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同步教案湘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

2.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3.知道并能说出寒潮及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能在图中指出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

4.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提高对地理资料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地理空间思维。3.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干旱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间的关系,运用联系的、综合的分析方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建立起联系的、整体的地理知识结构。

4.通过比较分析四种气象灾害在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形成原因、基本危害等方面的异同,认清本质,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气象灾害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对基本国情深入了解的愿望,增强使命感。

2.全面分析各种灾害的产生原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正视灾害的发生,端正按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3.掌握我国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防灾减灾的思路。

4.充分认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从而强

灾害种类很多,其中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四种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危害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板书】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三则资料,总结我国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资料l:1981——20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l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

资料3: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1~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l637~1643年和l939~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l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1966~1968年连续3年干旱;l951~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但干旱的受灾面积总是大于洪涝的受灾面积。尽管是l991年发生了严重水灾的情况下,但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仍高于水灾面积。干旱的发生次数总是多于洪涝,并且干旱的连续性往往使旱情加剧,灾害严重。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可以看出我国的干旱灾害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1.读图2—5、2—6,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试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观点一: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观点二: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

观点三: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观点四:暴雨成灾,流量增大,水位抬升。

3.根据上述的有关资料,从洪水水位和流量、洪水的持续时间等方面,概括1998年洞庭湖一带洪水的基本特征。

【点拨】1.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大、水位高,但二者不成正比。1998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却一直居高不下,多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可见,l998年该段的洪水灾害特点是:小水量、高水位、大灾难。

2.观点一:正确。由于长江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

观点二:正确。由于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小。

观点三: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使耕地不足、薪柴不足,导致大量植被的破坏。

观点四:正确。由于气候的异常,导致长时间持续暴雨成灾。

【图表分析】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表,分析我国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流域。

【学生回答】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

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读图分析】阅读教材P38“我国洪涝分区”图,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结论】根据“我国洪涝分区”图的有关资料可知,我国洪涝灾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可分为:多洪涝区、次多洪涝区、少洪涝区、最少洪涝区四种类型。其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洪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洪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在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其中海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多洪涝区。

【过渡】洪水灾害不仅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复习】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

【分析讲解】夏季的锋面雨带的推移和热带气旋的强弱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暴

(1)台风由哪部分组成?

(2)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3)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进台风眼里避难?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台风的结构:水平方向上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旋转雨带。(2)台风中心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温度最高,因盛行下沉气流,因此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临其境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的“世外桃源”。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在此空气急速旋转,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成为破坏力最强的地带,因此,台风警报中,总是预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板书】台风的形成

【教师讲解】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

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总是产生在太平洋上,从它的位置来说,经常产生在北纬5~20度的热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