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普利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米普利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陈令允
【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domestic and imported prototype ramipril tablets in healthy people. Methods 30 healthy peopl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domestic and imported ramipril tablets with the dose of 10 mg were given to 2 groups respectivel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HPLC- MS) was applied to detect blood sample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imported preparations in terms of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 (P > 0. 05). The average relative biological availability of the domestic ramipril and ramiprilat was (104. 77 ± 21. 63) % and (102. 57 ± 22. 54) % respectively. Conc lusion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imported ramipril tablets on pharmacokinetics.%目的研究样机国产与进口雷米普利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3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国产雷米普利片和进口分装雷米普利片,剂量均为10 mg.血样经预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MS)法测定.结果在药代动力学各个参数上,国产与进口制剂药物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雷米普利为(104.77±21.63)%,雷米普利拉为(102.57±22.54)%.结论国产和进口雷米普利片在药代动力学上无显著差异.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016)024
【总页数】3页(P31-33)
【关键词】雷米普利;雷米普利拉;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作者】陈令允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邳州,22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雷米普利早在2000年即被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危险性[1-2]。

随后,由意大利赫斯特Aventis Pharma公司生产,北京安万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装的雷米普利片(商品名:瑞泰)逐渐在国内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国产雷米普利片与瑞泰在药代动力学上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2组药物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目前报道较少。

本研究选取30例健康的受试者,进行了国产雷米普利片和进口雷米普利片的健康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研究,评价2者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0例经过常规检查的健康人,其中男16例,女14例 ,平均年龄(25±4)岁 ,体质量(64±11)kg,身高(176±12)cm,血尿常规正常,无家族病、精神病史,无吸烟、嗜酒等不良嗜好,各脏器经检查功能均正常。

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采用数字随机法将30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

试验组男8例,女 7例,平均(25±4)岁,体质量(63±12)kg,身高(175±11)cm;对照组男8例,女
7例,平均(25±4)岁,体质量(65±10)kg,身高(176±13)cm。

2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及试剂
1.2.1 仪器:Surveyor Plus高效液相色谱仪(Thermo,美国,四元梯度泵);Finnigan TSQ Qnant-nffl discovery质谱检测器;Surveyor温控生物自动进样器;Xcalibur 4液质数据工作站;AJ-30i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美国);超纯水仪(Millipore,美国)。

1.2.2 主要试剂: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对照品(美国SIGMA公司);马来酸依那普利
内标(美国SIGMA公司);雷米普利片(商品名:瑞泰,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雷米普利片(商品名:瑞素坦,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乙腈、甲醇色谱纯试剂(美国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国药试剂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仪自制纯化水。

1.2.3 标准溶液及内标液的配制:雷米普利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10.00 mg雷米普利于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浓度为100 mg/L的雷米普利母液,4℃保存。

应用时,分别精密量取雷米普利母液 0.02、0.05、0.1、0.2 、0.5 、1.0、2.0 mL 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至刻度,即得浓度分别为0.20、0.50、1.00、2.00、5.00、10.00 和 20.00 mg/L 雷米普利系列标准溶液。

雷米普利拉标准溶液配制方法与之相同。

马来酸依那普利内标液:精密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20 mg于20 mL容量瓶中,加甲
醇溶剂并定容至刻度,即得1 g/L马来酸依那普利母液,4℃保存。

应用时,精密量取0.1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即得浓度为10 mg/L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内标溶液。

1.3 方法
1.3.1 试验方案:3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试验组服用国产
雷米普利片,对照组服用进口分装雷米普利片。

试验采用双周期,时间间隔为2周,10 mg/次。

所有受试者试验前1天均须禁食12 h,并分别于试验当日早晨8︰00用200 mL温水按剂量口服雷米普利片。

用药2 h后饮定量水,4 h后统一定量进食午餐,午餐为低脂食品。

受试者于服药前后0.25、0.5、0.75、1.0、1.5、2.0 、3.0 、4.0 、6.0 、8.0 、10.0、12.0、24.0 、36.0、48.0 和 72.0 h 分别抽取上肢前臂
静脉血3.0mL,转移进入已加入肝素的5 mL离心管中,4℃低温离心制备血浆后贮
存于-80℃冰箱中备后续试验用。

2周后重复上述试验。

服药及抽血前后避免剧烈
活动或久卧床。

试验期间,观察检测受试者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1.3.2 数据分析:Tmax、Cmax均用实测值;AUC0※t以梯形面积法求得
(AUC0※∞=AUC0※t+Ct/λz);相对生物利用度
F%=[AUC0※t(T)/AUC0※t(R)]×100%。

将AUC0※t、A UC0※∞和 C max等药
动学参数进行对数转换。

2 结果
2.1 色谱专属性
将空白血浆、加内标马来酸依那普利血浆、加对照雷米普利血浆、加对照雷米普利拉血浆、受试者血浆制备后样品色谱图进行比较后发现血浆中雷米普利、雷米普利拉、马来酸依那普利保留时间分别为 2.05 min、2.25 min和 1.95 min,峰形较对称,无内源性杂质峰干扰。

