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红的演讲稿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萧红的演讲稿
篇一:《呼兰河传》演讲稿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东北女作家萧红写的。
萧红,原名张乃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读罢全书,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
呼兰河在北方的大地上,蜿蜒流长,沿城而过。
萧红正是在这河水边的土地上生长,在这块质朴淳厚而同时又充满苦难的黑土地上。
这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她倾心眷恋,城与人都与她血肉相连。
对于呼兰,她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诉说不尽的复杂情愫。
在这里,她感受到了爱,也饱
尝了冷漠。
在渐行渐远的流年里,呼兰城之于萧红都有着欲说还休的感情。
有时我想,东北那一方雄性色彩浓郁的白水黑山,就是萧红力量和灵感的源泉。
同时也是她悲剧的渊薮。
她笔下的故乡,她笔下的世界,在她心里是那样自由。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读她的小说,仿佛在聆听着一曲一曲凄婉动人的歌谣。
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又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
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虑。
同时,也为自己即将逝去的童年感到惋惜。
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
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
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最后,真心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这本《呼兰河传》!
谢谢大家
篇二: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学案
一、导入。
1、课前板书: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1、阅读目标:自读课文,品析10个字:
哀志佩蔑情理正反庄谐
引导:围绕这些字,深入阅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分工:一组解决:哀志二组解决:佩蔑
三组解决:情理四组解决:庄谐
五组解决:正反
A(1)给下列字注音。
诘( ) 舐( ) 溺( )
(2)学生口头解择下列词语。
A反诘:反问。
B博爱:旧指对人类普遍的爱。
C若无其事: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D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把别人饥饿看作自己饥饿,把别人被淹没看作自己被淹没。
比噙设身处地,急他人所急,替他人着想。
B.这是一篇演讲稿
C.文学常识
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汉族客家人。
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
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
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从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
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D 萧红(19l1一1942),是在鲁通先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
幼年丧母;寂寞的童年养成她恬矜、孤独、矜持、倔强的性格。
1930年为反抗澍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开始了流亡与挣扎的人生征途。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
1934年与芾军一道到上海,得到鲁迅的鼓励和帮助,从事革命文艺运动。
1935年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抗战爆发后,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日斗争。
1942年病逝于香港,葬在靠近海边的浅水湾,年仅32岁。
萧红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在她身上有着年轻人所应有的精神品质。
为了
纪念这位年轻卓越的女作家,1948年,一大批民主的、革命的文化人在萧红墓前举行集会,郭沫若在会上作了五分钟即兴讲演。
.E. a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事情--讲演
地点--萧红墓前
时间-- 五分钟
b(2)第一部分(第1~4段),开头:赞颂萧红\'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的精神,引出\'年轻人\'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5一11段),主体:阐明\'年轻人\'的内涵,论述\'年轻精神的品质\'的三个特征。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号召大家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学习。
d怀念和哀悼烈士--萧红作家。
②赞扬萧红的崇高精神③激励听众继承烈士的遗志,踏着烈士的足迹,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
篇三: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话 Word 97-XX 文档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学习目标
1、了解“年轻精神”的品质。
2、体会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
3、学习本文的构思的巧妙及正反对比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讲演稿的写法,
2、学会写简短的讲演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1、清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这样热情歌颂少年,他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尧!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此可安排在讨论中讲述)
2、板书课题,作者。
3、简介郭沫若及萧红。
方法:可采用启发学生读标题及作者后,最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了解的愿望,然后用投影法打出。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
泳yǒug博bó溺nì舐shì
2、解词:
①博爱②畅泳③打抱不平
3、“年轻精神”的品质是什么?
四、自读课文,指导其运用“圈点读书法”把文中重要词句圈画出来,并思考问题。
1、讲演稿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密切相关部分组成,你能找出本文的主体部分吗?
小结:5——11段,提出演讲的主题,分析“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
是核心所在。
2、由此思考,课文开头几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
分析:不是。
1)开头在段文字,郭尧就地取材表达了“在萧红墓前”、对一群年青人、作“五分钟讲演”这三层含义,起着领起下文的作用,为演讲话题作铺垫。
2)三段话语言风趣、幽默,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气氛,拉近距离,激发听众对讲演的兴趣。
3、课文结尾部分,从内容上看作用是什么?
分析:收束全文,点明主题——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小结:此上步骤是便于学生了解讲演稿,能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五、师范读全文,生思考讨论:接到五分钟讲演的任务
1、原打算怎么演讲?后来又为什么改变计划?
2、作者如何看待“年轻”的?(“年轻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你能否从文中找出关键的体会。
3、讲演者阐述了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4、你对文中的“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是怎样理解的?
分析:
1、追悼萧红女士沉默五分钟”,受某先生启发。
2、精神年轻(对比手法)
3、第一个特征侧重讲学习精神。
第二个特征侧重讲实践精神。
第三个特征侧重讲战斗精神。
4、“使自己年轻”是对年轻人自身的要求,要求年轻人成为真理的追求者。
博爱的实践者和勇敢的战士,这讲的是“自己修身”。
使中国年轻”是要年轻人明确自己“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是为了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并使新中国繁荣富强,屹立于远大的理想,为国家作贡献。
六、总结全文,分析构思,写法。
1、这篇即兴讲演,讲述年轻精神的特征,鼓励年轻人
培养“年轻精神”的品质,“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为未来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构思:五分钟讲演——沉默五分钟——追念萧红为革命的短暂一生——年轻人的话题——年轻精神如何看?——年轻精神的品质——勉励青年朋友。
写法:
1)就地取材 2)语言幽默 3)触景生情 4)勉励青年
2、学生质疑
七、课内外延伸:
1、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做,“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2、学习了这篇演讲稿,你能否针对某种情境作简短演讲。
①随便吐痰、随意说脏话,恶语伤人。
②班级有人抄袭别人作业。
③中学生要不要交友。
④爸妈(转载自:小草范文网:关于萧红的演讲稿)关心你的学习。
八、布置作业:由上一题,任选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