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选择与安全》第一章 导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的选择与安全》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进程是人类活动在内容与范围上不断拓展和变化的过程。尽管人们对全球化的看法并不一致,但作为客观的人类历史进程,全球化已经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同时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出现了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家安全观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动和调整。在过去的20世纪,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开始突破单纯注重军事、政治安全的传统框架,不再仅仅关注军事对抗和战争等问题,开始更多地关注另外一些在以前看来和国家安全关联性似乎不是太大的领域,如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全球环境的变化、跨国移民、走私毒品等问题,并开始探讨国家安全的新模式,形成了诸多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新型安全观。显然,这些新的安全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新的国家安全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全球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国家安全领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的同时,各国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理念也都随之作了调整,而架构既能回答现实问题、又能合乎长远要求的国家安全观无疑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国际政治的现实看,近些年来,西方国家从其长远战略出发,相继提出了新帝国主义论、失败国家论等新论调,以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对国家进行分类,主张通过否定某些国家的主权以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安全,为西方国家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提供理论支持,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事件则代表了“9·11”之后国家安全实践的新动向。在国际安全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动调整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安全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威胁,其国家安全观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和国家进步的需要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安全观本身也变成了是否“安全”的一个现实问题。国家究竟处于何种安全层次,传统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演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国家安全观成为目前国际政治学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安全与安全观
概念是理论分析的基石,回避基本概念的定义而直接去研究问题是不可取的。基于这种考虑,在对本书命题进行讨论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概念作些分析与界定。
1.安全、安全关系
(1)安全
安全是一个多义性的综合性概念,专家学者对此多持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阐释安全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的情况,泛泛而论很难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概念。如巴瑞·布赞(Barry Buzan)、丹尼尔·费雷(Daniel Frei)、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等人认为,安全的概念难以确定,只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一个大体上的概括,其依据是:不同的行为体,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代,会对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任何一个概念的界定,都难免以偏概全,挂一漏万。①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认为,安全意味着和平与对和平的维护,但是,由于作为一种价值的安全,同时享有其他许多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所以它的含义往往是不明确的。②
在探究“安全”的含义之前,我们不妨以汉语和英语为例作一点语义分析。在汉语里,“安全”一般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稳定、完整,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受威胁。《现代汉语词典》将“安全”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③英文“security”(安全)一词源于拉丁文“securitas”,意为从小心、不稳定和自制中解脱出来的状态,进而引申为脱离危险的状态。显然,英文“安全”的词义较汉语要广泛一些,包括无危险,无忧虑,以及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等多层含义。④比较二者,尽管英语和汉语在语义上有差别,但都认为安全是一种没有威胁和恐惧的状态。
我国的历史典籍里有很多有关“安全”的描述。《易经》中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是成语“安不忘危”的出处,“安”即为平安而无危险之意,与此相近的说法还有源出《左传·襄公十一年》的“居安思危”:“《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战国策·齐策六》中讲“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之“安”也是此意。古汉语的“安全”一词除了平安意思之外,还有保护、保全之意,如宋代范仲淹在《答赵元昊书》中讲:“有在大王之国者,朝廷不戳其家,安全如故。”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理念中,安定、平稳、免除危险与动乱,是小至个人和家庭,大至整个国家的安全的
①张幼文、周建明等:《经济安全: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②[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283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页。
④《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031页。
核心内容。
关于安全的属性,许多学者认为,安全具有二元性,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而主观的方面则是指人们的心理状态。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在《冲突与合作》中指出:“所谓安全,从客观意义上来讲,是指所拥有的价值不存在现实的威胁,从主观意义上来说,是指不存在价值受到攻击的恐惧感。”①这个说法被概括成广为接受的安全概念,即安全是指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多认同这个概念,甚至有的人认为安全首先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人们对自己生命和相关事物的无忧和放心,是对自己前途和未来的一种自信。②但也有学者认为,安全不应具备主观属性。刘跃进认为,安全作为一种状态是客观的,它不是也不包括主观感觉,甚至可以说它没有任何主观成份,是不依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③
笔者认为,就属性而言,安全是主体的利益不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破坏、威胁以及任何其他危害性影响的一种状态,安全的基本属性应该是其客观性。安全是客观的,不存在主观性,也不可能在具备客观性的同时又具备主观性,那种认为安全具有二元性即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看法有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就是说,在理解安全这一概念时要注意安全与安全感之间的区别。安全是一种客观状态,而安全感则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观安全状态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有时即使客观上没有威胁,主观上也有可能产生恐惧,这就是不安全感;即便是客观上有威胁,主观上也可能没有恐惧感。有时面对同一个威胁,不同的国家可能在主观上感觉受到的威胁程度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安全是客观的,而安全感则是主观的。本书倾向于从客观上来理解安全概念,并视安全为以下两种状态:一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二是后果上不蒙受损失。反之,如果客观上存在威胁,或者后果上蒙受损失,都被视为不安全。
根据以上对安全的语义分析及其属性的界定,本书对安全的概念作以下界定:其一,安全是一种客观态势,它反映出安全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下所受威胁的程度;其二,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客观上的安全状态与主观上的反应、判断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安全作为一种客观态势,是一种可以用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果,它既是不同主体之间相对关系的一种比较结果,又是主体自身与以往情况相比较的结果。对某一个具体的安全主体来讲,单个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并不一定表明安全主体在整体上必定处于不安全状态,安全也并非一定要求主体在所有方面都处于最优的态势。此外,在外部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主体自身实力的变化也会对安全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安全度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安全的意义依主体而存在,离开了主体就无所谓安全。主体的特性并不确定,既可以是个
①转引自苏长和:“从国家安全到世界安全——现实主义及其后”,载《欧洲》1997年第1期。
②夏保成:《国家安全论》,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刘跃进:《国家安全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