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堡镇小学宋飞飞
从70年代中期,国外就开始了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就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语言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所使用的《新世纪英语》教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它采用“以题材为纲的功能-结构-运用性”任务体系编写,以任务为教学策略基础(task-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approach),强调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为了完成一项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最终完成这项任务,使学生为了运用而学习,学了就用,学了就能用,从而直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文材料的整体呈现,体现任务的情境性、生活性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人在各种环境中交流的工具。语言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环境而孤立地教英语,必须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习得语言。《新世纪英语》的课文内容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和心理需求,呈现了完整的语言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life-like)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和使用语言,增加英语实践的广度和密度,从而激发他们大胆表达英语的兴趣,帮助其加速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能积极地使用。如《新世纪英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十单元《animals》一课,课文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整个参观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将学生引入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教师采用了观看动画片的形式整体呈现课文内容。学生们置身于广阔的动物天地,在便于他们理解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和学
习了完整的语言,并在更深层次的潜意识中逐步理解本课的句子结构和语法。
语言活动的立体建构,体现任务的自主性、合作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最终获得的。《新世纪英语》关于学生语言活动的设计,就体现了建构主义这一基本理念。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Ask and answer、Listen and say、Point and say、Do and say、Tell the story”等交流性任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学生的学习留有大量的空间。这些任务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交流语言的环境、合作学习的机会,形成了一个交互的思维网络,开发了学生交往的潜能,达到了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以四年级第二学期为例:第三单元farmland活动任务是“Ask and answer”,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练习“What's your favorite…?”这个句型,熟悉有关各项体育运动、动物、颜色、水果的名称,并练习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信息。活动之前,教师设计好表格,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孩子都可以在教室里同任何一个学生交流,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信息登记到表格中,进行小组汇总、统计分析,制成图表,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显而易见,在这样的任务中,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语言学习的主动者,他们都需要思考,都需要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都需要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多向交流、积极合作。
愉悦活动的多边互动,体现任务的趣味性、具体性
语言学习不仅指语言的本身,而且是指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有机会将新学的知识用于理解和表达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要让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件苦事或是一种负担,要有一定的求知欲望,要使他们由“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世纪英语》中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歌曲、诗歌、短剧等愉悦性的任务,非常注重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共同参与,这种双边、多边的互动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如在教《新世纪英语》三年级第一学期Kid’s Palace《The three little pigs》时,教师在学生们普遍了解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请把你喜欢
的故事中的人物表演一下吧。学生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分别争着扮演猪妈妈、猪爸爸、三只小猪、卖砖人和卖木头的人;有的同学还请老师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还有的同学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将周围的景物:如太阳、鲜花、大树、小溪等赋予了人的思维和语言。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习得英语的环境,强化了他们语言训练的深度,扩大了英语实践的时空,而且对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思维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实践活动的亲身参与,体现任务的全面性、整合性
《新世纪英语》教材中“手工制作”任务活动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这一特点。这种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提供了真正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极好机会,生动体现了语言学习与儿童身心发展结合起来的思想。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Project“Let’s make a clock.”,这一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练习句子“What time do you ……?.”在制作之前,教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制作一只钟,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进入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们接受了听力训练。在这一环节里教师不要对学生小制作的完美程度要求过高,重要的是关注过程和他们所运用的语言。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大量运用英语是不现实的,但应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交谈,特别是在学生的小制作完成后,让其送给最好的朋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的本质。
教学实践证明,《新世纪英语》教材作为“任务型教学”的有效载体,在设计中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多彩的任务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