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新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董敏教育科学院

摘要:态度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至80年代代,人们开始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态度问题,对态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进展,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并且这种发展变化将不断持续下去。在态度研究的各方面已经非常丰富的今天,本文旨在对态度研究的过去,将现在和未来进行一次较为清晰的论述.

关键词:态度行为计划行为理论态度强度

1.前言

态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态度与对行为的预测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对行为预测能有一个宏观地把握,所以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都非常重要。关于态度的定义很多,通常态度表达的意义是对某件事物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心理倾向,也有的把它具体为对某事物认知和情感倾向。既然是心理倾向,也就是一种心理的准备状态,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行为方式,Baron提到态度的ABC模型,认为态度包含情感(Affective)、行为(behavior)、认知(cognitive)3 种成分,这里的行为成分指的是行动或行为的意图这种心理倾向[1],而不是真正的行为。Upmeyer等人认为行为指的是判断、决策、明显的行为序列过程,而且行为是潜在的态度的表达[2]。由此可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非常紧密。另外,态度有强度这个指标,比较强的态度不易改变,能够影响信息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因此也能够影响相应的行为[3]。但是早期很多研究结果都不容乐观,Wicker 等人认为“态度与行为的直接相关程度很低,以至于心理学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4]所以早期的研究侧重于行为与态度的关系不一致的内部原因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卓有成效。很多心理学实验都发现态度对被试的记忆、判断、思考和选择等都有影响。对态度的研究也就很快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而且还数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2.态度研究的历史

早期态度研究领域在方法上以测量为主,在理论上研究态度的性质,组织原理,改变原理等。

2.1上世纪20-30年代

这个时期以博格达斯和Thurstone等人为代表的对态度测量的研究.几乎吸引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的全部研究力量。对态度的测验主要是用问卷和态度量表这两种方法。Allport &Harlman最早采用选择作答方法研究态度。被试只需简单的用“赞成”或“不赞成”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虽然Thurstone也采用这种方法,但是他在精确的数量化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不过他制成的态度等距量表在数量化上是精确了,量表的编制过程却又比较复杂。因此Likert把Thurstone的等距量表改进成制作方法更简便的等级量表。

在研究态度的性质方面,早期最有影响的是Allport G.W.关于态度的定义,他认为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生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这种生理的和神经的准备状态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对个体的行为能够起动力性和指导性作用。Kretchiner E等人则把态度定义为:“一种和人所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机构。”Kagan综合各方面的定义,提出态度的本质是一种有组织的,持久的信念和情感,并使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行为的倾向。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态度是社会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因素,任何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包含上述三种因素,都可以称为态度。同时期还有Katz等人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T.Lapierc对态度的认知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

2.2上世纪30-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在方法上Osgood将语义分化法引入到对态度的测量中,克服了Thurstone和Liken量表将态度简单化的不足。但Osgood的语义分化法也有不足,被试觉得研究者所提的问题很抽象。针对这个问题,Triandis把Osgood的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态度研究方法:行为分化法。此外还有J.B.Taylor等人创造的自我报告法:S.W.Cook等人提出的行为观察法、投射技术和生理测量等。

同时在态度的转变问题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理论上有Heider的平衡理论,主要是研究人际关系和人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关系的一致性原理。他提出了P-O-X模型。模型假设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P与O双方建立起一定的感情,x是第三者的人或事物。Heider认为P-O-X的关系如果相适应,则P-O-x的体系呈均衡状态,P的态度就不需要转变。反之,则要对这种认知体系加以改变。此外,还有Osgood&Tannerbaum的一致理论和Festinger 的认知不协调理论。Osgood&Tannerbaum的一致理论是Heider的平衡理论的特例,主要用于解释读者,听众,观众对各种社会机构所传播的消息,所讨论的问题的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在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中,他认为当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不协调,不一致时,个体将体验到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这种心理紧张具有动机的性质和效应,驱使个体采用各种手段去减轻和消除紧张,恢复协调;Kelman提出的态度改变过程,他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三个不同的过程:服从,认同和内化。

2.3上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

此时期,Jones&Gerard提出了态度的三段论模式,后由Ben加以发展和补充。在这个模式中,小前提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陈述,大前提是人们对这些认识理解的情感评价,评价的结果就是态度。态度的三段论模式为理解态度的组成,态度的改变,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模式完全是逻辑推理型的,在定量分析和测量工作上难以应对。Fishbein&Ajzen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该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人类是理性的,可以系统使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在这个理论模式中,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信仰和评价产生态度,态度直接作用于行动意向,从而影响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圭尔说:“如果把对态度测量的研究看作是导致社会心理学的第一次繁荣,把对态度转变的研究看作是导致了社会心理学的第二次繁荣的话,那么我们正在经历由对态度系统的研究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学的第三次繁荣。”[5]他的论述使我们对态度研究的现在可见一斑。

3.态度研究的现在

相对于以往,现在的态度研究在态度的概念,结构.测量,转变等各方面都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深化。

3.1在理论上的丰富和深化

态度研究在理论上的丰富和深化首先体现在对态度结构的系统研究上。在对态度系统结构的研究中,凯尔曼等人提出了一种界面结构理论,认为在态度系统中存在一个基本的界面,这个界面把态度分成两个部分,界内的是态度系统中的坚固的部分,界外的是态度系统中容易产生变化的部分。态度系统中的坚固部分不仅限定了那些易于改变部分的范围,而且还影响到在力消失后,那些发生变化的部分返回原先位置的程度[6]。勒威等人及德伯克和万利尔等人的试验都支持了这种界面结构的假设。对这两个层面进行的态度研究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发聂又导致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Greenwald和Ban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Wilson和Lindsey等人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这种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7]。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由旧的态度改变到新的态度,但是旧的态度仍然留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