说明在该色谱条件下,专属性较好。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按照雷米普利标准溶液配制方法用移液器精密量取雷米普利系列标准溶液50 μ L
置于1 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空白血浆450 μ L,配成质量浓度相当于20.0 、50.0 、100.0、200.0 、500.0、1000.0、2000.0 μ g/L 的血浆样本,按血浆处理方法处理后进行平行处理并进样分析。

同样方法得到雷米普利拉标准曲线样本。

以雷米普利色谱峰面积(As)与内标色谱峰面积(Ai)峰面积之比Y(Y=As/Ai)对质量浓度(C,μ g/L)
进行回归得到方程:C=0.206Y+0.009,r=0.9997。

雷米普利血浆线性范围是
0.100~100.1 ng/mL,定量下限为0.05 ng/mL(S/N≥3)。

以雷米普利拉色谱峰面
积(As)与内标色谱峰面积(Ai)峰面积之比 Y(Y=As/Ai)对质量浓度(C,μ g/L)进行回
归得到方程:C=0.026Y-0.008,r=0.9998。

雷米普利拉血浆线性范围是0.106~100.6 ng/mL,定量下限为0.10 ng/mL(S/N≥3)。

2.3 回收率和精确度试验
按雷米普利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分别配制低(50.00 μ g/L)、中(200.0 μ g/L)、高(1000.0 μ g/L)3种浓度的血浆标准样品(N=50),按血浆处理方法处理样本后进行
平行处理分析,计算相对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

新制备的样品每天进样测定5次并
重复测定5 d,分别考察本实验方法的同一天内以及不同天数之间的精密度。

同样
方法得到雷米普利拉回收率和精密度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血样中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的相对回收率为均>90%,日内、日间精密度<9%,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2.4 样品稳定性试验
分别配制低(50.00μ g/L)、中(200.0μ g/L)、高(1000.0 μ g/L)的血浆标准样品各
12份并分为3组。

第1组室温存放4 h后检测;第2组制备后样本即刻冻存于-80℃冻存15 d后检测;第3组即刻冻存7 d,取出样本融化后再次冻存7 d后检测。

求得经反复冻融后样本各个浓度回收率为90.3%~96.7%,表明样品在上述条件下稳定。

2.5 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分析
对照组和试验组共30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雷米普利片双周期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见表1。

国产与进口制剂药物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国产
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雷米普利为(104.77±21.63)%,雷米普利拉为
(102.57±22.54)%。

表1 2组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n=5)与对照组比较,**P<0.01。

参数雷米普利实验组对照组雷米普利拉实验组对照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0-t/μ
g·(L·h)-1 42.91±11.43 43.16±11.34 343.65±61.58 353.63±65.57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0-∞/μ g·(L·h)-1 43.01±11.13 43.06±10.50 345.67±73.55 363.60±91.86血药峰浓度Cmax/μ g·L-1 40.61±14.21 42.32±14.50
43.82±11.53 45.78±12.57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h 0.62±0.15 0.67±0.05
2.93±1.75
3.02±1.54终末半衰期t1/2/h 2.66±1.55 2.32±1.58 18.16± 6.85 19.01± 7.58
3 讨论
雷米普利化学名为N-[1(S)-乙氧羰基-3-苯丙基]-(S)-丙氨酰基-顺桥-2-氮杂二环[3,3,0]辛烷-3(S)-羧酸,由德国赫斯特公司1989年研制开发上市。

雷米普利为一种新型的非巯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前体药物,人体吸收后水解成雷米普利拉而起作用。

它能抑制ACE和持续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直接或间接地扩张外周血
管作用,降低血管的阻力[3-4]。

2000年FDA批准雷米普利用于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危险性,这标志着雷米普利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正式拥有此
项适应证的ACE抑制剂类药物[5-6]。

本研究采用LC-MS/MS法测定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的血浆浓度,与文献报道方法相比,其分析周期短、成本低、灵敏度高,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对雷米普利、雷米普利拉及内标的测定均无干扰,适合于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对雷米普利和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药动学研究表明,雷米普利片口服后吸收
较为迅速,平均(0.62±0.15)h血药浓度达峰值,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达峰时间(2.93±1.75)h。

由于雷米普利是前药,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作用主要是通过其
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发生的,故建议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调整给药剂量,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海莲,刘燕,马春来,等.雷米普利对大鼠高血压并发左心室心肌肥厚伴心肌舒张
功能不全和血管纤维化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24(2):96. [2]Jarvis S.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clinical practiceimplications of the ONTARGET study[J].Int Med Res,2012,40(1):10.
[3]敬慧智,常青,闫西艴.雷米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6,23(9):951.
[4]爱民,何作云,覃军,等.雷米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内皮细胞及脑钠素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4,8(4):224.
[5]麦炜颐,马莉,黄裕立,等.ACE抑制剂 Ramipril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左室重构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08,29(5):550.
[6]Zhong Y,Cao P,Tong C,et al.Effect of ramipril on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bbits[J].Cardiovasc Med,2012,13(5):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