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均行3D-DSA 及3D-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者对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22例患者共发现14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3D-DSA检出139个,检出率97.2%;3D-CTA检出119个,检出率83.2%。对于多发动脉瘤、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差异明显,3D-DSA检出率、准确率高于3D-CTA。结论:3D-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精确的标准。

标签:颅内动脉瘤;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发病率约为0.9%,约一半以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1]。由于其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随着3D-DSA的广泛应用,医生的诊断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3D-DSA依然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2]。近年来,3D-CTA检查凭借费用低、无创、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122例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对比分析3D-DSA 与3D-CTA对多发动脉瘤、不同大小及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为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并经复查CTA、DSA,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夹闭证实的1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8例,女64例。年龄19~71岁,平均49.3岁,Hunt-Hess分级:0级12例,Ⅰ级42例,Ⅱ级39例,Ⅲ级28例,Ⅳ级1例,Ⅴ级0例。

1.2 研究方法

3D-CTA检查: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所有检查患者扫描范围均从第一颈椎下缘至颅顶,分别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自右肘前静脉经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100 ml,流率为3~4 ml/秒,延迟时间为20~25秒开始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280 mA,原始数据以0.625 mm层厚进行重建。将重建的图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后,由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在GE 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工作;主要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

3D-DSA检查:应用飞利浦ALLURA XPER FD 20血管机对患者进行检查。

患者平卧于导管床,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用5F规格DA V 导管分别选择置管于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行常规正侧位造影检查;若发现异常,选择机器“head 3D”模式,行异常血管旋转造影检查。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规格:350 mgI/ml)。注射剂量及注射压力:双侧颈内动内动脉流率3 ml/秒,总量8 ml;双侧椎动脉流率2 ml/秒,总量6 ml,注射均为压力260 kPa。颈内动脉旋转检查注射剂量流率5 ml/秒,总量25 ml;椎动脉旋转检查注射造影剂流率3 ml/秒,注射总量15 ml,注射压力均为260 kPa。并将图像导入DSA后期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后由有经验的介入医师分析诊断。

2 结果

122例患者中,经后期随访(包括复查CTA、DSA,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夹闭)证实共143个动脉瘤;3D-DSA检查出139个颅内动脉瘤,检出率97.2%;3D-CTA检出119个动脉瘤,检出率为83.2%。

2.1 多发动脉瘤检出率的对比

本研究资料经证实多发动脉瘤32个,3D-DSA检出32个,检出率达100.0%;3D-CTA检出27个,检出率84.4%,两者差异明显。见表1。

2.2 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对比

本研究资料中不同部位的动脉瘤3D-CTA检出率差异较大,椎-基底动脉100.0%,大脑前动脉84.6%,前交通动脉81.3%,大脑中动脉85.0%,后交通动脉82.4%,颈内动脉84.0%,对于小脑后下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3.3%、0.0%。3D-DSA对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DSA漏诊1个椎-基底动脉瘤、1个大脑中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瘤、1个后交通动脉瘤。漏诊的前交通动脉瘤经后期外科手术证实瘤内血栓形成,漏诊的椎-基底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考虑造影时间距患者发病时间稍长,与载瘤血管痉挛有关。见表1。

2.3 不同大小的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

本研究资料中143个动脉瘤按瘤体直径分为微小动脉瘤(直径25 mm)。3D-DSA检出139个,漏诊4个,检出率98.6%;3D-CTA检出119个,漏诊24个,检出率83.2%。对于直径小于5 mm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有明显差异,3D-DSA 检出70个,漏诊2个,检出率97.2%;3D-CTA检出55个,漏诊17个,检出率为76.4%。对于直径大于5 mm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差异不大。详见表2。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正确诊断、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重大意义。但颅内血管走行复杂,存在较多变异,动脉瘤与载瘤动脉毗邻关系复杂,易受颅骨骨质及颅内血管血流分布等影响,造

成动脉瘤诊断难度大,加之患者往往急性发病,检查时存在较多约束,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尤为重要。3.1 3D-DSA与3D-CTA对于多发动脉瘤检出的对比分析

多发动脉瘤患者在临床上常见,本研究资料中经证实多发动脉瘤中发现<2 mm的微小动脉瘤共计14个,3D-DSA无一漏诊,检出率为100.0%,而3D-DSA 检出11个,检出率为78.6%;本研究资料中经证实多发动脉瘤中未发现<2 mm 的微小动脉瘤的共计18个,3D-DSA同样无一漏诊,检出率为100.0%,3D-DSA 仅检出16个,检出率为88.9%。本研究资料中发现对于以上2种类型的多发动脉瘤的检出3D-DSA较3D-CTA有着明显优势。分析总结原因:血流分布不均,CTA空间分辨率低,图像后处理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对诊断医生要求较高,这些因素往往造成漏诊或误诊。

3.2 3D-DSA与3D-CTA对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检出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资料中3D-CTA对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对于椎-基底动脉及Willis环附近的动脉瘤检出率较高,对于颈内动脉、脉络膜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邻近颅底或远离Willis环的动脉瘤检出率明显降低,分别为84.0%、0.0%、33.3%。3D-DSA对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分析总结原因:颈内动脉穿行于颅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岩骨段的动脉瘤易受颅骨、海绵窦内血流分布等多种因素影响,显示效果不佳;3D-CTA图像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去掉不必要的颅骨影像,容易造成动脉瘤的漏诊;脉络膜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这些远离Willis环的动脉瘤易受到血液分布等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动脉瘤显示。笔者认为对于Willis环附近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于检出邻近颅底、远离Willis环这些特殊位置的动脉瘤3D-DSA较3D-CTA有明显优势。

3.3 3D-DSA与3D-CTA对不同大小颅内动脉瘤检出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资料中对于直径大于5 mm的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均较高,无明显差异。对于直径小于5 mm的动脉瘤3D-DSA的检出率高于3D-CTA,尤其对于直径小于2 mm的微小动脉瘤,前者检出率为97.6%,后者检出率仅为73.2%。分析原因:CTA的空间分辨率低于DSA以及容积效应的影响,造成了直径小于5 mm 的动脉瘤,尤其是直径小于2 mm的微小动脉瘤显示欠佳。

3.4 颅内动脉瘤检查手段的选择

目前,DSA检查被认为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3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血管机C臂的旋转来达到检查目的的新技术[3]。3D-DSA 可以多角度的对动脉瘤进行观察,能够更好的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瘤颈的大小,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瘤体周围是否存在穿通支动脉及载瘤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对于检出多发动脉瘤、微小动脉瘤、邻底颅骨、远离Willis环的动脉瘤3D-DSA有明显优势。3D-CTA即通过从外周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用螺旋CT对头颅行连续薄层扫描在电子计算机工作站重建脑血管及其颅骨结构的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