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省份。

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主要含神经毒。

蝰蛇、尖吻腹、
竹叶青等主要含血循毒。

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主要含混合毒。

如今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特别是动植物造成的危险往往估计不足,这些危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

无论“生存手册”还是“野外旅行手册”之类的手册里,对毒蛇伤害的介绍不是不适合中国国情,就是说得过于笼统,难以在关键时候发挥应有的作用。

网络上许多“野外教室”中都有提到蛇伤防治,但由于种种原因,含糊谬误之处似乎更多。

每个野外活动的人正确且全面地认识毒蛇和了解蛇伤防治非常必要。

另外本文的急救常识部分也适用于被其它危险动物引起伤害时作急救参考。

先从认识的误区谈起误区一:小蛇不毒
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刚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妈妈毒性大。

比如大蛇捕食频繁,咬人时注毒量较少。

反之,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因此咬人时注毒量相对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人凶狠。

许多养蛇专业户甚至蛇类专家都吃过这个教训。

另外蛇的种类不同,毒性强弱也不同,如银环蛇的个头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却极强。

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

相信每个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几个男生拿着大棒石头追打一只拚命逃窜的小蛇。

现在应该知道,这也不仅仅是好玩。

况且,蛇类本身是对人类极其有益的一种动物,我们应该尽量保护野外的每一种生物。

误区二:被蛇咬过,但是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一定是无毒蛇了
这是极其常见的认识谬误,甚至在许多网页的“野外教室”栏中也有类似误人子弟的地方。

实际上,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

比如97年福建附一医院就收治了一个8岁大的小孩,他被银环蛇咬伤后4小时才出现症状,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来经各方全力抢救,仍然昏迷了一个多星期才苏醒。

医院收治的这类蛇伤病人不在少数!
误区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

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即便是有毒蛇咬伤,大多数也因为多种因素的关系,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

掌握毒蛇的活动规律,蛇伤的预防
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

在南
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

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

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

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要穿长裤,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

毒蛇怕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大多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

因此,在适于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时,提高警惕,并做适当的防护,许多蛇伤是可以避免的。

识别毒蛇
对不同的毒蛇,防治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只有正确识别毒蛇,才能进行对症防治。

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沟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额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前毒牙和后毒牙。

但是这种鉴别在应用上很不方便。

另一种方法是从蛇的外形和色斑上来鉴别。

通身绿色为主:竹叶青。

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

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蛇。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

咬伤症状为伤口组织坏死,胸闷,高热,呼吸困难。

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王蛇。

分布我国南方。

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

主动袭击,紧咬不放。

症状为发病特急,很快死亡,碰到这类蛇咬伤,除积极抢救外,还要祈祷好的运气。

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银环蛇。

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

咬伤多见。

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金环蛇。

分布长江以南。

其余类似银环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蝮蛇。

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丽江雪山上。

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

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象叼个烟头):尖吻蝮(五步蛇)凶狠,主动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三角形略长:蝰蛇。

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

症状类似五步蛇。

被咬伤后没有把握识别毒蛇时,应尽量把毒蛇打死带回。

我不赞成打蛇,也没有打蛇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一些蛇,如眼镜蛇等,用衣服盖住蛇身应是有效的。

各类型毒蛇咬伤的中毒特征
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的蛇毒属于此类。

中毒表现主要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局部可无什么特殊表现。

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

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

血循环毒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蛇毒属于此类。

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

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甚至七窍流血。

固有“五步致死”的说法,但实际上只要及时抢救,数小时之内送往就近医院,仍可以治愈。

混合毒类: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此类。

中毒表现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环毒。

中毒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所以即使进行人工呼吸也难以抢救。

其中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

闽北有一个村,因为知道抓眼镜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镜王蛇咬死的人。

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能治愈。

毒蛇咬伤的治疗(被其它危险动物如狗、毒蜂、蜈蚣咬伤的治疗可以此作参考)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

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

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

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稻草等,在伤口上方几厘米处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

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

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5、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

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

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

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

6、局部用药:例如依地酸钠注射液可以敖合金属蛋白酶,抑制一些水解酶的活性。

对蝮蛇、五步蛇、蝰蛇咬伤的局部组织坏死有效。

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参照说明书使用。

(大规模长时间野外活动时领队应考虑带上蛇伤药)
7、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8、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

