 口是它与外界相联系的“窗口”,电信号由端口输入或输出, 并可在端口处进行电压、电流、反射系数和衰减等量的测量。 一个端口由两个端子构成,对两个端子而言,流入一个 端子的瞬时电流必须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相等 网络的 端口条件。 每一端口都应施加一对信号量:电压 电流,或者,入 射波 反射波的场强复振幅。 利用微波网络模型,就可以利用电路和传输线理论求出 各端口信号量之间的关系,即信号通过网络后其幅度、相位 的变化情况(外部特性),从而避免了对不均匀性结构复杂 的内部场分布计算。
§5.2 等效传输线
在第一章中, 均匀传输理论是建立在TEM传输 线的基础上的, 因此电压和电流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而且电压和电流只与纵向坐标z有关, 与横截面无 关, 而实际的非TEM传输线如金属波导等, 其电磁 场E与H不仅与z有关, 还与x、 y有关, 这时电压和 电流的意义十分不明确, 例如在矩形波导中,电压 值取决于横截面上两点的选择, 而电流还可能有横 向分量。 因此有必要引入等效电压和电流的概念, 从而将均匀传输线理论应用于任意导波系统, 这就 是等效传输线理论。
§5.2 等效传输线
使用规定①,我们得到波导中的模式电压和模式电流, 因其具有多值性,所以不能直接把它们作为与波导相等效 的双线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但是,使用规定②和③,在 波导的传输功率和波型阻抗与等效双线的传输功率和特性 阻抗分别相等的条件下,模式电压和电流的值是确定的, 可以作为等效双线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 (1)功率相等条件: 波导中传输功率为:
这表明,在模式矢量函数满足功率归一化条件下,为保持 阻抗相等条件,则电场和磁场的模式矢量函数的值应相等
§5.2 等效传输线
根据上述的把波导等效为双线传输线的两个等效条件, 当已知波导中某一模式的场的横向分量Et和Ht时,即可求出 等效双线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 现以矩形波导中的TE10模为例,求出其等效的电压和电流: TE10模的横向场量Et和Ht为: j z
j z Et yE y yE ym sin x e U z et a E ym j z H t xH x x sin x e I z ht ZTE10 a
§5.2 等效传输线
就可以求出将波导等效为双线传输线时的等效电压和等效 电流为:
U2=Z21I1+Z22I2
§5.3 微波网络的阻抗与转移参量
也可以写成
U1 Z11 Z12 I1 U Z I Z 2 21 22 2
简记为:U=ZI 上式中,U和I分别为由端口电压和电流所构成的列矩阵,Z为
Z11 Z12 Z Z Z 21 22 它是一个方矩阵,称为二端口网络的阻抗矩阵,其元素Z11、 Z12、Z21、Z22称为阻抗参量,它们仅由网络本身所确定,而与 端口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无关。因此,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找出阻 抗参量的物理意义。
ab Ue U z E ym e j z 2 ab E ym j z Ie I z e 2 ZTE10
传输线中不均匀性的存在会使传输系统中出现多模传 输,即产生高次模,但是由不均匀性引起的高次模, 通常 不能在传输系统中传播, 其振幅按指数规律衰减。因此高 次模的场只存在于不均匀区域附近, 它们是局部场。
§5.2 等效传输线
Et ( x, y, z ) et ( x, y)U ( z )
H t ( x, y, z ) ht ( x, y) I z
式中e(x, y)、h(x, y)是二维实函数, 称为模式分布函数, 表示电磁场在波导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U(z)、I(z)都是 一维标量函数, 它们反映了横向电磁场各模式沿传播方向 的变化规律, 故称为模式等效电压和模式等效电流。 需要指出的是,模式电压和电流是从只有场的横向分 量才对传输功率有贡献的观点出发而定义的一种等效参量, 其数值和量纲在选择上具有任意性(多值性),即不是唯 一的,因此,它只是作为分析问题的一种描述手段,只具 有形式上的意义,并非真实存在。
