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概述: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2010年国家测绘局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全面把握我国测绘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的测绘事业发展新方向,得到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肯定。2010年12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务院对测绘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是测绘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一地理国情普查整体技术路线分析

1.1 普查资料的预处理

本次普查所采用的基础数据资料有高分辨率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和其他专业部门的资料。

高分辨率影像是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工作底图,要对国家下发的卫片资料进行正射纠正。如果生产区域内存在多源影像数据,正射影像生产优先选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更高、时相更靠近生长季、现势性更新的影像。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业部门的资料进行坐标转换,图形和属性对照,为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影像判读和属性录入提供重要参考。

1.2 地理国情数据内业采集的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覆盖面广、工期短、任务重、要求高的任务。内业采集方法的选择和规划至关重要。传统的作业方法以野外判读为主,其劳动强度大、周期长、效率低。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作业要求,而基于高分影像的遥感技术室内判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影像解译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可以准确判读的地物到模糊地物、从大

类到小类、内业定界外业定性的方法采集。内业预判解译成果直接影响外业核查的工作量和核查后内业整理的工作量。内业解译时,要对确实判读不准确的地物进行标识,外业进行重点核查。

1.2.1 基于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高分影像的人机交互

解译

对于作业区基础地理或专题资料信息数据丰富、质量较好的情况,则充分利用基础地理或专题信息资料。对其中可以利用的数据进行提取加工,人工更新编辑后,作为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参考数据,然后对其他类型数据进行自动分类。此方法充分发挥了人的认知能力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有利于更准确、有效的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大大提高了采集的准确度与生产效率(如图1)。

1.2.2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

自动分类可大大节省人力及生产时间,而且可保证面对象之间拓扑关系严密。但是算法精度不高、图斑破碎、后期处理复杂。

对于作业区影像时相合适、清晰度高、无云遮挡时可优先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采集方法;对于自然地表覆盖如水体、植被等易自动解译的类型一般优先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的采集方法;对于作业区基础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计算机的自动分类。

计算机自动分类后要对分类结果进行人工核查,核查分类对象的错分、漏分,对达到采集指标要求但未实现自动提取的分类

对象,进行人工添加,错分的对象,进行人工剔除;属于同一类型的相邻对象,进行对象合并;不同对象分入同一图斑的,进行对象拆分。空间位置上位于某种对象内部非该对象,达到采集指标要求的,则划分到对应地表覆盖类别中;未达到采集指标要求,且自动分类未分类为对应地表覆盖类别的,归为相应植被类别(如图2)。

1.2.3 直接进行人工解译

直接进行人工解译可以充分利用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解译结果科学、准确,但是费时费力,效率太低,并存在个人判读差异。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拓扑关系的错误。

对于作业区域影像质量较差,时相不好、清晰度不够、有云遮挡的情况,直接选用人工解译的方法。对于人工地表覆盖比如房屋建筑区、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这种自动分类难以实现的类型,一般优先考虑采用人工解译的方法进行采集(如图3)。

1.2.4 解译成果的属性和内容补充

根据收集到的各部门的专业资料对地理国情要素成果进行

属性内容的补充,并对影像上难以解译出的人文要素对象进行补充,专业资料包括交通、民政、水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料。补充的内容越丰富,后期成果统计分析的内容越全面,分析报告内容越充实,普查成果越有意义。

1.3 地理国情普查的外业调绘与核查

外业调绘核查是对内业判读分类成果的核准,发现判读过程中的误判,指导修正判读数据。又是对新增变化图斑进行外业采集的过程。外业调绘核查是确保我们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准确程度的关键方法。外业调绘有平板电子调绘与传统的纸质调绘两种方式。调绘核查前要规划好核查路线,避免走冤枉路,还要保证不漏掉任何核查的地物。调绘核查要做到“四到”即走到、看到、问到、画到,确保调查质量。

1.3.1 外业调绘底图的制作

在融合后的正射影像上,叠加内业判读解译成果,对解译矢量成果数据进行简单的符号配置,并有选择的对部分名称、属性进行标注。用于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的外业调查与核查。

核查底图中的地表覆盖分类应采用地理国情分类编码表示相应的地表覆盖类型,但是由于编码给人的感觉不是很直观,可以对其编码进行汉字对照,将其编码转换为直观的文字简称进行标注。对于地理国情要素,采用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符号表示相应的国情要素,可对其主要要素属性进行图面标注。核查底图的比例尺根据图幅的信息负载量进行确定,合适比例尺的选择也是保证外业核查效率的关键。前期工作做好,这样更能保证调绘针对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外业调绘核查的效率。

1.3.2 调绘核查的方法外业调绘核查是基于调查底图,按照规划好的核查路线对疑问要素、疑问图斑和解译样点进行重点核查和样本数据的采集,并沿规划路线对内业解译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