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

摘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充满着思辨哲理的哲学思想和鲜明的社会观念,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尼采如是此书赞扬此书:“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鲁迅也有“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的高度评价。如今看来,老子“道”的理论以及“无为”、“自然”的思想历久弥新。本文将通过对由“无为”、“自然”衍生出的“柔弱”、“不争”以及“处下”等观念进行论述。关键词:柔弱不争处下

从“柔弱”、“不争”意思入手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柔弱”意为软弱、柔软。道教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1]“争”字本意:彼此竞引物也[2],就是相互撕拉事物。“争夺”、“争取”、“争抢”等词都是源于此义项,并由此抽象引申出“争强”、“争胜”等词汇。所以,所谓“不争”,可以理解为自然无为,不争名夺利。

圣人之“处下”与“不争”

《老子》先后在第七章和第六十六章分别提及“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和“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认为圣人如果想成为百姓所拥戴的君王,他们必须会谦虚卑下,如果想居于百姓之先,必须会后已而先人;能够以谦下的态度,不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能适当地为别人着想一下,这样可以为自己以后的生存留有发展的空间。第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样圣人处民之上,管理百姓,百姓的负担不会重,也不会受到伤害,“故能成其私”。“处下”是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保存实力的状态,目的在于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静观其变,等待恰当的时机,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待到准备充分,时机成熟之时再采取行动,从而后发制人,得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老子在第二十二章表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可见老子极力反对那些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人,认为他们这样恃才傲物、居功自傲、锋芒毕露、自我膨胀,忘乎所以都会自种祸根,自受其害。所以,二十四章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相呼应,这深刻地指出了自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是不会通晓事物而自明的,自我夸耀有功的人是会丧失其功劳的,总是自高自大的人因为骄傲而导致落后,所以不会长久的。相反,圣人往往会选择低调谦下的处世态度默默无闻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们深知,过早地暴露实力,必将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排挤,许多不

[1]源自百度百科

[2]《说文解字》之“争”字释义

必要的麻烦也会由此而生,无疑给自己的生活平添了些许压力,将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是典型违背“自然”的现象。因此,“不争”是化解这些矛盾,顺其自然的最佳选择。

水之“柔弱”与“不争”

《老子》第八章开篇强调“上善若水。”老子之所以给予水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世间至柔之物,《老子》第七十八章中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因其至柔,所以攻克坚强东西的力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它。姑且放下大江大河不谈,单说“水滴石穿”,水的“柔弱”不是懦弱无能,而是坚忍不拔,这是任何利器无法比拟的,要知道,任何利器都会变钝,而水则不然。在此,我们可以重新理解“柔弱”一词的概念,应为“坚韧”。

老子在第四十三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即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畅通无阻。这里老子所言“至柔”之物,也是指水。水,虽然“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或“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但却能随方就圆而不争胜好强,是谓“不争”也。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教人效法水之“不争”,并非教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老子》第八章补充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指“对待个人地位上,避高趋下,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地位卑低;心境,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交,善于友好、仁爱而不求报答;说话,善于恪守信用;执政,善于做到清正廉洁、公平不倚,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处事,善于发挥能力并圆融;行动,善于随顺天时、把握时机、合乎时宜。”[3]这种“水”的“柔弱”和“不争”的处世之道在今天看来历久弥新。

“处下”“不争”与“绝巧”、“弃智”

“绝巧”、“弃智”二词源于《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杜绝和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杜绝和抛弃敲诈私立,盗贼就不会存在了。这里是老子对儒家思想的抨击,同时突出了“处下”和“不争”的深层内涵。

老子认为,儒家的圣智、仁义、巧利,是统治者扰民的“有为”,是欺骗百姓的“文饰”,是搜刮民利、六亲不和、产生盗贼的起因,是造成道德沦丧、世风败坏、社会混乱的根源,应该坚决杜绝和抛弃。[4]

拥有超常的智慧和大量的财富,是人所欣羡的事,起码不被人讨厌。但老子是最善于从根底处发问的人,所以他提出要弃绝这些东西。当然,他深悉做到这一切的艰难,以及为了做到这一些,人们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以及争上产生的后果。但既然它们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有这些东西盛行更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世道。所以“处下”“不争”必须“绝巧”、“弃智”。

在老子看来,一个清明的世道应该是不争不贪的,一个清明的君子也是同样。而且在行此原则的时候,他全然基于内心的德性,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上古时

[3]源自《中国宗教》2005年第四期《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周高德

[4]源自《老子》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6页

代,人们大抵如此。但后来智慧出,大伪起,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满足一己的欲望,获得更多的利益,许多人开始朝邪路上开发,往诈伪上用力,于是天下不再太平。[5]所以,“绝巧”、“弃智”正是“处下”“不争”的极好表现,韬光养晦,低调处世不正是现实中真正的大智慧吗?

我的异议

老子通过水的特性来揭示“柔弱”可以胜“刚强”,突出了水是“上善”的。但是,只有水,却难为世间万物,因此,我认为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柔弱”、“不争”确是一种智者的策略,是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然而我个人认为它却并不是万能的。试想世间万物若都是以“水”这种柔弱状态存在的话会怎样呢?我们可以从“自然”当中分析,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液态的水在宇宙当中的存在跟其他固态物质相比不知差了多少个数量级,用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原理也不难得出,固态物质,即“刚强”“争上”也是要存在的而且是必须存在的。反观人类社会的任何一次重大发展,都不是因“柔弱”抑或“不争”来实现的,相反,却是“刚强”“争上”却促成了它们。或许人类的发展就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按照“柔弱”、“不争”的思想看,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生活才是所谓人类的“上善”状态。由此观之,老子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我们知道,老子鉴于春秋末年政风社情抢先贪夺、争雄竞强,故主张处下而不争。当然老子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是给统治阶级以启示,侯王雄踞众人之上,尊显荣贵之至,而在老子看来,侯王们更应该做到处下不争,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且处下不争也有其策略意义,即以不争为争、“不争而善胜”。[6]所以,我觉得老子的哲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看,是近乎完美的理论,然而却不能完全契合当下的人类社会。

我的不解

不解之一:老子中“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告诉我们圣人治理天下,要让百姓应填饱肚子,正是满足了百姓的食欲。我们由此可以联想到,人类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我认为,所谓与生俱来就是一种“自然”。既然“不争”的本质是自然而无为,却又要求人们无知无欲,这不是与上述满足人们基本欲望的“自然”矛盾吗?

不解之二:老子让人们“柔弱”、“处下”、“不争”从而营造一个“自然”的社会,那么人类社会本真的“自然”真的是所有人都怀着这样一种处世的心态,相互谦让,不为出头之事,无视自己内心的欲望而过活吗?我们知道动物世界可不是这幅景象,人类如果还属于动物的话,即使比其他动物高级些,这样的社会未免也显得太不“自然”了吧。

结语

老子的思想之深邃,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不争”“柔弱”“处下”等思想至今仍启示着后世。能够不贪图一己私利,放弃急功近利之心,不为功名利禄

[5]源自《老子一百句》汪涌豪著第三部分反智的哲人(1)

[6]源自《老子评传》陈鼓应、白奚著第26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