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精品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自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京公布之后,“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如何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顶层设计落地生根?笔者认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让学科核心素养扎根在课堂教学之中。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课程。生活时空、人地关系、全球视野、环境问题……这些沉甸甸的字眼,无不牵涉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身心健康、社会责任、实践创新”[1]等核心素养方面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基于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培养诸如“社会参与”“公民自觉”“发展意识”为核心的“人文底蕴”素养就显得尤为严重。
一、从文本到材料:注重核心素养的选择
上文提到“社会参与”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那么,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培育学生的“社会参与”呢?如何在课本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让学生汲取到沉甸甸的人文素养,并发展为公民自觉的行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执教这门学科的一个严重视点。好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应当是“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融为一体,应当围绕“亲近自然与环境、了解历史与社会”等方面组织主题、拓展材料,而不是仅仅拘囿于教材本身和课堂当下。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而言,教师选择材料的路径愈贴近现实生活,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这三个层面引领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详尽内涵。那么,学生这方面的总体观念和意识如何呢?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是空虚的、不全面的、不尽如人意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理念上加以引导,在行动中进一步落实,在视野上加以拓展,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让学生切身意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呢?如何让学生明确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呢?笔者以为,仅仅通过文本资料显然是不够的,仅仅拘囿在“自留地”的做法是不大气的。教师应该善于基于文本拓展文本、超越文本,让课外活水滋补于课堂教学。比如,
可以补充学生身边纤细的、详尽的、新鲜的、可闻可见可触的资源,让课堂和现实“深情握手”,打造有情有义的人文课堂。
1.预设学生行为:你身边有哪些人口问题(比如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不少,周围仍然“人满为患”),你周围有什么资源问题(用水不够,用电浪费),你周围的环境问题如何(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等)……引领学生从身边小事说起,意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并不渺远,就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2.PPT课件出示漫画:爷爷爸爸儿子三代人地球传递令人扼腕叹息。爷爷把一个统统的地球交给爸爸,爸爸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交给儿子,引导学生描述漫画深层次的含义。
3.PPT课件出示一些资料:例如,全球约有26个国家的2.3亿人口面临缺水问题,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资源……
这样的材料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与丰富多彩的现实深度对接,因而更能引发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活跃思维。无论是“预设”,还是“漫画”,抑或是“资料”,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环保意识、资源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而这样的“意识”正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不可或缺的。
二、从理解到研究:注重核心素养的追问
既然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那么课堂教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正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公民自觉”素养提供路径。还是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教学为例,学生仅仅理解了“什么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还不够,显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还停留在显性层面。只有让学生透过“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表面,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处,了解问题发生的多重风貌,知悉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表层理解到深度追问,才能让学生拥有更透彻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是要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并能将知识与技能迁移、运用在真实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2]
基于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的学习,可以设计以下深度学习情境。
1.视频资料播放:一个导游领着同学们参观濒临灭绝动物博物馆,看到一扇门,导游说,此门中关着一群当今最需要拯救的动物,因为他们即将灭绝,即将永远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猜一猜,这里面有可能是什么?游铩D久糯蚩?,对着同学们的是一面镜子,镜子中是自己。原来,每一个消失的物种都有可能是人类自己,或者与人类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青藏铁路在修建时设置了动物通道,体现了什么原则?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什么原则?《哥本哈根协议》由发达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符合什么原则?要求全球共同合作解决体现了什么原则?请你扼要分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原则,如何辩证地看待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
实践证明,正是对“每一个消失的物种都有可能是人类自己”的深思,才使学生多了一份自省,多了一些感悟,多了一层思维的拓展。的确,一个物种消失了,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这个物种本身,而是与之相关的一大群生命。这个星球的生命本就是一个整体,损害“此生命”就是损害“彼生命”,损害动物其实就是损害人类自身。引领学生经常用这样辩证的眼光看世界,看环境问题,看资源危机,必将更好地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提高“公民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