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未来
之
浅谈中国民俗文化
历史的进展会推动许多新鲜事物的产生,这其中包括物质层面的如穿衣、饮食、居住、车马等,同时也包含有佛、道、僧以及书籍、音乐等精神层面的事物,这些事物一旦产生,便同时也对人类社会及人类本身有着十分长远的影响。
人类自产生自我意识以来,便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创造者一般的角色,世界文明发展至今,已有了上可至九天穹庐攀明月,下可达五洋深海探乾坤的科技支持,拥有着辉煌历史文明的中国,在如今星光璀璨的世界中也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辉。而中国的民俗文化,则是这独特光辉中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历来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以及社会学家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者对其都没有十分合适且受大众接受的定义。大概而言,狭义上来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广义而言之,文化指人类在历史进
。由此可见,文化乃是自早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以上定义采自百度百科)
期的人类社会形成便发展出的产物。
中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世界的文明精髓!
但是,当今的中国,却有着难辞其咎的护宝不力之责!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自清朝衰落,鸦片战争的爆发,到新中国成立,至现今当下这个时刻,中国人的文化遭到了多大的打击迫害,于此同时,各类中华民俗文化也在不见烈火的硝烟中化为灰烬。
这其中,不仅有文化革命期间的破四旧,立四新,更有着外来文化的侵袭而产生的本土文化的衰败。中国人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借用鲁迅先生的词,现在中国人可以说是做到了“拿来主义”的人,疯狂地拿着国外的文化填充在自己那未充分接受本土文化的精神之中。
中国人喜新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强于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百倍,不过部分中国人的喜新在很多时候却只是毫无限制的强烈欲望!拿了外面的新事物、新文化进来,并因此而将本土文化淡化甚至抛弃,这不过是因为外来文化能够给予其自身以兴奋感,能够满足其内心的某些欲望,使其能与其他接受外来文化的人一样显得fashion!而这fashion的感觉很理所当然地使这部分中国人产生了厌旧的感情。而至于这些中国人喜新之所喜,是好是坏,尚且不说,这厌旧却厌得不是那么十分有道理!
中国人的厌旧也并不是近现代才发展出来的独有的产物,但近现代的中国人
却使其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峰!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甚至于摈弃中国民俗文化,试问所有伫立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先辈,谁人有这般“忘我”的情怀!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身边难免会出现许多来自少数民族的同学,其中部分会在其特有的节日期间穿上该民族的特色服饰,也会和同民族的伙伴聚在一起以示庆祝,纪念;但是也有部分,可能只是长了一张属于该民族的脸,却没有镌刻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魂!实在可叹。而作为汉文化的创造与发展者的汉族人民,甚至于不知道我们自己到底是否有属于我们汉民族的特有民族文化!
潮流文化侵染下的当代中国民众,在依恋中国民俗文化的道路上已渐渐走远,以至于政府不得不以法令节假日的噱头引起国民们对于中国民俗文化中节日文化的注意!现如今,人们在欢庆节假日的同时是否会引起内心对于这节日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的思考,答案可能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中国人中也有着对于中国民俗文化极为呵护的护宝者,如故宫博物院中书画的修补装订者,如致力于宣传中国民俗文化的国学大师;同样的,在如今中国的各大高校,也兴起儒学,礼教兴邦等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而同时活跃在网络与现实社会中的汉服、唐装的宣传者也是极为闪亮的文化传承者的存在。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多个民族组合而成的灿烂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民俗文化,乃是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所必须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财富,这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魂,生为中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必应该使我们中国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