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katG突变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katG突变
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katG突变分析研究
背景: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
100多万人死于结核病。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是指对治疗结核病常用的药物耐药的分枝杆菌。
目前,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使得结核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katG的
突变情况,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采集来自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样本,通过PCR扩增rpoB和katG基因,并测序分析其序列差异,识别突变位点。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突变位点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分析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rpoB和katG基因的突变情况,
并探讨突变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预计可以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认识,有利于指导
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防治结核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研究
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研究朱中元;王海波;陈英兰;谢勇;刘建兵;林丽英【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年(卷),期】2002(2)3【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价等位特异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基因rpoB突变的方法。
方法设计与rpoB基因突变后的碱基配对的引物用于扩增突变基因,建立AS-PCR检测rpoB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对58株结核菌进行了检测。
结果AS-PCR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相关基因rpoB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达91.7%。
AS-PCR检测rpoB基因,有1628A→T、1657C→T,G和1673C→T突变分别占耐利福平结核菌株的18.2%,22.7%和36.4%。
检测rpoB突变与MIC测定RFP耐药率和PCR-SSCP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2%和74.1%。
检测试验可在3~4h内完成。
结论 AS-PCR方法是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基因突变的敏感和快速方法,可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
【总页数】3页(P295-297)【关键词】rpoB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利福平【作者】朱中元;王海波;陈英兰;谢勇;刘建兵;林丽英【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1【相关文献】1.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embB基因突变的研究 [J], 朱敏;李锋;盛国平;范玉美2.PCR-SSCP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J], 闫国蕊;刘国华;刘传玉3.用PCR-SSCP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 KatG, rpsL基因突变 [J], 黄四邑;邱望龙;潘智灵4.PCR-SSCP技术直接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ahpC基因突变的研究 [J], 董德琼;杨渝浩;彭理年;肖瑜5.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J], 梁莉;乐军;李瑶;肖和平;王洪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检测对于对对抗结核病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新方法正在不断推出,用于提供快速准确的γpob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本研究旨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优化快速、准确的测试工具。
首先,我们采用简便易行的DNA提取技术,将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标本灌输于酶标板中,以大肠杆菌染料为目标基因原料,提取DNA样本进行检测。
其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γpob基因的突变情况,使用针对阳性参考样本的外显子片段引物设计筛选。
并利用新型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CR扩增的产物进行测序对比分析,进一步识别γpob基因突变情况。
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γpob基因突变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总而言之,本研究将通过整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新型高通量测序技术,提供一种全面而有效的γpob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以量化分析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情况,为病原检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我们建议以上所提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检测手段,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证明它疾病诊断方面的妥帖性和有效性。
因此,本研究为病原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实验工具,也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γpob 基因突变的机制和治疗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杨本付;徐飚;蒋伟利;周佩源;姜庆五【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年(卷),期】2005(21)8【摘要】目的研究农村结核病人中利福平(RIF)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情况,为农村结核病防制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
方法以标准菌株H37Rv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对来自苏北2个县2001年的145株M.TB分离株(其中敏感株117株,耐RIF或含RIF耐多药株28株)的rpoB基因突变的发生率进行研究。
结果农村RIF耐药或含RIF耐多药M.TB临床分离株中rpoB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平均为71·4%,所有受试117株敏感株rpoB基因均无突变。
与药敏试验结果对比PCR-SSCP试验的灵敏度为71·4%;其特异度为100%。
结论M.TB耐RIF与rpoB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CR-SSCP方法可检出RIF耐药M.TB的rpoB基因突变,有助于M.TB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和耐药性防治。
