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规划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规划精编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规划
一、集备组工作方向:
以建构高效课堂为目标,从集备,精选习题,讲练结合等方面着力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集备组合力研究探讨的基础上,袁
春
丽老师和秦欣老师有意向申请公开课,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二、一轮复习计划及实施
(一)复习总目标
1.根据今年《考试说明》,在一轮复习中,以教材为主帮且学生梳理归纳,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掌握基本答题规律,形成规范答题的意识;
2.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强化学生的得分意识;
3.加强写作训练,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高效的复习习惯。
(二)复习原则
1.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2.本阶段复习要“低、细、全、透”,即起点要低,课本和考点复习要全面、细致,知识点讲解和挖掘要彻底,不能让学生留下知识盲点。
(三)复习基本内容及措施
双线并进的策略:
明线——紧扣教材,以《史记》选读、《语言的运用》、必修教材(1-5册)、《唐诗宋词》、写作为主线,复习文言文、语言运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五个专题;
暗线——以语言基础知识、背诵、阅读、写作素材的积累为暗线。
两条线索的内容交错进行(文言文、现代文),贯穿始终。具体安排如下:
明线复习:
1.《语言的运用》———基础知识、语言运用
内容:将高考考纲列的要点与选修教学结合起来,选取其中的几个点,即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语病辨析与修改,词语的运用,言语的预设(可结合进行审题专题训练课)等,选修教学任务和高考考点中的部分内容。
形式:采取“练-讲-练”的复习模式,先通过练习发现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梳理,重点突破,练习巩固。
2.必修教材(1-5册)与重点选修教材———整合内容进行复习
①现代文文本——基础字词梳理:学生自主整理每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结合迷你小卷进行定期检测;摘抄精彩的语句、片段,积累素材。
②背诵:利用迷你小卷和周五早自习,根据背诵规划落实重点篇目背诵;利用练字纸和每节课前3-5分钟的时间,将练字与背诵检查结合起来,一举两得。
③必修文言文及《史记》复习——文言文板块:根据“课标”及三个版本教材,梳理出重点篇目,整合教材,完成18个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翻译方法的复习;采用同类知识点整合式导学案(或同题材整合)形式,用“自主整理—重点点拨—知识迁移”的方式复习。
④《唐诗宋词选读》——诗歌鉴赏板块:根据内容把它们重新加以整合,分成六个专题(山水田园、咏物等),梳理知识,学会知识迁移。基本思路为“自主梳理知识—典型题例说—实战演练—拓展巩固”。
⑤写作素材积累:利用必修五册和《史记选读》,引导学生进行话题总结,每周一个,
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教师及时浏览,选出佳作,给学生装订成册,为写作储备素材。
3.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基本思路①明确文体特征,整体把握主旨;②掌握各种手法,构建知识体系;③指导答题技巧,总结答题模式;④分析题干内涵,明确问题指向。
4.作文
总体原则:由整体推进到专题突破,重积累,重感悟;练思维,练规范;促升格,促个性。
注重文体的规范性,训练学生写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注重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注重讲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暗线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背诵、阅读、写作素材的积累为暗线,这些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早读时间:背诵必修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唐诗宋词》中的名篇、名句,熟读篇文言文,培养语感,储备写作素材。
2.课前三分钟:坚持练字,规范学生书写。内容就是检查落实学生的背诵情况
3.基础迷你快餐卷:内容为基础知识,每周四套,课前五分钟完成。每周汇总一套小卷,检查本周迷你快餐卷落实情况,晚自习限时完成。
4.必修五册和《史记》选读话题总结:一周一个,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教师及时浏览,选出佳作,给学生装订成册;同时每周印发一次优秀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品味借鉴。
5. 每周精选美文和专题写作素材,由教师指导学生筛选,课前、晚自习展示,全班学生共同完成鉴赏、积累。
(四)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纲是我们备战高考的信息向导,它规定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内容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角度等。所以,研究考纲是高考复习中的第一要素,要抓住考纲的前后变化,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从而在高考备战中,明确方向,有意识地加强识记、理解、运用,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2.精选资料,讲求实效。高三学生时间宝贵,教师一定要充分占有资料,根据考纲精选习题,加强针对性。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精心筛选资料,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应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习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讲练比例要科学。第一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堂堂做”,这些都是不好的做法,这样都不利于学生的提高。要确立教为考服务,以考促教的策略,合理分配好讲练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思维中去。
4.讲评的方式要高效。学情抓不住,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评前认真阅卷,具体分析,评中归类,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自助”的办法,让学生讲方法,析错误,展开争论。这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
5.拓展学生视野,加大课外阅读量。阅读在语文试题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尤其新课改后,主观阅读题量不断增加,提高阅读水平是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障。在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作文)中不难发现,语文高考试题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对生活的评判能力。倡导学生拓展视野,关注有价值和电视栏目,如《名家访谈》《探索发现》《新闻周刊》《大家》《百家讲坛》等。加大课外阅读量,尽可能多读读课外的《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杂志,启迪心志。教师要指导学生用专门的积累本将阅读内容落到实处,教师定期检查,组织学生定期交流,阅读才会更有实效。
附:具体时间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