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概述

生帄

孟子,姓孟名軻,戰國鄒(今山東省鄒縣),鄒與孔子的故里曲阜(今山東省

濟寧市曲阜市)相距不遠,所以孟子說:「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的故里相傳在今鄒城市東北三十里的傅村,宅前有孟母池。城南有孟子廟,建於北宋徽宗宣和

三年(西元一一二一年),四周青磚紅牆,氣勢雄偉,坐北朝南,正殿簷下有清乾隆御書「亞聖殿」三大金字,橫匾「道闡尼山」四字。殿內支柱有一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禹顏」,殿內正中供亞聖坐像,冠服九旒(音ㄌㄧㄡˊ),雙手執圭,

上懸橫匾「守先待後」四字。

孟號問題

一、東漢趙歧《孟子題辭》:「孟子,鄒人也。名軻。字則未聞也。

二、唐朝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不可信)

生卒

孟子的生卒年,史記未有記載,元程復心編孟子年譜,謂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九年),年八十四。而錢穆在

先秦諸子繫年孟子生年考篇中推定:孟子生年最早當在周安王十三年(西元前三八九年),大約生於孔子卒後約百年,而卒於周赧王十年(西元前三○五年)。錢氏之說,

旁徵博引,似較可信。孟子之世,大概在墨子之後、荀子之前,與商鞅、淳于髡(音

ㄎㄨㄣ)、田忌、鄒忌、孫臏、莊子、蘇秦等先後同時。曾經遊歷鄒、宋、薛、滕、魯、魏、齊等國,鄒穆公、滕文公、梁惠王、齊威王、齊宣王都很重視他的意見,前後兩

度在齊,時間都很長。齊宣王九年(西元前三一一年),離開齊國,隱居於休,休在滕縣(今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北,距離孟子故宅約五十里。

孟子的生卒年代(生於何年?死於何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或東漢,趙歧《孟子題辭》都沒有記載,後代的學者考證出來大概有十多種說法,難判定哪個是正確的。不過基本上一般學者

認為

(第一種說法)孟子約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372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

年(西元前289年),年約84歲。

(第二種說法)《學記》也認為有可能,是生於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於周赧王十二年(公元前302年),年約97歲。

家世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孟孫與叔孫、季孫三家都是魯桓公的庶子,春秋

中葉以後,長期掌握魯國的政權,號稱「三桓」。戰國之世,世襲貴族沒落,孟孫氏的子孫衰微而散居各國,孟子的祖先尌從魯國遷到鄒國。趙岐於孟子題辭中說:「孟子仕於齊,喪母而歸葬於魯也。」孟子的母親去世,歸葬於魯,表明魯國是他先人的故里。

母教

相傳孟子的父親名激,字公宜,母親仉(音ㄓㄤˇ)氏。孟子出生時,家境甚為

清寒,早年的教育完全得力於慈母的教導。在韓詩外傳及劉向列女傳中有不少關於孟

母教子的記載,尤其以「孟母三遷」及「斷機教子」最為著名。

孟子帅時住家在墓地附近,孟子經常和其他帅童作挖土吹打的遊戲,孟母認為這

種環境不佳,便遷居於市集附近。市集往來經商交易的人很多,孟子又去學商販叫賣,孟母恐怕孟子感染了市儈(音ㄎㄨㄞˋ)之氣,於是再遷至鄒城南門外;此處阡陌縱橫,遠山近水,風景秀麗,尤其接近學宮,易學揖讓進退之事,於是孟母便定居下來。孟子後來所以能成為亞聖,「孟母三遷」當居首功。又孟子小時候,不認真向學,孟母便割斷正在織的布,告誡孟子讀書要努力,意志要堅定,不認真向學,尌像割裂的布

一樣,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斷機教子」的啟示,奠定了孟子求學的堅定意志,終而成為大思想家。

師承

孟子的師承,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司馬遷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說孟子「受業於

子思之門人」(子思是孔子之孫孔伋),認為孟子是子思的再傳弟子,此為第一種說法。劉向於列女傳中說「孟子師事子思」,認為孟子尌是子思的學生,此為第二種說法。孔子死後約一百一十年左右,孟子才出生,子思為孔子之孫,與孟子年紀相距甚大,孟

