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生物资源总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一、基本概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

境内兰新铁路、312国道纵贯南北。

山脉与交通线交汇的乌鞘岭是地扼东西的通道,势控河西的咽喉,地势险要,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

全县辖域面积7149平方公里,占甘肃省的1.54%,武威市的21.51%。

县辖8镇11乡、17个居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委员会、758个村民小组。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53871户、212957人,有藏、汉、土、回、蒙古、满、东乡、裕固、维吾尔、苗、壮、保安、撒拉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8270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84%。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0人。

二、自然环境
地形: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东经102°07′-103°46′,北纬36°31′-37°55′。

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靠景泰县,南接永登县,北邻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西与青海省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

境内兰新铁路、312国道纵贯南北。

山脉与交通线交汇的乌鞘岭是地扼东西的通道,势控河西的咽喉,地势险要,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

全县辖域面积7149平方公里,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共22.14万人。

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有郁郁葱葱的苍茫林海,终年积雪的雪山大川和碧草如茵的广阔草原及大小10多条河流。

海拔最高4874米,最低2050米,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素有“高原金盆”之称。

地貌:天祝地势西部高峻,而东南逐渐变低。

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

海拔2040-4874米之间。

地貌以山地为主,山脉纵横,沟谷交错,多崇山峻岭。

境内4000米以上的大山有马牙雪山、雷公山、牛头山、歪巴郎山、代乾山、干沙峨博、磨脐山、响水顶、卡洼掌等。

全县以代乾山及乌鞘岭、毛毛山为界,岭南主要有大通河、金强川河、石门河等为黄河水系;岭北主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为石羊河水系。

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门户,也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

河流广布,水资源丰富,分为石羊河水系(内陆)和黄河水系(外流)两大水系。

地表水年径流量10.24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4.2亿立方米。

气候:属寒冷高原性气候。

日照时数年均2500-2700小时之间,年均气温-8-4摄氏度之间,相对无霜期90-145天,年均降雨量265-632毫米之间。

以乌鞘岭为界,岭南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岭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4℃,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小区域气侯复杂多变,常有干旱、冰雹、洪涝、霜冻、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

土壤: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二阴山地:这类土地分布在海拔2700米以上,坡度在十五到三十度之间。

年均温度在摄氏零下,土壤冻结期达280天左右,4月中旬开始播种,九月底收割完毕。

六至九月多雨,一般不存在旱象威胁。

土壤为山地黑钙土和山地草甸土;干旱山地:主要分布在2500米到2800米之间的浅山地带的山前阳面缓坡以及山谷沟坡,坡度在十到二十度之间。

分布地带的年均温度在摄氏一到二度之间,土壤冻结期为200天左右。

年降水量257毫米,常受干旱威胁,且无地面水可灌;河谷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到2500米之间的大通河、金强河,年降水量在375毫米到480毫米之间,加之有灌溉之利,基本稳定,土壤熟化程度较高。

三、植物资源
1、农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豌豆、青稞、马铃薯、大麦、蔬菜等。

2、药材
在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山林里,出产羌活、、赤芍、大黄、柴胡、猪苓、黄柏、牛籽、独活、五灵脂以及杜鹃类等数百种药材,年产量在40万斤上下。

其中,羌活素享盛名,年产量达10万斤左右,畅销国内外。

羌活:喜阴湿,根茎为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长4至13厘米,直径0.6至2.5厘米。

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

了间短缩,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或节间延长形如竹状,习称“竹节羌”。

节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断面不平整,皮部黄棕色,油润,木部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髓部黄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宽叶羌活,根茎类圆柱形,根圆锥一股脑儿,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至15厘米,直径1至3厘米,习称“条羌”;有的根茎粗大,呈不规则结节状,根较细,习称“大头羌”。

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以根茎粗壮,有横节如蚕形,表面棕色,断面质紧密,香气浓郁者为佳。

