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盈余持续性问题的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4期中旬刊(总第441期)
时代金融
Times Finance
NO.4,2011
(CumulativetyNO.441)
会计盈余作为企业过去一段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体现形式,是企业向外界披露的一种重要的会计信息。
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看,会计盈余有助于预测公司未来的业绩,为投资者评价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提供基本信息,同时,外部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当期的会计盈余来预测下期的会计盈余等信息。
因此,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便成为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盈余持续性的研究成为近30多年来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定义及会计盈余的分类
(一)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定义
会计盈余持续性是指企业以实现盈余变化可以在在未来延续的时间长短及稳定程度,作为会计盈余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盈余持续性是衡量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Dechow&Dichev ,2002;Schipper&Vincent,2003)。
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开始于Ball&Watts(1972),但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时代对盈余持续性的理解却不甚相同。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盈余的时间序列特征的角度来界定盈余持续性。
例如,Kormendi&Lipe(1987)、Lev(1989)都认为,盈余持续性是盈余创新(未预期的部分)对预期未来盈余的影响,或者说就是1货币单位的当期盈余创新所引发的预期未来盈余修正的现值。
随后Lipe(1990)从盈余序列的自相关角度定义了盈余持续性,认为盈余持续性是当期盈余成为盈余序列的永久性部分的程度,如果当期盈余成为盈余时间序列永久性部分的程度越高,那么其盈余持续性越强。
还有一些学者从当期盈余对未来盈余预测能力的角度来界定盈余持续性,也即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用当期盈余(或者盈余组成部分)预测未来盈余,回归系数越大,盈余持续性就越高。
(二)会计盈余的分类
早期关于盈余持续性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永久性盈余和暂时性盈余两者概念的区分上。
Graham&Dodd(1934)提出了反映盈余持续性的两个重要概念“permanent earnings”(永久性盈余)和“temporary earnings”(暂时性盈余)。
他们解释道,能够重复地与过去类似地发生的盈余指的是永久性盈余,反之则是暂时性盈余,在投资者和分析师所依赖的信息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永久性盈余。
永久性盈余是决定盈余反应系数(ERC)的因素之一,而资本市场对于暂时性盈余赋予了相对更低的反应系数。
Ashiq Ali&Paul Zarowin(1992)进一步认为,盈余可能包含着一些短暂性的成分,这些成分预期在将来不会再次发生,因而只有非常微弱的价值信息,这些暂时性成分具体包括重构损失、异常项目和会计准则变更带来的收入变化等,并将此类盈余归纳为暂时性盈余;除此之外,其他盈余成分均产生于企业的正常业务利润,归纳为永久性盈余。
之后,许多学者对有关盈余持续性问题的探讨大多是建立在永久性盈余和暂时性盈余两类别概念的基础上。
Ramakrishnan&Thomas(1991),他们认为会计盈余的不同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持续性,进而将会计盈余按照其持续性分为三类,即永久性会计盈余、暂时性会计盈余和价格无关的会计盈余。
一般认为永久性会计盈余(permanent earnings)预期会持续到未来的会计年度,即以后的年度还会产生相同数额的盈余,这如公司的
主营业务利润;而暂时性会计盈余(transitory earnings)的持续性仅止于当前会计年度,即今年获得的会计盈余在以后的年度不会再发生,暂时性会计盈余一般是通过变卖资产、一次性交易所产生的,如公司处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利得或损失;价格无关会计盈余(price irrelevant earnings),是由公司的会计变更引起的,它既不会影响公司当前会计年度的经济业绩,也不会影响以后会计年度的经济业绩,如会计政策变更所产生的会计盈余的变动仅仅是一项纸上变化。
Kormendi&Lipe(1987)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即非预期的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越强,相应的ERC就越高。
在此之后的盈余持续性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探究不同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上。
二、盈余不同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研究
关于盈余不同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的研究,国外学术界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展开的,一是将盈余分成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部分,然后分别考虑其持续性,从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去推断整体的持续性,或考虑其对整体持续性的影响;另一个则是将盈余分成预期与未预期部分,重点在于考虑由未预期盈余大小与未预期盈余引起的股价变动的比值,由市场反应推测未预期盈余质量及其持续性。
由盈余市场反应的角度可以度量上市公司所报告盈余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持续性。
我们从Sloan(1996)研究中可知,当期盈余中现金流项目和应计项目的持续性显著不用,当期盈余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持续到未来取决于当期盈余中二者的相对大小,但是投资者不能完全区分它们对于未来盈余的不同含义,而是只盯住账面盈余,直到当期盈余中的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项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影响到未来盈余时,它们对于未来盈余的不同含义才得以充分反映。