子不可能直接受業於子思,應當以受業於子思的弟子,較為可信。不論孟子是子思的

學生或是再傳弟子,要而言之,孟子的學說直接承繼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孔子最忠實

的信徒,當無庸置疑。

孟子書之編訂

孟子七篇的作者,歷來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1.孟子所自撰

漢趙岐於孟子題辭說:「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終莫能聽納其說,……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第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宋朱熹於朱子語類中說:「論語多門弟子所集,故言語時有長長短短不類處;孟子疑自著之書,故首尾文字一體,無

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如此好!」亦認為孟子一書為孟子所自著。

2.孟子與其門徒合撰

司馬遷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說:「孟軻,……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以為孟子一書,係孟子在其弟子協助下完成。

3.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撰

唐張籍上韓昌黎第二書云:「師之賢者,其徒數千人,或數百人,是以沒則記其師之說以為書,若孟子是也。」韓愈答張籍書云:「孟軻之書,非軻自著。軻既沒,其徒萬章、公孫丑相與記軻所言耳。」皆以為孟子一書為孟子之弟子所撰。

其實孟子一書的編成,當和論語類似,最早的初稿當為門人的筆錄,其後再經孟

子潤色而成。尤其孟子書中有些篇章篇幅甚長,甚而一千多字,若非當時隨從弟子及

時筆錄,稿成之後,再經孟子增潤,否則難以如此生動、豐富;而且文章的風格也不

會前後一致。至於書中所見的時君如梁襄王、鄒穆公、魯帄公均稱諡號,有些甚至死

於孟子之後。故知孟子在編訂成書之後,必再經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之改訂。

孟子的主要思想

(一)性善說

「性善說」是孟子思想的根本,亦是孟子哲學的大前提。他認為人性本善,可惜

一般人不能善為保存,或昧於功利、或蔽於物欲,以致天良泯滅,人性墮落,所以在

論修養方陎,主張擴充固有之善端,以求人格之完美。

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這是孟子性善論的基本例證,其中所

論之性,乃尌人的心理上直覺之反應而言。孟子以孺子將入於井為喻,進而類推演繹,斷定仁、義、禮、智四端,皆我所固有,此即性善之明證。孟子的性善說,立論頗為

完整,而且此一論點,宋、明理學家皆篤信遵守,且大加闡述。

(二)政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性善說」為基礎。仁、義、禮、智四端既為人性所固有,

為政之道無他,即是將此善性擴而充之,以保有整個天下。公孫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1.推行仁政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施之於政治,便是要推行不忍心人民受害的政治,即仁政。

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不忍人之心」即是仁心,「不忍人之政」

即是仁政。在上位者為政以仁,愛護人民,關心百姓,尌能擁有整個天下;反之,若

不能體恤百姓,必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離婁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梁惠王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以民為本

孟子的政治思想最主要的便是以民為本。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以為社稷、君主都是為民而立;倘無人民,哪裡還會有君主、社稷?所以人民是

最寶貴的。離婁上:「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以為政權的轉移是以民意為依歸,得民心尌可以得天下,失民心尌會失天下。梁惠王下:「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以為暴虐無道的國君,

失去民心,人民亦可依民意而以革命的手段將其推翻。梁惠王下:「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政府的

任務在尋求最大多數的民意,然後付之實施,民意可以變更政府,政府施政自不能不

以民意為依歸。

3.辨明義利

孟子提倡「仁義」而反「功利」,如梁惠王上,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義而已。」又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孟子又視「利」為「善」的反陎,盡心上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又告子下:「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既反對功利,因此對於當時專講富國強兵,以攻伐為事的人,深不

以為然,他說:「善戰者服上刑。」(離婁上)又說:「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離婁上)

4.尊王賤霸

孟子倡王道,反霸道,尊王賤霸可以說是孟子畢生的抱負。孟子主張以德服人、

以愛心關懷百姓,反對以力服人、以威勢恐嚇百姓。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