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浙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浙江民营企业的贡献,针对民营企业的研究,也有很多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此做了大量的专题研究,也获得了一些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浙江民营企业的概况、发展模式特色、优势、缺陷、分类、与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等方面结合主要特色地区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做较为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优劣势、模式特征、分类和举例

一、前言:

本文采取浙江民营企业为研究重点,是由于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人所共认的;今后,民营企业对于浙江经济的繁荣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市场竞争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的一些事实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制度和机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浙江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浙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一).浙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简介及概括: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1.发展历程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基本特点是乡镇集体企业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78—1990年,全省集体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6.2%上升到61.3%,个体经营经济的比重也上升5.5个百分点。二是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基本特点是个体经营经济大发展,集体企业逐步改制。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个体经营经济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199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发展到9.2万户,比1992年增长7倍。1990—1997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5.7%上升到33.7%,而集体经济从53.1%下降到36.7%。三是90年代末至今,基本特点是各种所有制经济不断融合,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发展模式概括及特色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概括:1.经济占比,已成主角。2.增长姿态,持续上扬。3.竞争能力,不断提升。4.科技助动,势头强劲。5.外拓经营,风劲帆满。

6.适应调控,稳步前进。(摘自: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简介:

1.企业结构以中小型为主,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浙江民营经济当初从拨郎鼓的小货商、前店后厂的小作坊等起家,9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逐步向规模经营、综合经营、集团经营迈进。2005年,全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民营制造企业达2851家,其中超50亿元的27家,超100亿元的12家;总资产超亿元的私营企业1111家,设立民营企业集团928家,分别比2000年增长15.6倍和3.5倍。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了188家。全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则从2004年的18.2亿元销售额跃至2005年的2

2.5亿元,增幅达24%。

2.产业领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化趋势逐步增强。浙江民营经济主要源于农村工业化,因此,首选市场需求旺盛而又容易进入的日用消费品领域。目前虽然除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之外,民营经济几乎涉足所有领域,但大多属于制造业、批零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004年底,全省从事工业生产的民营企业15.6万家,从事批发零售的民营企业5.1万家,两者相加占了民营企业总数的81.2%。其中,民营企业在工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纺织、通用机械、塑料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等传统领域,五大行业占民营工业企业数的45%。从业人员素质也反映了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目前全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民营企业职工仅占10.5%。但近年来,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特别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大,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的企业明显增多。2005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30亿元,投入R&D活动经费1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25.1%,其增加值已占全省工业的28.2%。

3.分布形态以“块状经济”为主,集聚化效应日益显现。浙江民营经济立足当地优势,依托专业市场,形成了大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被喻为“块状经济”的区域特色产业。2004年,全省共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601个,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64%,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最大的绍兴纺织区块年产值达1021亿元。像义乌小商品、宁波家电、温州皮鞋、永康五金、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嵊州领带、诸暨珍珠等“块状经济”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都较高,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相关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块状经济”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社会化协作为纽带,从而集聚成一个“无形大工厂”,产生了规模经济、知识扩散、技术创新等诸多积极效应。

4.资本供给以内源型为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浙江民营经济主要依靠当地老百姓创业,初始阶段的企业投资者“乡土”气息浓厚,相对于珠三角、苏南等地区,其对区域外资金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依赖性较弱,所以被视作走内源型的发展路径。但内源发展不等于封闭发展,长期以来浙江民营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特别是随着发展层次的提升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200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中,民营企业占5

5.1%,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同时,民营企业努力“引进来”、“走出去”,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多途径到境外建立营销机构、研发中心、生产和原材料基地。2005年,全省批准境外投资的民营企业397家,占当年总数的90%以上。

(三).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与浙江模式的关系:

浙江模式是指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浙江地区所特有的样式、方法、路径和特征。(《浙江模式——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观察和思考》陆文军,王祖强),特别是浙南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