【总页数】2页(P920-921)【关键词】利福平;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作者】杨本付;徐飚;蒋伟利;周佩源;姜庆五【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5.2;S855.2【相关文献】1.2013~2015年陕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性及rpoB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 [J], 杨健;王西娣;陈美玲;李妍;王蕊2.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关系的研究 [J], 胡族琼;刘燕文;周文;高璐璐;陈俊宇;谢伟胜;周德旺;曾少芳;钟炳棠3.L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利福平耐药性研究 [J], 刘丹;陈俊林;顾德林;曹文忠;陈晓丽4.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J], 廖小琴;刘梅(通讯作者);王建华;张泓;陈玲(通讯作者)5.浙江省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研究 [J], 卢莺燕;王伟;鲍亚萍;张伟敏;李凫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测
龙源期刊网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尹冬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 要】目的:通过PCR和测序法检测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区域(RRDR)是否存在突变并测定其突变位点。
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结核杆菌DNA检测阳性标本,通过PCR技术扩增其rpoB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至NCBI数据库中对比。
结果:30例结核DNA阳性标本中,有25例rpoB 基因PCR 扩增阳性者,有18例测序成功,与PUBMED BLAST中标准菌株rpoB基因对比,存在突变的菌株有10例,没有突变的菌株有8例,突变
率为55.56%,突变核心区域突变率为90.0%。
结论:rpoB 基因PCR 检测在可辅助诊断结核病的同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可直接判别对利福平耐药与否,能给临床提供快速用药指导。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PCR;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
【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47-02。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Li a , u Y ng Guo Ya ln , in n i g Ja g Gua l , t 1 ng u e . a
B in u ec ls n h rc u r ee r s tt, e ig1 14 , hn e ig b ruaia dT oa i T mo sac I tue B in 0 9 C ia j T s c R hni j 1
A sr c be t eT n lz h rce z t no o tt ni B in e oy eo c b c ru tbr uoi t o s h 0 b ta t j ei o a ay ec aa t a o f p B muai e i g n tp f 0 v i r i r o n jg My o a t im ec lss Meh d e 1 2 e u T
r a p n r s t n e i y o a tru u e c l ss w ee d tc e y r v re l eb o y rd z t n Re u t 3 5 ( 5 1 2 f ii s lt s i m i e i a c nM c b c ei m t b r u o i r ee td b e e s —i l t b iai f s n h i o s l 7 . % 7 / 0 )o nc io ae s Cl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测的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测的进展
熊国亮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4(022)001
【摘要】利福平(rifampin,RFP)是最主要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它在结核病治疗,特别是短程化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抗结核药物也同其它抗生素一样,面临耐药性问题,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对RFP的耐药率为16.6%,耐药问题是结核病化疗中的难题,也是控制结核病面临
【总页数】2页(P62,2)
【作者】熊国亮
【作者单位】330006,南昌,江西省肺科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R466.61;R378.91+2
【相关文献】
1.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柳正卫;黄玉;赵雁林
2.套式PCR及测序方法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rpoB耐药基因突变检测 [J], 熊国亮;张慧慧;刘珍琼
3.PCR—SSCP方法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测 [J], 何秀云;庄玉辉
4.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进展 [J], 刘珍琼;熊国亮
5.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阳央;侯欢;冯智;李慧;李芳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三种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耐受相关性研究
D OI : 1 0 . 1 3 3 5 0 / j . c j p b . 1 6 1 1 0 6
论 著
结 核分 枝杆 菌 r p o B基 因突 变 与三 种 利 福 霉 素类 抗 结 核 药物 耐受 相 关 性 研 究 *
刘 银 萍 ,王 杰 ,张俊 仙 , 李 洪 敏 ,吴 雪 琼 一
丫
・
j 圭 I 构
原
王
彳 刀子 |芾, § 2 0 1 6年 1 1月 第 1 1卷 第 1 1期
No v e mb e r 2 01 6,Vo 1 . 1 1,No . 11
98 2 ・
J o u r n a l o f Pa t h o g e n Bi o l o gy
LI U Yi n — p i n g ,W ANG J i e ,Z H ANG J u n — x i a n,L I Ho n g — mi n ,W U Xu e — q i o n g ( A r my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P r e —
【 中图 分 类 号 1 R 3 7 8 . 9 1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5 2 3 4 ( 2 0 1 6 ) l l 一 0 9 8 2 — 0 4
[ J o u r n a l o f P a t h o g e n Bi o l o g y .2 0 1 6 N o v ;l 1 ( 1 1 ) : 9 8 2 —9 8 5 . ]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Be i j i n g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Ne w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Tu b e r c u l o s i s Di a gn o s i s a n d Tr e a t —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Tu b e r c u l o s i s Re s e a r c h,t h e 3 0 9 t h Ho s p i t a l o f t h e PL A o f C h i n a,Be i j i n g 1 0 0 0 9 1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s To 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mu t a t i o n s i n t h e r po B g e n e o f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a n d