后来的研究证实了Sloan所揭示的应计项目对于未来盈余持续性的含义是一个关于盈余长期增长方面的普遍现象。
Fairfield等(2003)发现,在控制当期盈利能力后,净营运资产增长的两个成分——
—应计项目和长期净营运资产二者和一年后的资产回报率具有相等的负相关关系,也即应计项目和长期净营运资产二者对于未来盈余持续性的含义是一致的,而市场对于应计项目和长期净营运资产的增长相对于它们与一年后的关系都做出了过高评价。
应计项目的可靠性和盈余的持续性相联系扩展了Sloan的研究。
Richardson等(2005)研究结果显示,盈余的各构成部分中,可信性较低的应计项目导致了较低的盈余持续性,而投资者不能完全预期到这种较低的盈余持续性,从而造成相当数量的证券定价错误。
会计盈余中应计项目持续性低于现金流的这一结论得到检验。
Francis&Smith(2005)基于决定企业盈余持续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时间特性和企业特性,检验了盈余中应计项目持续性低于现金流的结论,并采用新方法度量应计项目和现金流,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和盈余持续性真正对应起来。
盈余持续性受应计项目大小和符号的共同影响。
Dechow& Ge(2006)指出,对应计项目高的企业,应计项目改善了它相对于现金流的持续性,但对应计项目低的企业,它减少了盈余的持续性;而且,应计项目较低企业的低盈余持续性主要是由于特殊项目引起的,特殊应计项目低的企业会比其他低应计项目企业具有更高的股
会计盈余持续性问题的研究综述
刘月郭诗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是衡量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盈余持续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盈余持续性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盈余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影响盈余持续性的因素三个方面主要进行回顾及评述,同时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盈余持续性永久性盈余暂时性盈余公司价值
139
Times Finance
2011年第4期中旬刊(总第441期)
时代金融
Times Finance
NO.4,2011
(CumulativetyNO.441)
票回报率,即投资者误解了特殊项目的暂时性。
相比较国外,国内关于会计盈余持续性的研究主要是把盈余分成现金流部分和应计部分来研究不同盈余组成部分的持续性。
早期研究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功能锁定”现象,投资者对具有相同会计盈余但盈余持续性不同的公司股票不能对其区别定价。
赵宇龙和王志台(1999)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公司会计盈余分解为永久性盈余(以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永久盈余的表征变量)和暂时性盈余两部分,考察市场能否解析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中永久部分,将识别出的永久盈余作为资产定价的依据,进而探查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功能锁定”的现象。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和应计的持续性进行研究,林翔、陈汉文(2005)研究结果与Sloan(1996)结果相一致,现金的持续性较应计的持续性强;探讨应计利润持续性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将应计利润分为正常应计和非正常应计两部分,正常应计表征增长变量,非正常应计表征盈余管理变量,希望能找出增长和盈余管理两个因素,谁对应计利润持续性的影响更大,结果发现增长因素起更大作用;以非正常应计为对象,将非正常应计按时间顺序分为当期非正常应计、下一期非正常应计,研究其在应计利润持续性的影响;分析正常应计对应计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证明当期为正的正常应计与应计持续性呈正相关。
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的应计成分持续性低于现金流成分的现象,郑丽华、宁翠英(2006)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同外国的一样同样存在该现象。
将持续性同可靠性联系起来,分析了影响应计可靠性低于现金流的因素,而导致应计持续性低的原因,还将营运资本应计中由于关联交易所产生的应计部分分离出来,研究关联交易应计的可靠性,以及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由于关联交易本身的特殊性、关联定价以及盈余管理等原因使得关联交易应计而可靠性更差,从而对盈余的持续性比其他应计更低。
总的说来。
我国目前对于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并不多,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历史较短,在数据的取得,度量方法的选择上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盈余持续性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所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盈余持续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自Sloan(1996)发现盈余中的应计成分比现金成分具有更低的持续性以来,许多学者对影响盈余成分持续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归纳后主要有一下三种观点:
(一)增长的低持续性
Freeman等(198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计收益率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并构造了盈余自回归模型去考察盈余的持续性,他们认为增长本身具有的均值回归性影响了盈余的持续性。
具体而言,增长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是通过收入增长和资产增长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按照Dechow等(1994)所描述的应计销售收入增长模型,销售收入的增长对盈余的影响又是通过增长的时间序列特征和增长对经营现金循环的影响实现的;按照Jones(1991)的应计和增长模型,资产增长对盈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应计会计的增长来影响盈余的持续性。
