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经济危机时期自杀率急剧上升呢?
Hale Waihona Puke Baidu(1)贫穷与自杀率的关系?
(2)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过宽或者过窄
(4)宿命型自杀
社会规范过严导致的自杀。由于集体力量对个 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和抗拒规则的 重压而选择自杀。
4 自杀的社会原因
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同社会环境和个人的生理心 理联系较少,它主要是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 所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利己型自杀和失 范型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反比关系,利他性自杀和宿 命性自杀与社会整合成反比关系。
只有加强集体的统一性,使个人被置于集体的 保护之下,才能有效预防利己型自杀。 这种功能能在政治团体和宗教团体中难以实现, 只可能是职业团体。 因为他是个人联系社会的桥梁,能为个人的生 活和安全提供保护,形成一种类似于集体意识 的职业道德,从而限制因失去社会支持和生活 目标而造成的自杀。
六 宗教的起源与功能
1 宗教的本质: 对超自然的崇拜? 对某种神行人格的崇拜? NO
宗教的本质是将世界分成了“神圣”和“世俗” 两个部分。 宗教与巫术的关系
“宗教是一个被隔离或者禁止接触的圣物有关的 信仰和实践的统一系统;这些信仰和实践将所 有的皈依者联合在一个单一的被称为“教会” 的道德社区之中。”
摘要幻灯片
(1)原因:劳动分工发展不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 也不是人们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而是社会容量(人口 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 率和密度)的增加所导致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 结果。即“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2)引发的后果:最终要的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 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条新的纽带。即社会团结的类型由 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
(2)利他型自杀
义务性自杀:群体强加的义务 负疚性自杀:成员辜负群体期望时选择自杀,向群 体谢罪。 社会整合过度,个人利益完全被群体利益侵占。
(3)失范型
社会道德原则支撑的规范受到破坏时,个人愿望就失去制约, 处于永不满足状态,个人目标与实现手段不相适应,经常 遭受失望和挫折的打击,丧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以 自杀作为逃避和解脱的手段。
一、生平与著述
涂尔干(1858-1917年),生于法国一个小镇的犹太教士 家庭,后曾一度短暂地改信天主教。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 信仰,转而关注道德和社会整合,由此走向实证科学之路。 1879-1881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伯格森 布 鲁特 德古兰伊) 1882-1887年,执教于省立中学期间,曾赴德留学一年; 1887-1902年,执教于波尔多大学,筹建了法国第一个教 育学和社会学系,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 年创办《社会学年鉴》; 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913年社会学得以公开建立。
(2)利他型自杀:(义务自杀、自由利他自杀) (3)失范型:由于人们的行为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 导致的自杀。如经济危机或突然地繁荣,社会动荡和家庭动荡等等。 (4)宿命型的自杀:无法抗拒和改变的规则和重压,如奴隶的自杀。
(1)利己性的自杀
天主教自杀率
新教自杀率
?教义?宗教群体结构?
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己性自杀率上升 的原因。
3 转变中出现反常分工,带来危机和矛盾
(1)失范的分工 含义: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地社会规范,因而是的分工过程各个机 构、部门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 为什么需要规范:减少交往的成本 社会规范的内容和性质在不同社会类型中不同。
由于社会分工增长过快而引起社会结构剧烈改组,同时道德规范的 发展又没能及时跟上,致使社会调节发生故障,无法维持人们之间 的联系,不能有效地控制人们的欲望和行为的状态称为“失范状 态”。
(三)如何解决
主张全面加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 倡导建立一种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道 德体系,包括国家、法人团体与个人。
(1)国家借助法人团体这种在中介力量对个人行动行动 进行调节和规范,又通过对法人团体的监督和节制,来 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力不受法人团体的侵犯
(2)个人从从法人团体那里获得基本的道德生活环境 和生存意义,又从国家那里获得自由和保障,但也必须 接受国家和法人团体的规范和指导。 (3)法人团体虽然受到国家的控制,但却在很大程度 上让然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与 调节。 总之,涂尔干认为通过法团、国家、个人三者之间的相 互辅助和相互制约,就可以促成一种“道德个人主义” 状态的实现。从而消除现代社会之初形成的那些弊端和 问题,使之不断走向完善。
危机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 当时社会各界对问题的反应;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社会主义
二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1 概念: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 固定或者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 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任何行为方式。
五 自杀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1.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2.直接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3.自杀理论小结
1 为什么要研究自杀
(1)社会生活在何种程度上支配着个人的命运 (2)自杀: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着间接的、积极的或者 消极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做自杀。如果自杀这 一富有个人特色的行动受到社会支配,则说明社会学的出发点是 正确的。 (3)把自杀率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自杀率有个人的自杀行为 构成,又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才可能具有的突生现象。 (4)证明自己方法论原则优越性的绝好机会;丰富便利的关于自 杀的资料。(6个国家 2.6万个自杀案例)
三 宗教的构成
三 宗教的构成
(1)必须有一组宗教信念或者信仰 (2)必须有一组宗教仪式 (3)教会
(二)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必须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以自然科 学那种精神来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1)排除偏见(2)依据外部特征进行定义 2、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 以解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社会环境解释社会现象。
3、功能分析与因果分析的区分及结合。(共变法,控制比较法 假设推测-检验的研究步骤)
C 两种类型的发展趋势
这两种类型的社会团结在不同的时代可能都存在,但不 同时代作战的比重是不同的。古代,机械团结占优势; 现代,有机团结占优势。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机 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地位和优 势不断增进的过程。
D 变化趋势的原因: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逐步削弱了和瓦解了机械团结赖以存在和维系 的前提条件。机械团结的基础---集体意识----建立在人 们同质性基础之上----劳动分工地下的状态;劳动分工 发展----异质性增强---个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下降---机械团结衰微
2否定之前的非社会因素研究
关于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分析:
(1) 归于精神病态、种族、遗传、种族和气候 (2) 模仿
3 自杀率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
社会潮流包括宗教的狂热、群众运动中的愤慨和怜悯等。 根据社会潮流的类型,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
(1)利己性的自杀:社会整合程度不高所导致的自杀。
三.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一)关注当时欧洲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失范状态
(二)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失范状态呢?