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
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发表时间:2016-05-24T14:39:28.3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黄丽静陈焯彬李崇建[导读]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PCR-反向点杂交法是一种能直接快速检测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情况的技术,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临床快速检测。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000)【摘要】目的探究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以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的效果。
方法设计结核分歧杆菌rpoB基因引物,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40例结核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对照由DNA测序法检测的标准结核分歧杆菌(H37Rv)rpoB基因,确定rpoB基因的变异情况,对PCR-反向点杂交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作出评价。
结果 40株临床菌株中有11株利福平敏感株的基因序列与对照的H37Rv相同,剩下的29株耐药株中检测到变异基因27株,其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93.1%。
结论 rpoB基因本身高度保守,但由于rpoB 基因突变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
本研究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法针对rpoB基因高突变区设计引物,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能有效监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对临床早期诊治结核病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PCR-反向点杂交法;rpoB 基因;利福平;结核分歧杆菌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歧杆菌导致的常见可致命传染病,它不仅能感染并破坏人体对淋巴系统,还能对人体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皮肤、骨骼、关节等其他部位造成伤害,表现为发热、盗汗、呼吸障碍、咳嗽、咯血、胸痛等,因此,必须及时对结核病进行诊治,防止其对机体造成更大伤害。
利福平(RFP)是临床上治疗结合病的常用药物,但由于结核杆菌常常对其具有耐药性且各地区耐药情况不同,普通的结核杆菌培养耗时较长、过程繁琐,已经不足以满足及时诊治的需求。
PCR-反向点杂交法是一种能直接快速检测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情况的技术,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临床快速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耐药表型及rpoB基因型分析
10 9 : 00 1
分析 结核 分枝杆 菌 ( yoa eu br li, T ) m c e r mt e u s M B 临床 分 离株 利福平 (im i,F ) 药表 型 b ti u c os r p RP 耐 f n a 采 用改良罗氏培养基 比例法检测 37 M B 8 株 T
密码子。6株 ( .3 ) 3 0 % 耐药株在 ro pB测序 范围内未见 突 变。19株 比例 法 R P敏 感株 中,7 8 F 14株 ( 2 0 % ) ro 9 .6 在 pB基
因测序 范 围内未见 突变,5株 ( .பைடு நூலகம் ) 1 7 9 % 发生 突变 , 中7株 C G 1 C G( e- Po 突变和 6株 C G 3 C G( e—P0 其 T S 1 C Lu- r) -  ̄ T 5 3 C Lu r)
xa ,W N in L a 一 i A G Qa , I n Bg
,C E P n H a H N eg ,Z AO Y n—l ue u s e ac ntue h 0 t si lo L i .1T br l i R s rhIstt,Te3 9hHo t n c os e i p a fP A,Bin eig j
【 关键 词】 结核分枝杆 菌 利福 平
耐药表 型 ro 基 因 pB
.
Anay i frf mp n —r s t n e o y e a d r o g ney n di i a y o a t  ̄um u r u o i s l t s L o—l Z l ss o ia i e i a tph n t p n p B e t pei n c l s M c b ce t be c l s io a e . IGu s i HANG i g— Ln
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耐利福平的研究
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耐利福平的研究张小刚1,何秀云1,张晓娟2(1.解放军第309医院结核病研究室,北京 100091;2.辽宁省沈阳市胸科医科检验科)【摘要】 目的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RFP)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情况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355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敏感株109株,耐RFP或含耐RFP株246株)rpoB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其中31株耐药株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以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所有109株药物敏感株rpoB基因均无突变;246株耐药株中,225株rpoB基因SSCP图谱异常,其敏感性为91.5%。
31株耐药株(其中SSCP异常25株,正常6株)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19株在531位密码子TCG-TTG,7株526位密码子CAC-TAC,3株在516位密码子GAC-GTC,2株未改变。
结论 rpoB基因突变是耐R FP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其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531位色氨酸和526位组氨酸,PCR-SSCP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性。