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只有
极少数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

所以伤者被送往医院后,救护者还应打听最近的抗毒血清储备地。

人生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
眼镜王蛇
别名过山风、山万蛇、过山标、大眼镜蛇、大扁颈蛇、鸡公蛇、大吹风蛇、英雄蛇、麻骨乌、大饭匙倩、蛇王、大膨颈蛇。

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形态眼镜王蛇外形有些像眼镜蛇,惟个儿更长,成蛇全长120—400厘米,个别全长达550厘米。

体重2—10千克。

有前沟牙。

头背有1对枕鳞,为此蛇所特有。

颈部膨扁时,无眼镜蛇那样的眼镜状斑纹,而是“∧”形白斑。

体背黑褐色,有窄的白色带状横斑纹40—54条。

喉部土黄色,腹面灰褐色。

生活习性眼镜王蛇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林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会爬上树,往往是后半部缠绕在树枝上,前半部悬空下垂或昂起。

昼夜均活动。

眼镜王蛇有剧毒,具前沟牙,是我国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

它受惊发怒时,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颈部膨大扁平,头平直向前随身摆动,伸出细长而分叉甚深的舌头,毒汁四溅,突然攻击人畜。

蛇毒为混合性毒,一条成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较大。

嗜食蛇类,尤其喜食灰鼠蛇,也吃蜥蜴、鸟蛋和鼠类。

若食物匮乏时,
有相互吞食的现象,因此养殖中应加以注意。

繁殖习性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经常将卵产在枯腐的树叶里。

每次产卵为21—40枚,多者可达50多枚。

母蛇有护卵的习性,盘伏在上层的落叶堆上,有时雄蛇也参与护卵。

护卵期是眼镜王蛇最凶猛的时期,如受到侵扰,它将主动攻击。

蛇卵靠自然温度孵化。

初出壳仔蛇长46—64厘米。

银环蛇
别名木白蛇、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脚带、银宝印、银报应、白菊花、手巾蛇、花手巾、节节乌、白节蛇、百节蛇、竹节蛇、雨伞蛇、银包铁、九道箍、霸王鞭、笛子蛇、团箕夹、簸箕甲。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成蛇全长一般在100——140厘米,最长者可达170厘米。

体重350—1000克。

头小,椭圆形。

背鳞通身15行(个别的颈部为16—17行),背脊正中一行鳞扩大呈六角形。

体背黑色,上布许多狭的白环,使蛇体背面显现黑白相间的环纹。

腹面白色。

据报道,有人见到以黑色为主的银环蛇,白色横纹仅在体侧隐约可见;也有人在台湾见到有虎斑花纹等多种色变的银环蛇。

生活习性银环蛇生活在平原、山区、丘陵地带多水之处,常栖息在草丛、坟堆、石头堆、路边、田埂、树下、溪间、渔场旁、倒塌较多的土房子下,及农家住宅附近。

活动高峰期在晚间6时到夜里12时,为典型的夜间活动蛇类。

尤其是在闷热天气,雷雨前的活动更为频繁。

偶尔可见白天出洞活动。

在11月中旬开始入蛰,至翌年5月上旬出蛰。

其性情怯弱、胆小,
受到惊扰时,或逃走或将头藏于身体下面,很少主动袭击人。

但人若稍接近,也会采取袭击动作,并易张口咬人。

银环蛇属于沟牙类神经类毒蛇,具前沟牙,排毒量一般仅有4—5毫克,但毒性极强,人被咬伤后,只有类似蚂蚁叮咬的麻木感或微痒感觉,伤口不红、不肿、不痛,常被误认为是无毒蛇咬伤。

一般被咬1—4小时后,即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一旦发现症状,后果严重,常因呼吸麻痹而致死。

因此,在捕捉或饲养中应加以注意,嗜食蛇类、鱼类,也食蛙类、蜥蜴、蛇卵、鼠类等。

据观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银环蛇最喜食红点棉蛇的小蛇。

也有人认为,活鳝鱼是其最喜欢的食物。

繁殖习性银环蛇为卵生,每年4—11月为活动季节,5—8月产卵,每次产8—16枚卵,孵化期在48天左右。

出壳后的仔蛇体长25厘米左右。

仔蛇出壳后,经7—10天即开始蜕皮。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常见成蛇8—9月间交配。

