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资源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例子:如果为了生产一单位Y需要两个
单位的资本(2K)和两个单位的劳动(2L),则
其资本/劳动比率为1:1,即K/L=2/2=1。如果生 产1单位X需要1和4L,则商品X的资本/劳动比率 K/L=1:4,那么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X为劳动 密集型商品。
⑶ 图解分析:如果以坐标系的纵轴表示资本 (K)的使用量,以坐标系的横轴表示劳动(L) 的使用量,而且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 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该种商品的资本/ 劳动比率(K/L)。见图4—1。
图4-1 A国和B国商品X和商品Y的要素密集度
在图4—1中,A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劳动比率 (K/L)为1,生产X的这一比率为1/4。图中A国 从原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的斜率给出了这两个值。 因此,在A国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的。在B国,Y 的K/L=4,而X的K/L=1,因此,在两个国家Y都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B 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K/L比率都高于A国, 这是因为B国资本的相对价格(r/w)比较低。如 果r/w下降,生产者在生产两种产品时都会用K来 代替L,以降低其生产成本。这样,将导致生产两 种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都有所上升。
Factor intensity,Factor abundance and the shape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s Factor endowments and Heckscher—Ohlin Model Factor prices equaliz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mpirical tests of Heckscher—Ohlin:Leontief Paradox
4.1 Assumptions for Heckscher—Ohlin Theory
Heckscher—Ohlin theory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1. There two nations,two commodities,and two factors of production. 2. Both nations use the same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3. Commodity X is labor intensive and commodity Y is capital intensive.
图4—2
A国与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在图4—2中,我们在同一坐标系给出了A国
和B国得生产可能性曲线。由于A国是劳动丰裕
的国家,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故A国的生产
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X的横轴。同样地,由于B
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且Y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商品Y的纵轴。
4.3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9. All resources are fully employed in both nations. 10.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is balanced.
4.2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与生产 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4.2.1 要素密集度 ⑴概念: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指一 个产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诸种要素的比率。在一 个只有两种商品(X和Y)和两种要素(劳动 和资本)的世界中,如果生产Y时的资本/劳动 比率大于生产X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则商品Y 为资本密集型商品,反过来,X为劳动密集型 商品。因此要素密集度为一相对概念。
⑵ 对比较优势存在原因的解释: H—O定理认为,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 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存在的原因中, 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 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H—O理论又常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 论,即每一个国家都应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地 使用其相对丰裕和便宜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 地使用其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的产品。
4. Both commodities are produced unde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in both nations. 5. There is 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in both nations. 6. Tastes are equal in both nations. 7. There is perfect factor mobility within each nation but no 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 8. There is no transportation costs, tariffs, or other obstructions to the free flo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发表了题为 《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在这篇论文 中,他对国际贸易理论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说明。这篇 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0年后,他的 学生,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Bertil Ohlin才在这篇文章 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在1933年出版了《区际 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 由于俄林的著作中包含了赫克歇尔的所有工作, 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赫克歇 尔提出的,故将这一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贸易模型)
②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以各国资本的租用价 格和劳动时间的价格来定义。在这种定义方法下,如 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PK/PL) 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由 于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r),劳动的价格就是工资 率(w),所以PK/PL=r/w。同样,决定一国是否是资 本丰裕的,并不是看r的绝对水平,而是看r/w的值的 大小。例如:B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国 的r/w小于A国的r/w,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Chapter 4 Factor Endowments and Heckscher—Ohlin Theory
Chapters 2 and 3 are devoted to illustrating the effect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ation. According to classical economis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was based on difference in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But they provided no explanation for such a difference in productivity, except for possible differences in climate.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y goes much beyond that by extending the trade model of the previous two chapters to examine the basis f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effect that trade has on factor earnings in the two nations.
4.2.2 要素丰裕度
⑴定义方法: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有两种 定义方法: ①以实物单位定义:即以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 拥有量和劳动拥有量的比率来定义。如果B国的可 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 的这一比率,B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注意:在这种定义方法下,我们使用的是总资本和 总劳动的比率,而不是可用资本和可用劳动的绝 对数量。这样如果B国的TK/TL大于A国的TK/TL, 即使B国的资本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 丰裕的。
注意:要素的丰裕度只有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 地区之间比较时才有意义。
⑵两种定义方法的差异 用实物单位定义只考虑了供给这一方面的 因素;而用相对要素价格来定义则同时考虑了 供求两方面的因素。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商 品或要素的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且对生 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从最终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 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定义要素丰裕 度的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将是相同的。这是因 为:B国的TK/TL大于A国,在相同的需求条件 下,B国的PK/PL就会较小。这样在两种定义下 B国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⑷要素密集度与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资本的 相对价格下降,生产者为了减少其生产成本,必 定会用资本来代替劳动。结果两种商品都会变得 更为资本密集化。只有在任何可能的相对要素价 格下,生产Y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生产X的资本 /劳动比率,Y才可以被视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注意:要素的密集度只有在产业不或产品之间 进行比较时才有意义。
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定义要素丰裕度的 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将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尽 管B国的TK/TL大于A国,但如果B国对商品Y(资 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资本的需 求远远大于A国,结果使得B国资本的相对价格高 于A国(尽管B国的资本供给大于A国)。在这种 情况下,以实物单位定义,B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 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B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In this chapter, we extend our trade model in two important directions. First, we explain the basis of (i.e., what determin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second way we extend our model is to analyze the effec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on the earning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two trade nations.The major points we are to deal with are the folliwing:
4.3.1 H—O定理
⑴ H—O定理的内容:一国应当出口密集 地使用其相对丰裕(或便宜)要素的产品,进 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或昂贵的)要素的 产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 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用前面的术语来讲,这ຫໍສະໝຸດ Baidu味着A国出口X 商品是因为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且劳动是 A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同样地,B 国出口Y是因为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且资 本是B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使用相对要素价 格定义法。也就是说,如果一国资本的相对价格
低于另一国,则该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根据H—
—O理论的假设,两种定义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无论哪种定义方法,B国总是资本丰裕的,A国总
是劳动丰裕的。
4.2.3 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既然B国是资本资本丰裕的,而且商品Y是 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国就可以比A国生产相对 更多的商品Y。另一方面,A国是劳动丰裕的, 商品X又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A国就可以比B 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商品X。这样A国的生产可能 性曲线与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比就较为平 坦,其在横轴上也扩展得较宽(如果我们用横 轴度量X)。见图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