要以上等式成立,则模式矢量函数必须满足:
e u, v h u, v zdS 1
s t t
这个条件,称为模式矢量函数的功率归一化条件。在这个条 件下模式电压和模式电流就是等效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
Ue U z Ie I z
§5.2 等效传输线
§5.2 等效传输线
在离开不均匀处远一些的地方 , 高次模式的场就衰减 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 因此在那里只有工作模式的入射波和 反射波。通常把参考面选在这些地方 , 从而将不均匀性问
题化为等效网络来处理。如图所示是导波系统中插入了一
个不均匀体及其等效微波网络。
不均匀性
Ze
微波 网络
Ze
T1 (a )
第五章 微波网络基础
§5.1 引言 §5.2 等效传输线 §5.3 微波网络的阻抗与转移参量 §5.4 微波网络的散射与传输参量 §5.5 二端口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
§5.1 引言
微波系统可以看作由微波传输线和微波元件组成的, 其结构较复杂。因此,如果按照前几章所讲的用“场”的 分析方法得出微波传输线和微波元件的内部场结构,分析 系统的特性,一般地讲,是相当困难的。 在微波工程的实际应用中,并不总是需要详细求出系 统内部的场结构,而只需知就可以了。因 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微波传输线等效为双线传输线, 微波元件(可视为传输线中的不均匀性)等效为网络,这 样就可以利用“路”的方法来分析微波系统的特性,从而 即满足了实际需要,又可以简化运算。
Et yE y yE ym sin x e a E ym j z H t xH x x sin x e ZTE10 a
令满足功率归一化条件的模式矢量函数为:
et K sin a
x y
ht K sin a
T2 (b )
§5.2 等效传输线
建立在等效电压、 等效电流和等效特性阻抗
基础上的传输线称为等效传输线, 而将传输系统中 不均匀性引起的传输特性的变化归结为等效微波 网络, 这样均匀传输线中的许多分析方法均可用于 等效传输线的分析。
§5.3微波网络的阻抗与转移参量
微波网络是微波系统或微波电路抽象化的物理模型,它实 际是由微波元件和均匀传输线段构成了的一个封闭的媒质 空间,其内部和边界面上的场量都必须满足麦克斯韦方程 组。 网络理论并不要求研究网络内部的场结构,而只是研究网 络的外部特性。网络是通过端口与外界联系的,当从某一 端口馈入激励信号时,其他端口所产生的响应是由网络本 身所确定的。因此,当我们研究端口信号量之间的关系时, 可采用网络参量来描述网络的外部特性。端口信号量可以 是电压、电流,也可以是场强复振幅的归一化值。
§5.2 等效传输线
1. 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
为定义任意传输系统某一参考面上的电压和电流, 作 以下规定: ①电压U(z)和电流I(z)分别与Et和Ht成正比; ②电压U(z)和电流I(z)共轭乘积的实部应等于平均传输功率; ③电压和电流之比应等于对应的等效特性阻抗值。 对任一导波系统, 不管其横截面形状如何(双导线、 矩形波导、 圆形波导、 微带等), 也不管传输哪种波形 (TEM波、 TE波、TM波等), 其横向电磁场总可以表示 为
1 Pw Re Et H t zdS s 2
等效传输线的传输功率为:
1 Pe Re U e I e 2
§5.2 等效传输线
功率相等,即Pe=Pw,所以有:
U e I e Et H t zdS
s
U e I e U z I z et u, v ht u , v zdS s
§5.3 微波网络的阻抗与转移参量
在各种微波网络中, 双端口网络是最基本的, 任意具有 两个端口的微波元件均可视之为双端口网络。下面介绍线 性无源双端口网络各端口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I1 Ze1 U1 + - T1
双口 双口 网络 网络
I2 + U - 2 T2 Ze2
§5.3 微波网络的阻抗与转移参量
§5.1 引言
微波网络与低频网络相比的特点: 不同的模式等效为不同的网络,具有不同的网络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