舟山眼镜蛇
圆斑蝰-毒蛇
别名圆斑蛇、金钱蛇、金钱蝰、黑斑蛇、金钱斑、百步金钱豹、黑纹蝰、古钱窗、鹧鸪蛇、链蛇、麻绳蛇。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

形态全长约100厘米。

头较大,与颈部区分明显。

鼻孔大,位于头背侧。

头背鳞除最外一行平滑外,余均明显起棱。

体背棕灰色,具3行纵行大圆斑,正中一行圆斑较大,两侧的圆斑小些,与正中的交错排列;每个圆斑,中央的颜色为紫褐或深棕色,外周黑色,最外具黄白色镶边;每行圆斑之间和外侧还杂有较小的黑褐色斑。

腹面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习性活动和栖息地是夏季时在丘陵地带,冬委时多在平原。

秋收时,多见其活动于稻田通风凉爽处或阴暗处。

食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

繁殖习性为卵胎生。

每条雌蛇产30—40条仔蛇,最高记录达63条。

原矛头蝮
金环蛇
别名金甲带、金脚带、黄节蛇、金宝印、金报应、黄金甲、铁包金、沤臭蛇、金蛇、玄南鞭、国公棍、佛蛇、半箕甲。

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形态金环蛇全长100厘米左右,最长者达180厘米。

体重一般在750克左右。

头椭圆形,背
鳞全身15行,仅个别在颈部有16—18行;背鳞扩大呈六角形。

尾巴短,其末端钝圆。

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

腹面颜色略淡。

生活习性金环蛇生活在湿热地带的平原或山地丘陵的丛林中,常在水边和田间活动,有时在岩穴中或住宅附近也可见到。

畏光,多在黄昏出洞,是较为典型的夜间活动的蛇。

白天盘曲并将头隐埋于体下。

一般来说,成蛇性情温和,动作较迟缓,不主动袭击人,受到惊扰时,蛇体做不规则盘状,将头隐埋在体上,或将身体做扁平扩展状,急剧摆动体后段和尾部;但其幼蛇性凶猛,活跃。

嗜食蛇类,有时也食蜥蜴、蛙类、鱼、鼠类或蛇卵。

在人工饲养条件上,当食饵不足时,常有互相吞食现象。

繁殖习性金环蛇为卵生,一般4月出洞,6——7月产卵,每次产卵8——12枚,靠自然温度孵化,50天左右幼蛇出壳。

雌蛇具有护卵行为。

尖吻蝮
别名蕲蛇、五步蛇、祁蛇、白花蛇、大白花蛇、百步蛇、棋盘格、盘蛇、放丝蛇、五步倒、五步猪、翘鼻蛇、犁头匠、吊灯扑、懒蛇。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形态成蛇全长一般为120~200厘米,体重可达500~2000克。

头大,三角形,吻尖向上翘起,背部有灰白色的方形块斑,两侧有“∧”形暗色的大斑块。

头背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两者截然分明。

体色与环境较为和谐。

生活习性尖吻腹生活在山区树林、溪涧岩石上或落叶下,以及杂草地、沟边、路边、村子住宅附近、柴草堆或厕所附近。

昼夜都出来活动,但夜间活动更为频繁。

阴天比较活跃,但也
有人见其在雨中昂首不动。

一般来说,在大热天有太阳时,常隐藏在阴暗的地方,很少活动。

它们经常在落叶堆或山溪阴湿的岩石上盘曲成团,头昂起,吻尖向上,颤动其尾,当人畜逼近时,往往会突然袭击。

具有扑火习性,见到火光会向火光扑去。

尖吻腹嗜食蛙类、鼠类、蜥蜴和鸟类,也食蛇类。

在室内笼养条件下,主要喂小白鼠和蟾蜍。

成蛇每周喂一次,每次每条蛇可食3~5只小白鼠。

它们常因吞食较大食物后连续3~4天盘踞不动,故有“懒蛇”之称,此时捕捉也比较容易。

繁殖习性尖吻腹为卵生,一般在6~8月间产卵,每次产15~16枚,多者可达26枚。

据观察,雌蛇产卵后经常盘绕在卵旁,似有护卵习性。

孵化期为20—30天,出壳后幼蛇长约20厘米,行动灵活。

幼蛇即能咬人。

据报道,有人见到孵出10天的小蛇咬了小白鼠,小白鼠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便死亡了。