羌活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兼有头痛、身痛为主,常配防风、白芷等药同用。

羌活祛风湿的作用也甚为显着,为祛风胜湿常用之品,但一般认为本品以风湿痹痛在身半以上者为宜,如周身痹痛,可配防风、独活等同用。

对于头痛病症,多配合川芎、细辛等应用。

四、动物资源
1.家禽家畜
家禽家畜品种20多种,主要畜种有白牦牛、岔口驿马、高山细毛羊、绒山羊、黄牛、犏牛、驴、骡等。

“天祝白牦牛”是世界珍稀畜种。

“岔口驿马”和毛皮肉兼优而享有盛誉的甘肃高山细毛羊驰名中外。

珍贵野生动物有雪豹、石羊、雪鸡、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等。

,有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40多种。

天祝白牦牛:天祝白牦牛全身被毛纯白,密长且丰厚,耐严寒。

头部发育正常,眼大有神(选留黑眼圈的),有角或无角,角粗长,黄褐色,角型向外上方或向后上方月牙形伸出,角轮明显,角尖锋利。

嘴唇圆而薄,采食灵活。

体型结构紧凑,全身肌肉发育良好,皮肤为粉红色,大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

前躯发达,胸宽而深,耆甲高,后躯较前躯差,但发育正常,尻部一般较窄。

四肢粗短,结实有力。

偶蹄,蹄形小而圆,蹄叉闭合良好,蹄壳呈黑色或淡黄色,质地致密,善爬山。

尾形如马尾,体躯各突出部位,肩端至肘,肘至腰角,腰角至髋结节,臀端联线以下,包括胸骨的体表部位,以及项脊至颈峰,下颌和垂皮等部位,着生长而光泽的粗毛(或称裙毛)同尾毛一起围于体侧,胸部、后躯,四肢、颈侧、背侧及尾部,着生较短的粗毛及绒毛。

天祝白牦牛体态结构紧凑,前躯发育良好,耆甲隆起,后躯发育差,荐高,尻部一般窄而倾斜,四肢较短,骨骼粗而结实,耳、垂皮小,体表很少有皱褶,相对体表面积小,唇薄灵活,口裂较小,属良好的高寒草地肉毛兼用牦牛体型。

天祝白牦牛除生产肉、乳、绒、毛、尾等产品外,阉牦牛经过调教后,还可以骑乘和驮运,是牧区的代步和运输工具之一,享有“高原之舟”之美称。

一般可驮运75~100kg,日行程30~40cm,边行边采食;夜间可负重卧息,次日仍继续运行,直至目的地。

可见天祝白牦牛具有特殊的驮力和坚强的耐久力。

岔口驿马:岔口驿马以善走对侧快步而闻名,骑乘时步伐快速平稳,无颠簸之感。

岔口驿马还有较强的挽力。

产区山高气寒,马匹终年放牧,因而形成了耐粗放饲养管理的特性,能适应较恶劣环境条件,耐劳持久,抗病力强,分布地域亦广。

岔口驿马体质结实,体型多呈正方形。

头形正直,中等大,眼大眸明,耳小尖立,鼻孔大,颜面干燥。

颈长中等,大多呈30°倾斜。

鬐甲不高而长。

前胸宽,胸廓深长,背长中等,腰短宽,腹部充实,肌肉发达。

四肢关节、肌腱均发达,距毛少,蹄质坚硬,前肢肢势端正,后肢稍外向。

公马的鬃鬣、尾毛较长。

毛色以骝毛居多,青、黑、栗毛次之,头部白章较多见。

岔口驿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32.9厘米,135.3厘米,159.8厘米,18.5厘米,310.5公斤,成年母马分别为:129.9厘米,136.2厘米,158.7厘米,17.2厘米,303.9公斤。

高山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体格中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纯白,类型正常,头部细毛着生至眼线和两颊。

公羊有螺旋形大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无角或有小
角,颈部有发达的纵垂皮。

体躯较长,胸宽且深,背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端正有力,前肢细毛着生到腕关节,后肢飞节以下略着毛。

被毛为闭合性,密度中等以上,弯曲清晰,呈正常弯或浅弯。

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76.5±3.1厘米,77.2±3.2厘米,106.5±4.7厘米,75.0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67.5±2.3厘米,69.7±2.0厘米,88.7±3.7,40.0公斤。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在青藏高原边缘的祁连山区特殊的生态条件下育成的,对当地的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体质结实,能在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正常发育,对牧草选择性不大,利用率较高。

善于爬山远牧,游走能力强。

2.野生动物
生活在山林里的数十种野生动物中,比较珍贵的有八种。

其中的雪豹、雪鸡和蓝马鸡,属于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马鹿、麝、猞猁,属于国家第三类保护动物。