[关键词] 分支杆菌,结核;药物耐受性;rpoB基因;PCR-SSCP;DNA序列分析[中图分类号]R378.91+1;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372(2003)01-0026-03Study of rpoB Mutation in Rifampin Resistant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ZHANG Xiao-gang,HE Xiu-yun,ZHANG Xiao-juan.Tuberculosis Research Laboratory,The309th Hospital,PLA,Beijing10009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poB gene mutation in M.tu berculosis isolates,and to evaluate their clinical value.Metho d 335 clinical isolat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109is olates drug susceptible,246isolates rifampin-res istance or multidrug resistance including ri-fampin)were detect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 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Results SSCP pattern of reference myco 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 as control,no mutation was found in rifampin-suscepitible109strains.SSCP patterns of225/246rifampin 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were d ifferent from the normal control.The sens itivity was91.5%.31resistant isolates,included25abnormal isolates and6nor-mal is olates of SCCP were identified.Seq uencing showed29isolates had rpoB gene mutations and3is olates were not found rpoB gene mutations.The 3most frequent rpoB gene mutation situs were Leu-531(19isolates.TCG TTG)and His-526(7isolates,CAC TAC)and Asp-516(3isolates, GAC GTC).Conclusion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rpoB gene mu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 m in rifampin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utation situs are531tryptophan and526histidine;respectively.It is feasible that using PCR-SSCP to detect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 m tub erculo sis.【Key words】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Drug resistance;rpoB gene;PCR-SSCP;D NA Sequencing 自利福平问世以来,由于其对结核的良好疗效使其成为结核病短程化疗的核心和基石。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分析孟庆琳;王玉峰;逄宇;赵雁林【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年(卷),期】2016(038)002【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不同基因型构成以及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2007年全国耐药基线调查共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017株,经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鉴定获得376株耐多药菌株纳入本研究.采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鉴定北京基因型菌株和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所有耐多药菌株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和oxyR-ahpC)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结果在376株耐多药菌株中,有261株(69.4%,261/376)属于北京基因型,其余115株(30.6%,115/376)属于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菌株中氧氟沙星耐药率(31.8%,83/261)和前广泛耐药率(30.7%,80/261)明显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的氧氟沙星耐药率(17.4%,20/115)和前广泛耐药率(15.7%,18/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3和9.32,P值均<0.05).比较北京基因型菌株和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不同位点的突变频率,发现北京基因型菌株rpoB基因第531位点(67.4%,176/261)和katG基因(66.3%,173/261)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非北京基因型(rpoB:54.1%,62/115,x2=6.28,P=0.010;katG:50.4%,58/115,x2=8.46,P=0.000),而非北京基因型菌株未发生rpoB基因突变的菌株比例(14.8%,17/115)明显高于北京基因型菌株(1.1%,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6,P=0.000).结论北京基因型耐多药菌株与氧氟沙星耐药高度相关,与非北京基因型耐多药菌株相比,rpoB 基因的第531位点和katG基因突变更多发生于北京基因型菌株中.【总页数】6页(P116-121)【作者】孟庆琳;王玉峰;逄宇;赵雁林【作者单位】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 [J], 朱大冕;胡代玉;刘洁;逄宇;罗明;沈静;陈林2.158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耐药及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研究 [J], 王前;宋媛媛;王玉峰;逄宇;赵雁林3.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型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J], 魏淑贞;赵永;梁庆福;林建;林淑芳4.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与rr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J], 任振娟;张海杰;苏云开;马岩;刘耀5.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J], 洪创跃;杨婷婷;李金莉;李霜君;吴利凯;杨争;谭卫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结核分枝杆菌株 rpoB 基因耐药决定区外序列的基因突变
中国结核分枝杆菌株 rpoB 基因耐药决定区外序列的基因突变李丽;孟繁荣;刘志辉【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目的:了解中国结核分枝杆菌( MTB) 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外序列突变与利福平耐药表型间的关系,为全面、深刻MTB利福平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分子诊断方法的完善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到的7项有关MTB 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外序列突变与利福平耐药表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合并计算基因突变率。
结果7项研究共对1195株MTB(包括263株敏感株和932株耐药株) 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 RRDR)外序列的DNA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1株敏感菌中检测到657位点的P/P同义突变(CCC/CCT);在115株(12.34%)耐药菌中检测到86种类型的突变,其中:21株的16种类型的突变独立发生于RRDR外序列的146、176、206、314、323、505、572、626、657、891单位点与146/402、311/060、311/112双位点及139/201/167三位点,占RRDR外序列突变的18.26%(21/115),总发生率为2.25%(21/932);其余94株的70种类型的突变则与RRDR序列突变共同发生,多为双位点突变(87株),占 RRDR外序列突变的81.74%(94/115),总发生率为10.09%(94/932)。