这说明尖吻腹的幼蛇已极具毒性,养殖或捕捉时要特别注意,以免被小蛇咬伤。

幼蛇出壳10天后即可蜕皮。

灰蓝刻扁尾海蛇
白眉蝮蛇
别名狗屎蝮、狗屎婆、土皮股、烂母胎、土公蛇、搭地腹、地扁蛇、七寸子、草上飞、土灰蛇、土丘子、土球子、七步倒、白花七步倒、麻鸡婆、寒毛牯、麻七寸、土夫蛇、烂肚蛇、土地蛇、七寸丁、狗屎卷、烂土蛇、灰链鞭、土巴蛇。

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贵州。

形态成蛇全长54—80厘米,个别较大型者可达94厘米。

头呈三角形,颈部明显。

头顶部有对称的大鳞片,鼻间鳞较阔,外侧缘较尖细。

头部两侧有颊窝。

眼后黑条斑上方多有一条黄白色细条纹,色斑的变化较大。

背部的颜色于灰褐色与土红色之间变化,上布黑褐色的圆形斑或呈波纹状的横斑纹。

腹面颜色灰黑,散布着许多不规则黑白色小点。

生活习性除长江沿岸诸省的蝮蛇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外,一般都居于平原或较低山区的丘陵杂草丛、乱石堆中或草原、沙漠边缘等地。

栖息在地面上,常盘成圆或扭曲成波纹状,也常盘踞在树上。

夏秋两季常到稻田、菜园、路旁活动,或远离水源活动。

在热天,从晚8时到次日凌晨活动频繁。

蛇洞一般在坟穴或田埂向阳坡面。

蝮蛇性情凶猛,但平时行动迟缓,从不主动袭击人畜,当受到惊扰时,体变平,尾尖颤动。

食性较广,食鱼类、蛙类、蜥蜴、蛇类、鸟类、鼠类。

繁殖习性为卵胎生,每条雌蛇产6—17条仔蛇,产仔期在8—10月,在5月及9月见有交配。

白唇竹叶青
竹叶青-毒蛇
别名青竹蛇、刁竹青、焦尾巴、焦吊、金线连、赤尾殆、青皮蛇、红线边、青叶丝、焦尾青、红眼睛。

分布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北、贵州。

形态成蛇全长60—90厘米,体重60~100克(据报道,最大雄蛇119克,最大雌蛇297克)。

头呈三角形。

颈细。

头顶有许多细鳞片,左右鼻间鳞小,由细鳞分开;一横排上有小鳞,背鳞除最外一行均起棱。

体背全呈草绿色,背鳞最外侧的中央白色,从颈部以后形成白色纵线,有的在白侧线之下伴有一行红侧线,有的有双条白侧线再加红侧线,也有极少数无任何侧线而是全部绿色,头顶青绿色,头侧无白侧线。

腹面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淡白色。

尾端焦红色,体背有的有黑斑纹,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

生活习性竹叶青生活在海拔200—2320米的山区树丛、竹林、溪边、杂草灌木丛中及岩石上。

其纯绿的体色和善于缠绕的尾部,适于树栖生活。

昼夜均能出洞活动,但以夜间活动更为频繁,常吊挂或缠绕在溪边的树上,有时盘曲在石头上,头朝着溪流。

由于竹叶青数量多,活动场所多样,又具保护色,所以也是主要的毒蛇之一。

性情较怯弱,受到惊扰时,原盘曲在溪边岩石上的竹叶青就会缓缓向水中游去,因其具有保护色,不易被发现,人们往往被其咬伤。

竹叶青咬物一次排出毒液为28毫克左右,对人来说一般不算十分严重,但若治疗不当,有也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其子蛇具有毒牙,也能咬伤人。

