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的特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人们关于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人类意识具有反身性,可以把自身当作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自我的认识和看法,这就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自我知识和自我信息等特定内容的综合体,代表着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自我概念本身并不是内容或成分的简单累加,James[1]、Gergen[2]和Shavelson[3]等人通常将自我概念看做是具有组织功能的多层面的结构实体。自我概念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和看法,是一些特定内容的综合体;同时它也是一个结构,并通过这个结构来实现自我概念组织化和结构化的功能。

自我概念的早期研究主要关注自我概念的基本内容,试图以静态的方式去认识自我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心理学开始关注自我概念的结构及其结构对信息加工的影响,进而探索自我概念对于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4],尝试从动态的角度去解读自我概念。这些研究均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强调自我概念的不同方面,对自我概念进行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描述。如关于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每个理论单独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这两个理论对自我概念的描述是对立的。

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一方面表明自我概念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出自我概念特征的研究缺乏整合。自我概念的这种研究现状使得我们在运用这些成果去解释人们的行为时显得无所适从,也无法对人们究竟应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做出确定的回答。

通过文献的分析与整理,我们认为对自我概念的整合研究应该从其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去分析一个健康健全的自我概念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2自我概念的内容特征

自我概念的内容特征是指单一的自我概念或自我知识所具有的特征,也就是以静态的方式去界定良好自我概念应具有的特性。自我概念的内容特征包含了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独特性和效度。

2.1积极性

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描述了个体对于自身看法的积极程度。自我概念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看法和态度本身就具有评价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不错,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是有能力的,可以胜任的;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不擅长语文学习。

积极性特征是自我概念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作为对自我认识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于自我的态度和情感。积极的自我概念显然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满意度和个体的自我接纳程度,奠定个体对于自我的情感基调,为个体高自尊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消极的自我概念则与低自尊、自卑相联系。可见,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与个体的自我体验、自我价值感、自我接纳和自尊等密切相关,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

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是学者们较早关注的特征之一,研究者大多用自尊来衡量自我概念的积极性程度。一般认为,自尊是个体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产生

自我概念的特征分析

朱长征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4)

摘要: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知识和自我信息等特定内容的综合体,具有组织化、结构化的特点,代表着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心理学对于自我概念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自我概念的某一个方面,缺乏整体的分析。通过文献整理与分析,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界定自我概念及其特征。自我概念的内容特征包括积极性、清晰性、独特性和效度;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包括复杂性、一致性、灵活性和稳定性。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描述和界定了自我概念。

关键词:自我概念;特征;内容特征;结构特征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0,3(1):16-20

通讯作者:朱长征,男,讲师。Email:zcz0606@

16

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体验,自我评价是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情感体验的先行因素[5]。但新近的研究发现,自我评价,即自我概念的积极性程度与自尊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自尊会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个体的自我评价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显然,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个体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概念越积极越好。过于积极的自我概念将有可能导致个体自恋,出现积极错觉等,对其身心发展和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2.2清晰性

自我概念的清晰性是指个体自我认识的清晰、确定的程度[6]。自我概念清晰的人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也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在自我描述时,自我概念清晰的人能够用准确的术语对自己进行描述和分析,他清楚自己所用的术语的准确内涵,也知道不同术语之间的区别并能正确的使用它们来描述自我的不同方面。自我概念模糊的人总是处在迷惘、迷失的状态,他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和描述自己,更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往往缺乏内在的理性依据,在依赖外部标准做出决断时不免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

自我概念的清晰性意味着自我概念的确定,自我概念的确定表现在个体自我描述时的自信程度。由于确定能够给个体带来对未来的控制感,因此能够给个体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较高的自信心。研究者采用如下四个指标来测量自我概念的确定性:(1)自我评定的时间,个体的自我评定越快,表明个体自我概念越是清晰确定;(2)不同时间自我评价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自我概念越确定;(3)自我评定的极端数值的多少,在多点评分的自我评定中,极端数值越多,自我概念越确定,若多为中间等级的评定就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不清晰;(4)自我评定的信心,自我评定的确信程度越高,自我概念的确定性就越强[7]。

一般认为,自我认识越是清楚确定就越好,但笔者认为良好的自我概念应具有中等程度的清晰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个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自我概念的清晰性过低,个体会经历过多的不确定和模糊,不能在不同自我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不利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行为和行动能力的个体。自我概念过于清晰确定,个体对于自我的看法就会过于执着和顽固,失去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有的灵活。同时对自我看法过于清晰确定,会使个体失去自我探索的动力,使自我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受到影响。中国古代智慧所讲的“水至清则无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3独特性

自我概念的独特性是指个体意识到的自己所拥有特征的独特程度。具有自我独特感的个体会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人格特征是他人所不具备的,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与独特性相反的是相似性,即个体认识到的自我与其周围的个体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独特性是在个体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人在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概念的同时,也在认识周围的个体,当这两种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异时,个体就会产生独特感;当这两种认识差异较小甚至趋同时,个体则会体验到更多的相似性。独特性是自我概念的一个核心特征,一个没有自我独特感的个体并不具备真正的自我。

独特感对于个体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Scull和Gaelick的研究发现,人们相信他人与自己有较多的相似性,而自己与他人的相似性较少,即认为自己比他人拥有更为独特的个性特征[8]。而且,一个人的独特性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认同或者受到歪曲,他就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认知的方式来尝试纠正他人的观点。自我独特性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独特性与个体的自我体验密切相关,自我独特感与积极的情感体验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人们既不愿有过少的独特性,也不愿拥有过多的独特感,拥有中等程度的独特性或相似性是人们的理想状态。其次,不同的个体希望自己拥有的独特性程度上存在差异。拥有私我意识的个体具有较强的独特感,并且具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标准;拥有公我意识的个体则希望与其所处的环境群体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并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的标准和观点。

2.4效度

自我概念是人们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真实情况,这历来是学者们感兴趣的问题[9]。效度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反映了自身的真实情况。自我概念的效度有两种:其一是指一个人所知觉到的自我与其真实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类型的效度也可用个体自我概念对其行为

朱长征:自我概念的特征分析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