结论 MTB耐药株中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RRDR)外序列的基因突变并非少见,应予关注;但独立突变发生率较低,对目前各种利福平耐药分子诊断方法的性能影响不大。
【总页数】3页(P24-26)【作者】李丽;孟繁荣;刘志辉【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广东茂名 525200;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广州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广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布丁耐药株rpoB全基因序列突变特征 [J], 胡族琼;谭耀驹;罗春明;蔡杏珊;赵雁林2.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的相关性 [J], 庞茂银;张文宏;陈澍;胡忠义;翁心华3.中国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 [J], 李丽;孟繁荣;刘志辉4.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 [J], 乐军;曾而良;谢建平;李瑶;梁莉;王洪海5.5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研究 [J], 陈亮;邓艳琴;张丽水;王灵岚;黄明翔;王琳;严延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变异的研究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变异的研究袁瑛;顾德林;顾红艳【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6(021)012【摘要】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疫情的快速上升,耐多药结核(至少耐异烟肼、利福平两种以上抗结核药)患者的增多,严重地影响了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效果,从而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临床常用痰培养法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但所需时间长,无法满足临床医生的需要,因此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并用来指导临床治疗是一种新的探索。
近几年的研究证实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的耐药性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编码基因KatG、RNA聚合酶的B亚基的编码基因rpoB基因突变有关。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作为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的方法,用于检测基因点突变,了解基因突变情况,探索其在结核分枝杆菌INH、RFP耐药性测定方面的价值及直接用于临床痰标本检测的可行性。
由于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更为简便、快速、灵敏,适合临床工作的需药要,现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863-864)【作者】袁瑛;顾德林;顾红艳【作者单位】南通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通,226003;南通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通,226003;南通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通,22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1【相关文献】1.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变异的研究 [J], 顾德林;帅桂生;王枫;石彩芳;黄飞2.广东地区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rpsL耐药基因变异研究 [J], 许蕴怡;谭耀驹;曾少芳;易小萍;关平;曹翌明3.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变异的研究 [J], 顾德林;帅桂生;王枫;石彩芳;黄飞4.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变异的研究 [J], 武寿荣; 顾德林5.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变异的研究 [J], 武寿荣; 顾德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poB基因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rpoB基因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相关性的研究吴森林;范兴丽【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06(22)11【摘要】目的了解浙江地区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利福平(RFP)的耐药率及该菌rpoB基因点突变与RFP耐药性的关系.方法从浙江地区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或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72株.采用K-B纸片法和E-试验法检测上述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RFP的耐药性.采用PCR检测上述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rpoB基因携带率.通过对RFP敏感或耐药各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rpoB基因T-A克隆后测序,了解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第516、526和531位点突变情况及其与RFP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38.9%(28/72)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RFP 耐药.所有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均携带rpoB基因.1株RFP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rpoB基因氨基酸序列中出现S526L点突变.5株RFP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rpoB基因氨基酸序列中出现S526L点突变,另5株发生H531D点突变,但均未发现516位氨基酸突变或526和531位氨基酸联合突变.结论浙江地区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有较高的RFP耐药频率.上述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RFP耐药性与rpoB基因氨基酸序列526或531位点突变密切相关.【总页数】4页(P1052-1054,1021)【作者】吴森林;范兴丽【作者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杭州,31005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相关文献】1.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关系的研究 [J], 胡族琼;刘燕文;周文;高璐璐;陈俊宇;谢伟胜;周德旺;曾少芳;钟炳棠2.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的快速检测及利福平耐药机制研究 [J], 杨松;钟敏;张耀亭;王易伟3.新疆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对利福平耐药相关性检测 [J], 王仙;袁俐;李永祥;王远志;姜素华;吴万贵;贾卫4.新疆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对利福平耐药相关性检测 [J], 王仙;袁俐;李永祥;吴万贵;姜素华;贾卫5.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的相关性 [J], 庞茂银;张文宏;陈澍;胡忠义;翁心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rpoB.katG.inhA突变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rpoB.katG.inhA突变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李芳芳;方红辉;何林;吴伟元;廖生赟;张舒林【期刊名称】《热带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5)6【摘要】目的通过PCR及芯片杂交技术平台,建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基因突变的快速诊断新方法。