竹叶青嗜食蛙类、蝌蚪、鸟类和鼠类,也食蜥蜴。

在人工饲养下往往喂以个体较小的小白鼠,每次2—3只。

繁殖习性竹叶青为卵胎生,一般5月出洞,7—8月产仔,每次产3—15条仔蛇。

刚出生的
仔蛇即能咬伤人,在养殖中要特别加以注意。

烙铁头-毒蛇
别名龟壳花蛇、老鼠蛇、烂葛藤、笋壳班、金钱斑、吊树猫、厘戥蛇、蕲蛇盖、野猫蛇。

分布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贵州。

形态成蛇全长100厘米左右,体重一般50~70克(据报道,最大体重可达300克左右)。

头呈三角形。

头长,其长约为宽的1.5倍;颈细。

头背布有许多细鳞片,两鼻间鳞较少,隔有数片更小的鳞片,左右两眼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小鳞14~16片,鼻鳞一颊窝鳞前缘之间有数片小鳞,背鳞具棱。

体背颜色棕褐,在背部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相连而成链状,在该斑纹下面还有不规则小斑纹裂。

头顶有“∧”形褐色斑纹。

腹面灰褐色,有很多斑点。

尾具缠绕性。

生活习性烙铁头生活在海拔200—1400米的丘陵山区灌木林、竹林、溪边、住宅附近的阴湿环境中。

有时能盘缠在树上或竹子上,或在住宅附近的草丛、垃圾堆、柴草堆、石缝中活动。

多在夜间活动,偶尔在白天也能见到。

常利用树洞或竹洞作为越冬场所。

烙铁头是管牙类毒蛇,由于身体瘦长,捕捉食物或攻击人畜都比较灵活。

此蛇有攻击性,但一般不主动袭击人。

有时在晚间寻找食物而入侵住宅,人畜接近时,容易被它突然咬伤。

烙铁头的毒主要是血循环毒,人畜被咬伤后,伤口出血少许,疼痛难忍,症状明显,若治疗不及时,易留下后遗症。

平时食蛙、蜥蜴、鸟、鼠。

在人工饲养下一般每周投喂一次,每次每条蛇投喂1—2只老鼠。

繁殖习性烙铁头为卵生,每次产卵3—15枚,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35—45天。

眼镜蛇-毒蛇
别名犁头扑、饭铲头、万蛇、扁头风、蝙蝠蛇、膨颈蛇、白颈乌、扑蛇、马屁扑、乌肉蛇、山毛风、吹风蛇、喷气蛇、饭匙头、吹风鳖、鸭婆蛇、牛皮蛇、白颈蛇、气泡蛇、吹泡蛇、扇头风。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形态成蛇全长一般在97—200厘米,最长者达520厘米。

体重1——1.5千克。

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的斑纹,当颈部扁平扩展时相当明显。

眼镜斑有相连的,有断续的,有单个的,有两边为卵圆形的。

体背黑褐色,并布有黄白色狭长横斑15—18个。

也有全身黑色、土褐色、米黄色的。

腹面前段黄白色,其后渐次为淡黄色、黑褐色。

生活习性眼镜蛇生活在海拔30——1250米的平原、丘陵、山地的灌木丛或竹林中,也常在溪边、鱼塘边、坟堆、稻田、公路、住宅附近活动,是典型的昼出性活动的蛇类。

据观察,眼镜蛇春秋两季多在洞口附近活动,而夏季至秋初则分散到田野、沟旁、菜园、稻田、路边、墙角等处活动,有时甚至可在居室内见到。

活动高峰期在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左右。

天气闷热时,多在黄昏出洞活动。

性较凶猛,行动敏捷,但一般不主动袭击人。

当其受到惊扰而被激怒时,体前部1/4—1/3能竖起,略向后仰,颈部膨扁,头平直向前,随竖起的身体前部摆动,并发出“呼呼”声,攻击人畜。

据观察,当眼镜蛇被激怒时,能喷射毒液,喷射距离达1—2米。

若毒液进入人眼或体表破损处,会引起中毒,养殖或捕蛇时应加以注意。

眼镜蛇嗜食鼠类、鸟类、鸟蛋、蜥蜴、蛇类、蛙类和鱼类等,也喜食蟾蜍。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喂小白鼠,平均每条蛇1周吃鼠2—3只。

繁殖习性眼镜蛇为卵生,一般5—6月进行交配,6—8月产卵,每次产8—18枚,经47—57天孵出仔蛇。

初出壳的仔蛇体长21厘米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