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_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第五,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 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 均等的满足。 最爱当和尚的荒唐皇帝——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三十八岁登基,八十六岁死于侯景之乱,在位四十 八年。他一反前朝建立之后大杀前朝宗室人物的作法,齐高 帝萧道成嫡系子孙都可以出仕梁朝。梁武帝创业功臣也都得 善终,梁宗室子弟只要不蓄意谋反,都得以重用。他又是历 代王朝最有学问的皇帝,他即位以后,虽政事繁杂,仍手不 释卷,一生撰写注释、闻释儒经及佛教经典的著作数百卷, 文学作品集120卷,组织并参与编撰了长达600巷的《通史》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梁武帝笃信佛教,造诣极深,并屡屡向寺庙捐助财物,曾经 三次入寺舍身,最长一次有37天。这位皇帝在宗教信仰方面 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作为一名狂热的佛教徒,梁武帝 在位期间花费大量公款,兴建了大量佛寺。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①儒教:早在魏晋,玄学已经将三教的思想进行了一次融合 。魏晋玄学上承先秦西汉以来的道家哲学思想,并把儒家的 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 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玄学以精神性的“无”, 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认为世间万事万 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体现在政治上 ,便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也要无 为而处。汉初黄老思想所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 学所说的“无为”,重点在讲处世术。从“无为”出发,为 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教即自然”,封建 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玄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其宣扬 的老庄哲学,经过曲折的演变,终于与儒家哲学相表里,即 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 心主义思想,成为士族地主的意识形态。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பைடு நூலகம்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开始主要在受 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 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 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 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魏 晋以来,封建统治阶级逐步对原始道教从理论上、组织上加 以改造,使它成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东晋时道教日盛, 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东 晋末年,孙恩、卢循以五斗米道为号召,领导农民起义。南 北朝时,官方道教已经形成。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③道教:晋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的人,他所写的《抱朴子》一书,不仅对战国以来“神仙方 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从理论上作了 系统的阐发论述,更重要的是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捏合起 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 不能成仙。北朝寇谦之以“整清道教”为己任,打出“专以 礼度为首”的旗号,完全按照封建伦理观念制定了一套教义 ,鼓吹“于君不可不忠”,“不得叛逆君主,谋害国家”, 劝导人们“勿怨贫苦”,“戒勿以贫贱求富贵”。
知识点1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 兴运动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即佛教吸收儒学 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 ”又“遵道”。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的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首先是由于 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们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 ,麻痹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其次是社会矛盾的尖锐 。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 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再次,佛教本身具有很 大欺骗性。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 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和安慰;第四,实 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 ,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 的经济力量;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 教的挑战,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思辨 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 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 ,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 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孟子从“四端”说出发,对儒家 的性善论作了论证,荀子则从性伪说出发对性恶论作了论证 ,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讲究阴阳家的世界观上,对儒学 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 证要么是“不备”(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 (混乱不清或者错误,如荀子与扬雄),而董氏谶纬神学化 的论证更是粗浅,不值一论。
②佛教: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 ,才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佛教自传入中国的那 一天起,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 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 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 关系。佛教的传入并泛滥,必然要引起中国传统思想的抗争 ,首先引起论争的是道教,在理论上与佛教争论的是儒家, 但儒家是以直觉思维进行批判的,缺乏思辨的理论色彩。由 于儒家在中国的正统官方地位十分巩固,这使得许多佛教徒 竭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兼修”,解释戒 杀为仁,戒盗为义。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 佛教则解释为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之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 家与入世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