另外,还有金钱豹、雪豹、青羊、早濑,狐狸、狗熊、狼、豺以及大量的兔等。

麝:当地人称作“香子”,分布在天祝各个林区。

形状像鹿而小,后肢明显长于前肢,雌雄头上均无角;四肢趾端的蹄窄而尖,侧蹄特别长;全身褐色,密被波形中空的硬毛,只有头部和四肢被软毛。

耳长直立,上部圆形。

眼较大,吻端裸露。

尾短。

通体暗褐色。

耳背、耳尖棕灰色,耳壳内面白色,下颌白色。

颈下向后至肩有两条白纹。

颈背,体背有4-5纵地土黄色斑点,腰部及臀部两侧的斑点明显而密集,无清晰的行次,腋下、鼠鼷部、四肢内侧和臀部周围浅棕灰色,四肢外侧深棕色,尾浅棕色。

麝栖居于山林。

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性怯懦,听觉、嗅觉均发达。

白昼静卧灌丛下或僻静阴暗处。

食量小,吃菊科、蔷薇科植物的嫩枝叶、地衣、苔藓等,特别喜食松或杉树上的松萝。

营独居生活,颇警觉。

行动敏捷,喜攀登悬崖,常居高以避敌害。

喜跳跃,能平地起跳2米的高度。

雄麝利用发达的尾腺将分泌物涂抹在树桩、岩石上标记领域。

在领域内活动常循一定路线,卧处和便溺均有固定场所。

栖息在某一领域的麝不肯轻易离开,即使被迫逃走,也往往重返故地。

夏末上高山避暑,每年垂直性迁徙约两个月,然后重返旧巢。

一般雌雄分居,营独居生活,而雌兽常与幼麝在一起,以晨昏活动频繁,有相对固定的巡行,觅食路线,通常只在标定的范围内活动。

马鹿: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体长为160—250厘米,尾长12—15厘米,肩高约150厘米,体重一般为150—250千克,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

它的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

马鹿还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但白臀鹿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水平迁徒,特别在夏季,仅活动于数个“睡窝子”之间的狭小范围,由此常被当地人称为“座山鹿”。

五、森林资源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林业大县,全县有森林面积410.2万亩,森林覆盖率38.26%,是全省森林覆盖率6.99%的将近4倍。

县境内有天然森林249万亩,其中乔木林76万亩,灌木林一百七十三万亩。

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桦树、山杨等;林区内栖息着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羌活、秦艽、冬虫夏草等130多种名贵中草药富集林区;金、银、铜、铁、煤等矿藏资源非常丰富。

境内有现代冰川65条,面积17.7平方公里,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96.4%,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的40%,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的源头,流域面积714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达10.24亿立方米,灌溉着下游300多万亩耕地,养育了下游地区250多万人民,保证了数以百计的工矿企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被誉为河西“绿色保姆”的天祝县水源涵养林,是武威市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系河西商品粮基地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全县现有7个国有林场,下设7个区乡林业工作站、51个护林站、6个森林派出所、20个林间苗圃、2个木材检查站;县上有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林业工作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木种苗站、林业勘察设计队、退耕还林办公室等7个技术服务机构和森林公安分局1个执法机构;共有职工711人。

其中6个国有林场被纳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又称自然保护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天祝的森林,基本上属于天然次生林,多为块状或带状,岭北的乔木林系有青海云杉和细叶云杉组成的云杉纯林,个别地方有少量的桧柏和山杨;岭南的乔木林多为混交林,以云杉、山杨、红桦、鸡皮桦为主,油松及桧柏次之。

灌木林主要有高山柳、凤柳、大叶杜鹃、山光杜鹃、金露梅、珍珠梅、黄刺、黑刺、郞麻、野蔷薇、虎榛子、野樱桃等十种。

木材总蓄积量为367万立方米。

天然林生长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上,或密布于鳞次栉比的沟谷中。

森林的分布特征为相对集中与三处山地林区,在山区,气温随海拔的上升而递减,降水量则随海拔的上升而递增。

以海拔2000米到3000米之间的山区位列,海拔每上升白米,年降水量就递增25到58毫米。

森林,作为天祝的“绿色水库”,将降水量积蓄起来,然后作均匀渗出,常年补给与河流。

细叶云杉:原始森林主要组成部分,现仅单株残留于梁巅顶部的住宅旁、坟地和寺院中生长良好。

黑酸刺:多生长于阴湿沟壑,甚至瘠薄的红土上,耐脊喜湿。

珍珠梅:多在沟坡及地埂上生长,长速快,喜湿润肥沃土地。

红柳:耐旱,耐盐碱,多生长于地埂及沟底。

虎榛子:常见于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为黄土高原的优势灌木,也见于杂木林及油松林下。

金露梅:落叶灌木,高0.5~2m,茎多分枝。

生于海拔3600~4800m的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及山坡、路旁等处。

野蔷薇:喜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干旱,不耐积水,怕干风,略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

红桦:生长在海拔1600-2700米的山坡,干形通常没有亮叶桦好,但材质较优。

木材淡红或淡红褐色,坚硬,为细木工、家具、枪托、飞机螺旋桨、砧板等优良用材。

多年来,天祝藏族自治县将造林绿化作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28万亩,退耕还林7.27万亩;义务植树1000多万株;312线高速公路通道绿化29.3公里;封山育林33.8万亩;年育苗面积2010亩,出圃各类苗木1000多万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50多万亩。

