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一、核心知识

1.体温恒定及其意义 ▲人的体温,即 (正常值 左右)。体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维持稳定体温的热量来源: 。 【能源和O 2供应,以及 、 分泌量等因素,都会影响产热】 ▲体温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体温既是代谢的结果(热量平衡),又是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酶的活性)。 ▲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 的结果。

▲只要体温恒定,无论是37℃还是38℃,产热和散热总是 的。这不同于发热或退热的过程中。

2.产热与散热

(1)产热器官:

▲产热器官主要是 (剧烈运动时占 )和 (安静时占 ,尤其是 )。 内脏产热受 分泌量影响,各内脏器官中,温度最高的是 ,因为其代谢最旺盛,耗氧量最大。

▲剧烈运动时的产热总量是安静时的10~15倍(散热总量亦如此)

的产热变幅最大。[测体温时,先要让受试者安静一段时间后再进行]

▲人体产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见右图) 思考:请画出人的离体细胞代谢强度与 环境温度的关系

(2)产热方式:

①非自主颤栗(骨骼肌)(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不参与)

②代谢产热(所以组织器官)(神经—体液调节)

(3)散热器官:主要是 ,少数由呼吸道(呼吸)和肾(排尿)、消化道(排遗)散热。

【散热过程发生在体表,所以 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4)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功能:

①保护

①角质层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能吸收

③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弹性,能耐挤压和摩擦。 ②分泌和排泄

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能滋润皮肤和毛发

②汗腺分泌汗液,具有 作用,并参与调节 平衡

③调节体温

耗氧量/ 产热量/ 代谢强度 20 30 40 温度(℃) 角质生发皮肤 皮脂汗腺

皮下组织 皮脂腺和汗腺属于 分泌腺 耗氧量/ 产热量/ 代谢强度 20 30 40 温度(℃)

①血管舒缩,改变血流量,进而影响散热量的多少

②分泌汗液,通过散热

③立毛肌舒缩,影响产热量的多少

【皮肤的散热机制主要是。】

④感受外界刺激——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

⑤再生能力——生发层的基底层细胞属于细胞,通过增生,以补充或修复。(5)皮肤散热的方式:通过等途径

几点说明:

①.传导,是人体热量直接传给与体表接触的较冷的物体。

②.蒸发,包括出汗和皮肤表层蒸发(不显汗,不被觉察)。高温下不存在不显汗。

[环境温度≥皮温时,不但不能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散热,相反还从外界吸热。] ③.汗液,来源于血浆,但浓度低于血浆,因此,出汗时失水多于失盐,使血浆渗透压升高。3.体温的调节: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下丘脑。

探究方法:分段切除法,相互对照。

ⅰ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小鼠体温恒定。

ⅱ进一步破坏下丘脑,小鼠体温不稳定。

▲总体上的生理性调节过程——调节体内生理过程,以维持体温恒定

【不包括增减衣服、改变姿势等行为性调节】

(1)调节方式:是。

(2)调节过程:【结合课本流程图箭头,理解过程】

▲神经调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①感受器:分布于等处,包括。

②神经中枢:下丘脑(位于间脑),包括产热中枢和散热中枢。

③效应器:包括以及。

▲激素调节:xx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三大物质分解代谢的变化。

▲神经—体液调节:感受器——……——内分泌腺(激素)……→分解代谢的变化(3)反馈(自动控制/自动调节)机制:

——受控部分(效应器)不断有反馈信息(体温)【结果】返回给

...控制部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改变控制部分(调节中枢)的功能活动。

▲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是降低控制部分的功能活动,即减弱控制信息,则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使系统维持平衡和稳态。如:

▲正反馈使系统的“偏离”加剧,促使机体某一种生理功能不断加强,尽快完成。

如。

(4)相关生理过程的表现形式:

▲物理方式:通过肌肉舒缩(骨骼肌、立毛肌、皮肤血管壁肌肉)和汗腺(汗液蒸发)

等物理方式,来改变产热量或散热量。(物理方式即身体外观上的变化。) ▲代谢方式:通过 等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量,来改变机体分解代谢的产

热量。(代谢方式属于身体外观上不表现出来的物质代谢强度的改变。)

(5)相关的生理效应:【在上图中用圆圈圈出相同效应的内容】

▲散热:皮肤——皮肤血管血流量,立毛肌舒缩程度、汗腺发汗的量

▲产热:骨骼肌寒战程度,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量与全身细胞分解代谢的强度。

建模:完成产热调节和散热的主要调节过程:

【思考】

①炎热时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什么?

②寒冷时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调节方式相同吗?体温调节时,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协同还是拮抗?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接受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传来的兴奋,分别如何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

4.体温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人不能在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中停留过久。否则,就会出现体温过低或中暑等病症。

[中暑,是由于体温升高,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寒冷

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