方法根据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我们设计了覆盖rpoB基因81个碱基高变区的5个正常探针和6个可以探测特定突变类型的突变探针,制作膜芯片,并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杆菌的基突变情况,以此来判断耐药结果。
结果18个利福平培养耐药中的15个样品都在rpoB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利福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3.0%(18/15);25个利福平敏感样品rpoB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
20个异烟肼培养耐药的样品中有16个在katG或inhA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异烟肼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0.0%(16/20);25个异烟肼敏感样品katG或inhA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
结论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
并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的特点。
【总页数】4页(P743-746)【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受;突变基因【作者】李芳芳;方红辉;何林;吴伟元;廖生赟;张舒林【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1【相关文献】1.针对gyrA基因突变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性的研究 [J], 郭倩;李桂莲;魏剑浩;赵丽丽;赵秀芹;吴移谋;万康林2.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J], 李芳芳;方红辉;何林;吴伟元;廖生;张舒林3.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4.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5.快速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 [J], 钱春莲;余海根;戴女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点
中国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点中国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点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抗结核疗法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利福平是一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但是随着利福平的使用量增加,利福平抗性结核分支杆菌也越来越多。
目前,在中国,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么,这些耐药菌是如何产生的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rpob基因突变。
rpob基因是结核分支杆菌的RNA聚合酶β亚基基因,是利福平作用的靶点。
rpob基因突变使得利福平失去了和这些结核分支杆菌交互作用的能力,从而导致利福平对这些细菌的治疗效果降低。
根据研究,30% ~ 95%的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支杆菌都是由于rpob基因突变导致的。
那么,在中国,这些rpob基因突变的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支杆菌有哪些特点呢?首先,rpob基因的突变位点与不同地区、不同菌株的利福平抗性程度相关。
比如,曾经有一项研究发现,江苏、广东、云南、陕西等地的利福平耐药结核菌株的rpob基因的S450L突变较多,而深圳市的rpob基因的S450L突变阳性率最高,达到了66.1%。
其次,rpob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支杆菌的基因型也有一定的关联。
比如,曾经有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LAM达型和EAI型结核分支杆菌的rpob基因突变比例要高于其他基因型的结核分支杆菌。
另一项研究中,则发现现在在中国流行的现代四合一型结核分支杆菌群的rpob基因突变情况普遍。
最后,利福平抗性结核分支杆菌的rpob基因突变多样性较高。
曾经有研究发现,在中国,rpob基因突变的位点多达10个,包括S450L、S450W、H445D、L430P、H526D等等。
同时,不同突变位点之间也可能形成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利福平抗性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中国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具有地域差异、基因型差异和多样性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细菌耐药性和治疗策略的制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关系的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关系的研究胡族琼;刘燕文;周文;高璐璐;陈俊宇;谢伟胜;周德旺;曾少芳;钟炳棠【摘要】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266株(109株利福平耐药株,157株利福平敏感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MIC值及其rpoB基因序列,分析不同突变特征的菌株其利福平MIC值的差异.结果109株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皆发生错义突变,常见突变密码子531与526的突变频率分别为69.7%与17.4%.利福平耐药株中单密码子突变株占82.6%,多重密码子突变株占17.4%.531单密码子突变株与526单密码子突变株之间平均利福平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但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多重密码子突变株平均利福平MIC值(115.8 μg/mL)显著高于单密码子突变株平均利福平MIC值(48.4 tμg/mL)(t=2.659,P=0.016).利福平敏感株未发生错义突变.5.5%(6/109)的利福平耐药株仅在rpoB基因起始端发生突变,突变密码子分别是247,251和253.结论 531与526是最常见突变密码子,且以单密码子突变为主;531与526单密码子突变株之间利福平耐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多重密码子突变株利福平耐药水平显著高于单密码子突变株利福平耐药水平;rpoB基因起始端突变可能是除利福平耐药决定区域之外导致利福平耐药的第2个耐药决定区;rpoB基因DNA序列分析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表型和耐药水平的预测.