1 首先,认为正常的劳动分工不会导致社会肢解
和崩溃,驳斥当时认为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导致
社会失范的原因的论断。为劳动分工正名,这也 是《社会分工论》一书的主要目的。
2 《社会分工论》详细讨论了社会分工产生 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
----------《社会学方法论的规则》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度量或其因果可以度量的社会总体现 象。
2 社会事实的三个突出特征:
(1)外在性。超越个人或个人行为,存在于个 体身外,不同于生理的和心理的现象。 (2)社会事实对个体具有强制性,即具有约束 力。 (3)社会事实的普遍性。普遍的或者广泛的贯 穿于一个社会中,是共有的,不是唯一个别特 征。
5 对待自杀问题的看法
尽管迪尔凯姆反对自杀,倡导尊重生命,但他并不认 为自杀甚至各种形式的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一种反常现 象。 社会的反常并不是出现了自杀或者犯罪,而是原来的 自杀率或者犯罪率发生了迅速的变动,这种变动是社 会整合成度发生变化的标志,或许是社会危机的风向 标。
6 预防自杀的措施
B.社会团结的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
低度的分工 深入的集体良心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 低度的个性 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上的一致是重要的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较低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者乡村的
有机团结
高度的社会分工 较弱的社会良心 原始性法律占有 高度的个性 抽象的一般的价值 专门的社会控制机构 高度的相互依赖 城市的或者工业的
他是法国第一位学院式社会学家,也就是
说,是法国第一位具有正式学术头衔的专
业社会学家。
-------科塞 《社会学思想名家》
第二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一 生平著作 二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 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四 消除现代性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建设 五 自杀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六 宗教的起源与功能 七 评价
(3)不适当的分工
纯经济或纯技术的分工,也称为非人化的分工。(不考 虑人的愿望和兴趣,缺乏坚实的道德基础,无法将个人 整合到群体中去)
四 消除现代性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和职 业伦理建设
社会危机的本质就是道德危机。 (一)不认同马克思主义; (二)对孔德的批判与继承 1 在全社会范围内重建人们的思想一致 2 加强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异质性的作用 涂尔干,不反对在社会整体层次上的整合措施,单位为在现 代社会中这些整合措施还不够,因为高度分工---活动领 域(性质和内容)---职业伦理来规范。
另一方面,在摧毁传统纽带的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一 条线的纽带,人们之间在职能上的相互依赖。
(3)评价:总体来看是一种值得欢迎的进 步现象
A 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条件 B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在不断 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C 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拓宽了个人 意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主要著作
《社会分工论》(1893)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
《自杀论》(1897)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道德教育》(1902-1906) 《社会学和哲学》(论文集1898-1911)
学术旨趣及其思想来源
如何恰当的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从前工 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危机。
一 二 三 四 五
为什么研究宗教 什么是宗教 宗教的构成 宗教的形成 宗教的作用
一 为什么研究宗教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集体意识,通过对宗教的起源 与功能的分析,就能够帮助我们具体地去理解社 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得以不断维持和再生的真实基 础和核心机制。
二 什么是宗教
(2)强制分工。(机会平等 教育平等)
含义;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外 部手段来实行的分工。
分类: a通过某些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能力和嗜好 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b违背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
原因:不在于规范,而在于分工形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在 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外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状况。现代 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去完成建立公正的任务,建立一种更 加平等的社会关系,保证具有社会效力的力量得到自由的 发展。
A 社会团结的含义
a社会团结,“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 。指 一种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 群体与群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b机械团结:指存在于具有高度同质性和单一性 的社会成员间类似于无机物分子间的相互结合范 式。 c有机团结:按分工执行者不同职能的社会成员 间存在的一种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结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