2001年天祝县林业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2003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地、县级先进单位”;2008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六、草原资源
境内的草原,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居于首要地位。

天然草原在土地构成比列中约占70%,含共700万亩,可利用面积587万亩。

综合参照影响草场发生和发展的地形、气候、土壤等生态因素以及对草场的放牧利用,可将其分为五种草原类型。

高寒草甸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山坡地、浑圆山顶及开阔平地,占草原总面积都饿18.7%。

分布地带的年均温度在摄氏零下二度以下,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植物生长期为100天左右。

土壤为高山草甸土。

植被以耐旱中生、湿中生的矮蒿草、线叶蒿草、密生苔草、异穗苔草、风毛菊、绿绒蒿、甘肃龙胆、甘肃马先蒿、黄花麻豆、水母雪莲等组成。

草层高度3—17厘米,盖度达90%。

牧草重量组成的百分比为:蒿草、苔草占33.2%,禾草占6.9%,杂类草占24.3,灌木占1.3,不食毒草占1.1。

灌丛草甸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到3300之间、坡度为10到25度之间生物坡地地带,占草原总面积的33.7%.分布地带的年均温度为摄氏零度左右,降水量在四百毫米以上,土壤为压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土层厚度六十到一百厘米,腐殖层二十到二十五
厘米,爬力较高。

植物种类已趋丰富,主要以耐寒中生,旱中生的高山柳,山光杜鹃、大叶杜鹃等灌木和线叶蒿草、苔草、矮蒿草、早熟禾等草本为主。

灌木高度一百二十厘米,盖度百分之十到十五;草本植物高度四十五到七十八厘米,盖度百分之二十到五十。

牧草重量组成的百分比为:禾草占二十九点三,莎草占十六点九四,杂草类占四十五点六,灌木占八点六一,不食毒草占零点四九。

蔬林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二千八百米到三千三百米的山体阳坡,亦有滩,阶地和开阔夷平面,与森林、灌木相嵌而岛状分布,在各支沟和小形地上多形成森林-灌木-草甸的复合体,占草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

分布地带的年均温度在摄氏零度左右,年降水量在四百毫米以上,土壤为压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

植被由中生植物组成,混生少量的湿生植物,主要有叶蒿草,密生苔草,珠芽蓼、溚草,异针芽,早熟禾、紫羊茅及金露梅、高山柳、细叶锦鸡儿、郎麻、云杉、园柏、山杨、桦树等。

牧草茎高一十七点三厘米,叶层高度七点三厘米,盖度百分之九十。

牧草重量组成的百分比为:苔草、蒿草占五十七点五,禾草占八点二,杂草类占十八点九,灌木占十点七,不食毒草占四点七。

草甸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二千七百米到三千四百米的中低山坡地、沟谷阶地、滩地及低洼地,占草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点九。

分布地带气候温和,年降水量在四百毫米以上,土壤为压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

牧草种类丰富,以中生植物为主,夹杂湿生和旱生植物,主要有蒿草、线叶蒿草、密生苔草,垂穗披碱草、珠芽蓼、溚草,异针芽,早熟禾、紫羊茅花苜蓿等。

牧草茎高十五厘米左右,叶层高度七厘米左右,盖度九十二点五。

牧草重量组成的百分比为莎草占十二点就,禾草占二点九,杂草类占三十八点儿,珠芽蓼占四十三点九,不食毒草占二点六。

草原草场类:主要分布在海拔二千三百米到三千米之间的金强河以东、乌鞘岭与毛毛山以南的山前坡地、大型冈垄丘陵、开阔滩地及祁连、旦马的部分山前坡地和山间盆地,占草原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点七。

分布地带的年均温度在摄氏二度左右,多属冷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二百五十到四百毫米之间。

土壤栗钙土、暗栗钙土和淡栗钙土,土层为洪积与坡积物,起厚薄不等。

植被以旱生耐寒禾本科丛生草为主,建群种明显减少,滩地主要有芨芨、厚穗冰草、克氏针芽、长芒草。

棘豆等毒草。

其上限有苔草、珠芽蓼等草甸种混生,下限有木紫苑、红沙等荒漠种侵入,草层高度七到二十六厘米,盖度百分之六十四点五。

牧草重量组成的百分比为:禾草占六十二点六,杂草类占三十四点四,不食毒草占三。

境内的天然草原,为从事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

司马迁所著《史记》,第一次提到古西戎之地的“畜牧为天下饶”:班固撰《汉书》,进一步提到古凉州地区“地广人稀,水
草宜牧,故凉之畜为天下饶”。

世世代代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各族群众,特别是一经营畜牧业为主的藏族群众,积累了畜牧业生产的丰富经验。

他们注意在生产中因地制宜,发张优势,从而是天祝成为我省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