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倍;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1978年增长24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增长最快,地位不断上升。在国家整个交通运输总量中航空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 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民航已经成为我国旅客运输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的主力。我国民航在世界上排列位次也逐年提前,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第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0位,旅客周转量由第33 位上升到第7位。

2、航线网络迅速扩展。到1998年底,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到1122条,通航里程218 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960条和194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有983条,通航全国135个城市,较多地开辟了省会(首府)、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航线,现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的航线网络格局;一些幅员较大的边远省区形成了区域航线网络。国际航线已达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际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有43个国家的57家航空公司通航我国的13个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为起点、连接世界五大洲,以沿边开放城市沟通邻国重镇的国际航线网络。内陆通往香港和澳门的定期航线有24条,另有23个城市辟有包机航线。

3、运力迅速增强。1998年底,全国民航共有各型运输飞机523架,其中大中型运输飞机占85%以上。提供的座位达到8.22万个,提供的商载吨位达到1.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加9 倍和15倍。新引进的飞机有B777、B747、B767、B757、B737、A340、A310、A320、MD11、MD 82、MD90等。在增加新飞机的同时,淘汰了老旧飞机。目前,我国民航的主力机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型,机龄短、技术新、经济性能好,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效益。

4、机场建设成就卓著。民航业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采取中央投资、地方集资和利用外资等方式,加强对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到1998年,全国通航机场143个,比197 8年增加66个,其中能起降B747机型的机场19个,能起降B737机型的103个。一大批支线小型机场得到迅速建设和完善,提高了航空运输通达能力。除重点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哈尔滨、拉萨、太原、大连等一批机场进行改扩建,提高飞机起降能力,

改善综合服务条件外,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新迁建了福州、郑州、贵阳、南京、武汉、重庆、济南、银川、桂林、厦门、深圳、珠海、宁波、温州等30多个大中型机场。国庆50周年前夕,北京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上海浦东机场新建等重中之重工程以及杭州萧山、海口美兰机场建设等都已竣工。

5、配套基础设施完备。在加强机场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对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在航行保障方面,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成都-昆明以东地区6600米以上航路基本实现了雷达覆盖,安装了70多部先进的航管雷达;在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机场以及飞行繁忙机场配置了120多套仪表着陆系统,在全国机场终端区和航路上装备了140多套全向信标和160 多套测距设备;陆空通信、平面通信和气象设施得到改善,飞行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在机务维修方面,重点建设了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飞机维修基地,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维修能力,现在已能完成对从国外引进的大型宽体客机的结构检修。在运输服务方面,建立了计算机旅客订票系统,目前已有近300个国内城市和70个驻外民航办事处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开通了联程订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和西南地区供油设施进行建设,提高了供油能力。

6、体制改革初见成效。80年代初,民航开始踏上体制改革的道路,到目前已基本形成政企分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的管理体制格局。“七五”期间,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成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地区管理局,成立了中国国际、中国东方、中国南方、中国西南、中国西北和中国北方六大骨干航空公司和新疆、云南、上海、厦门、海南、四川、深圳、山东、中原、武汉、福建、长安、贵州、山西、通用、新华、联合等区域性航空公司。一些主要机场已成为独立经营的企业,负责对机场进行建设和管理,为各航空公司提供服务。1992年经国家批准,组建了以中国国际、中国东方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核心的民航企业集团;经过试点,上海虹桥机场下放地方,标志着民航的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民航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进行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中国通用航空公司进行了兼并,一些地方航空公司结成了“新星联盟”。通过体制改革,地方发展民航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七五” 期间有23个省市投资42个机场的建设,投入资金12亿元;“八五”期间,地方投资建设机场更是方兴未艾,达到130亿元;“九五”前三年地方投入的资金近250亿元,成为民航改善机场设施的重要资金来源。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办的航空企业对活跃地方经济、增加运输能力发挥了作用。

7、对外开放和合作有很大发展。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促进了民航的发展。从198 0年到1998年,民航从国外融资租赁飞机300多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设了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厦门、武汉、济南、深圳、兰州等机场和航路改造工程。为提高我国民航机务维修能力和服务水平,分别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和美国洛克希德及香港和记黄浦公司等合资组建了北京和广州两个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建设了一些中外合资的宾馆、餐厅和航空配餐公司,目前民航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已有60多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航对外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展,颁布了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的政策规定,允许中外合资建设和经营机场,允许由中方控股与外商合资经营航空公司。1997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外上市取得成功。民航对外投资也迈出了步伐。在吸收外资的同时,在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