【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7页(P39-44,50)【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rpoB突变;利福平;耐药水平;最低抑菌浓度【作者】胡族琼;刘燕文;周文;高璐璐;陈俊宇;谢伟胜;周德旺;曾少芳;钟炳棠【作者单位】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510095;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95;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 510513;广州空军后勤部,广州 510523;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95;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95;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95;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95;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结核病室,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利福平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中的关键药物,其耐药机制与编码RNA聚合酶β-亚基的rpoB基因突变有关,特别与该基因中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 RRDR)的突变有关[1-2]。
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和耐利福平的相关性研究
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和耐利福平的相关性研究张玉洪;胥飚;阳苹;何芳【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1999(24)4【摘要】研究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及其与利福平(RFP)耐药性的关系,建立快速检测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
用PCR—SSCP分析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
结果显示PCR扩增rpoB基因为属特异性。
81株结核分支杆菌的PCR-SSCP图谱与H37Rv为对照,35株敏感菌仅有一株位置有区别;46株耐药菌有42株有明显区别;检测阳性率为91.3%;特异性97.1%。
证明rpoB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的主要机理,PCR—SSCP可简便快速地检出rpoB基因的突变,有助于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和研究。
【总页数】3页(P380-382)【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利福平;rpoB基因【作者】张玉洪;胥飚;阳苹;何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0.5;R978.3【相关文献】1.聚合酶链反应(PCR)反相斑点杂交方法快速检测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的rpoB 基因突变 [J], 刘洋;王甦民;郭艳玲;姜广路2.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 [J], 庞茂银;张文宏;胡忠义;莫凌;邹健;翁心华3.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耐利福平的临床应用 [J], 董亚俊;张晓娟4.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耐利福平的研究 [J], 张小刚;何秀云;张晓娟5.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J], 梁莉;乐军;李瑶;肖和平;王洪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1 2 Cl i s lt so c b c e i m u e c lss w r n lz d b S 1 0一 L n p l oy i gf rg n tp n . o e e mu h 0 i c io ae fMy o a tru t b r u o i e e a a y e y I 6 RF P a d S o i t p n e oy i g Rp B g n — n 1 g o
j ggntp n te eo p t is R vr —n l yr i t nasy i ue li ai r r cenn fmpnrs t c i eo eadohrgnt e san. ees l ebo hb dz i s s sf n r d p maysreigra i eia e n y y r ei t i ao a u p i i s n
14 20
临床肺科 杂 志
21 00年 9月 第 1 5卷第 9期
结核 分枝 杆 菌北 京基 因型菌 株 r o p B基 因突变 特征 研 究
刘洋 郭艳玲 姜广路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分离株北京基 因型的 r B基 因突变特点。方法 p o
T ec aatr aino p B gn tt n e ig G n tp f yo atr m u ec ls h h r c i t fro e emuai si B in e oy eo cb cei T b ruoi ez o o n j M u s
G a —n JA u ng u XI i i ,IC u ny u, HA 一 , UO Y hl g,I NG G a —l , NG A — n L h a —o Z NG Zo 如 i zg .
7. %( 5 1 2 的 临床 分离株是北京 基因型 ,2株 ( 0 8 ,2 35 7 /0 ) 6 6.% 6/ 尽管北 12 利福平耐药株 中有 5 0) 2株 (3 9 ,26 ) 8 . % 5/ 2 为北京基因型 ,O株为非北京基因型 ;0株 利福平敏感株 中北京 基因型 2 1 4 3株, 非 北京基因型 l 。4 7株 7株北京基 因型和 7株非北京基 因型存在 rp o B基 因突变 , 最普遍的点突变发生在 56位点 。结论 2
rt n fi m i s t c yoat im tbruoi w r eetdb ees—n l yr i t n R sl 7 . % ( 5 12 o ao s f pnr ia ei m cb c r e ls e d t e yrvr l ebo hb dz i . elb 3 5 7 /0 ) f i o ra e sn n eu u c s e c ei t i ao l Ci ci lt f cbceim tbruoiw r e iggntp .5o 2ra pnrs t ti le a pB gn tt n. o o l i s ae o oat u e ls eeB in eo e5 f i m i— ia s a shdro e emu i s C dn n o s My r u c s j y 6 f es n ot ao
京基因型与非北京基因型在 r B 因突变特征上无显著性差别 , o 基 p 但北京基因型菌株利福平耐药率和 r B基因突变率显著 高于 p o
非北京基 因型菌株 ; P R为基础的反相斑点杂交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和特异度 , 以 C 适用于大批 量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
的初筛。
【 关键词 】 结核分枝杆菌 ; 北京基因型 ; o 因; r B基 p 反相斑点杂交
基 因型。采用反相斑点杂交方法检测 r B基 因突变。结果 o p
同时采用 1 10 S 1 一限制性片段长 6
度多态性(S 10R L )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p lo p g 方法对 1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 分离株进行基 因分型 , 定北 京 I 1 一F P , 6 So gt i ) i yn 0 确
,
【 bt c 】 O j t e T nl e hr t ztno ro u t ni Bin n t e f yoat i br l i Me o s A s at r be i o a z c a c ra o B m t i e i g o p c c r m t e u s . t d cv a y a e i fp i a o n j g e y oM b eu u c o s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