另外,增长还会通过影响管理者行为而影响盈余的持续性。
Palepu等(2000)认为,增长增加了其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突然的增长加速和减速都会导致管理者的会计估计出现误差,并伴随着重新调整,他们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进行平滑,从而影响盈余的持续性。
(二)应计会计的扭曲
应计会计出于稳健性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各项权利和义务进行确认,他并不对现金流量的绝对数造成影响,而是转移或调整了现金流的确认时间。
Fairfield等(2003)认为应计会计的这种稳健主义做法使得当前盈余和当前现金流量均成了未来现金流量的有偏估计量,从而扭曲了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情况,因此,即使是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下的企业,其当前盈余的持续性也会被降低。
与Fairfield等人观点不同,Dechow(1994)认为应计会计产生的暂时性估计误差是导致盈余应计成分低持续性的根本原因。
他们进一步解释到,由于应计代表了对未来权益和义务的估计,因此相对于现金支付更容易出现估计误差,而且这种会计估计误差具有均值回归的特征,这些将导致盈余的应计成份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的持续性。
(三)盈余的结构性差异
会计盈余本身的结构性差异也会影响盈余的持续性(张静, 2006)。
一般认为,会计盈余是企业利润表中最底线的利润,它反映了在一段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成果。
从我国利润表的结构来看,企业的会计盈余包括了营业收入、营业外收支项目以及不包括在正常经营范围内的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项目。
这些项目本身的持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营业收入,特别是主营业务收入的持续性一般较长,而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均带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同持续能力的盈余成分本身就决定了盈余的持续性差异。
当会计盈余中营业收入的成分占有较大比重时,盈余本身的持续性就较长些;反之,当企业的大部分盈余均来自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时,其盈余就具有较明显的暂时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多数文献是基于盈余的不同组成部分的持续来进行研究。
到目前为止,会计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情况,所以还存在着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会计准则强制变迁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研究,作为会计研究领域深入与细化的一个问题,国内尚缺乏系统研究成果,所以很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虽然只研究会计盈余持续性属性,但是通过关于盈余持续性课题的研究,以会计准则强制性转换为背景,可以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理论证据和经验证据,希望为我国盈余属性变化以及盈余属性变化是否源于会计准则的强制性变迁提供经验证据,从而丰富和发展在发达资本市场国家得出的会计信息相关理论。
因此,在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条件下,科学地估计盈余持续性替代变量,按会计准则强制性转换年度为分割点,深入考察我国会计准则强制性变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有着及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此外,还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研究如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盈余持续性计量指标,使用恰当的方法区分盈余中的永久性、暂时性部分,更多地研究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从更多的角度审视盈余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杜勇.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8,3: 100-104
[2]谷立蓉,德力格尔.会计盈余持续性研究的回顾.中国企业运筹学,2009:306-309
[3]李刚,夏冬林.盈余持续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资组合回报.中国会计评论,2007,6:209-218
[4]林翔,陈汉文.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中国会计评论, 2005,6:117-142
[5]孙谦.盈余持续性研究综述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0-37
[6]张国清,赵景文.资产负债项目可靠性、盈余持续性及其市场反应.会计研究2008,3:51-57
[7]张静.会计盈余可持续性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143-146
[8]张兰萍.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分析.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4: 14-15
[9]Ashiq Ali and Paul Zarowin.The R ole of Earnings Levels in Annual Earnings-R eturns Studies
[10]Ball R,P 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ournal of Accounting R esearch,1968,6:159-177
作者简介:刘月(1986—),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企业会计管理;郭诗昆(1986—),女,河南省信阳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企业会计管理。
140
Times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